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会应邀回访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在该校生活学习的9天时间里参与了他们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感想颇多。
1.学校管理
1.1新加坡是个小国,面积647.5平方公里,人口(含流动人口)也只有400万。教育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制定宏观的方针政策,如确定教育的目标原则、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每5年为学校更换一位更适宜的校长、培训教师、为新教师找到适合的学校、组织各级各类的选拔分类考试、组织各项活动评比、推动本国学校与各国友好学校的交流……他们对学校具体工作并不多加干涉,将权力下放给校长。德明政府中学搞了一个大型的辅助活动(类似于我们的课外活动)颁奖礼,该校所在学区督学才在上任一年来首次应邀造访学校。但他行动路线仅限于停车场到礼堂,活动范围也只限于礼堂,讲话也仅限于活动主题。他们认为上级部门过多的干预,往往会打乱校长的办学思路和计划。如果你不信任他,可将这位校长调任或免职。
另外,新加坡除了教育部,其他部门不得干涉学校正常工作。如果确实有事要和学校交涉,可与教育部直接联系。
1.2新加坡学校管理层设置如下图:
每周五下午由校长与各部主任开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商讨下周工作计划。部主任权力很大,要设计课程,计划教学方案,管理教学,评价教师,确定教师阶段性工资待遇等。
部主任月薪4000-5000新币,虽然每周比普通教师多几百新币,但压力很大工作很辛苦,几乎要用去所有的休息时间。担任者多为35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些还不到30岁,资深教师因为超过了提拔为校长的40岁年限,且工资已达到了高级教师的上限,宁愿做些辅助工作,去享受生活,多不肯担任行政工作。另外,担任部主任以上职务者的家属不能在本校工作。
宿舍总管由本校教师竞聘担任,负责学生早晚餐、就寝、晚自习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管理。管理员由总管聘任,学校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早晚餐和宿舍。食堂管理人员由社会人员竞标产生。
1.3辅助管理系统健全,也是德明政府中学能一直独占新加坡公办学校鳌头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校设有咨询委员会,类似于董事会,成员由有一定财力、社会地位影响力的人出任。该委员会设有会长、财政管理等职,有权向教育部提出校长人选的要求。设有家长委员会,有会长、财政、秘书等职,成员一般由家长中一些商界政界成功人士担任,与学校合作管理学生,安排学生活动或支持学校活动。设有校友会,由校友中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财力,乐于参加学校活动的人组成。新加坡的学校没有可独立支配的公共资金,但社会交际特别是与国外交流又必不可少,就要这些机构来协助。
2.教育教学活动
2.1关于德育
2.1.1升旗礼 周一至周五早晨7:20每间学校都要有升旗,升国旗,唱国歌,宣誓。周一加升校旗唱校歌。全场肃立,神情专注。但也有类似督查的人四下里查看,把站姿、服装不合规范的学生请出来加以训导。
2.1.2周会 每个星期一,中一至中四年级各有一节35分钟的年级集中周会时间。该校学生发展部主任邱新华先生介绍:中一谈亲情,中二谈友情,中三谈爱情,中四谈世界观。可以由教师主讲,也可以由学生主讲。我听了一节中一由英文部庄少芳主任主持、华文部冯耀华主任主讲的《什么是特选学校》,一节中二由学生主讲的《友情观与爱情观》的主题周会。后一课给我印象更深,小姑娘虽然时不时要看一下稿子,但眉飞色舞,很生动,她还请一位男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新加坡学生也遇到因学生心理、生理成熟提前,学生早恋时有发生的情况,甚至发生了一些非常严重的事件,例如未婚先孕的年龄已提前至12岁,该校也有意将中三的周会内容移至中二来讲。
2.1.3惩罚 新加坡允许学校处分、鞭打或开除严重违纪的学生(包括小学生),对学生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学校事先必须做好详细周密的记录,包括违纪情况、与违纪学生谈话、与师生座谈、学校家长交流等,比较大的处分实施前需上报教育部备案。偶尔也有家长因学校责罚学生产生严重后果,将学校告上法庭,但新加坡学校往往做事严谨,而且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均偏向于学校,学校很少有败诉的。
2.2教学工作
2.2.1新加坡课程的设置与中国相近,不过中英文学科性质地位正好颠倒,华文紧跟我国语文的发展,用简体汉字,课文选择与我国的语文课文相差无几,但学习过多注重词汇和语法,在试卷上占50%的份额。学得好的多是由中国去的学生。英文带有新加坡特色,与我们学的稍有不同。物化生合并为科学学科,史地公民道德合并为人文学科。除华文外都用英文授课。
2.2.2学校设学科部主任和教研组长,对各学科教学进行管理、计划、指导。但学科部主任权力仅低于校长和副校长,属决策层与操作层双重角色的职务,所以虽然他们年纪轻,说话都很有威信,工作开展顺利。教研组长负责一个年级学科教学的管理。
2.2.3教育设施、经费全部由国家负责,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学校只需制定合理的方案。学校分等,如特选学校、邻里学校等,但校长安排、师资分配、经费投入相同,校长、教师在邻里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学科有必修和选修之分,根据学生填报选修课的情况来分班,每班学生20-35人,每35分钟一课,无课间,课与课之间教师走班的时间就是学生休息时间。上午只有一个15分钟间隔时间,学生可以去食堂就餐。课一直到下午2:00左右,2:30学生就可以离校了。
2.2.4教师每天一般6节课,两节连上也就是70分钟。只要你的教学水平高,学生无意见,特别是那些资深教师,可在书本上备课,允许没有独立的备课笔记,他们的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庄少芳主任在我校上一节英语课,最多讲了3分钟,其余均为学生活动,我校教师很惊奇。我在新加坡听了一节地理课也是如此。我应邀为中三的师生上了一节《秋天的怀念》(他们中三下学期也有此篇课文),已经尽量少讲,以学生活动为主,但他们的教师仍极为惊讶,并询问中国是否都这样上,得到肯定回答后吃惊不小。
2.2.5也许我们去的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所以学生们学习都很用功,在组织活动时都很积极主动,展示成果时,图文并茂,很有个性特色。让我有一种感觉,我国教育部是考察类似的教育体制后才制定并实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大城市中小学的班容量一般为45人左右,中小城市及农村班容量一般都在60人左右,夸张一点的达70、80人。教育观念、授课进度、活动场地、实验设备、教师层次、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新加坡在学生小学三年级时通过一种特殊的选拔,选出一批所谓思维超常的“高才”,专设“高才班”,专有教材、师资,课程较难,直到中学毕业,这些学生考试成绩不一定能超过其他班学生,但却享有20人小班的特殊待遇。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
另外新加坡教育部每年在中国选招30人左右的初中优秀毕业生去新加坡各优秀学校插入中三就读,提供免费食宿和奖学金。新加坡认为这批学生能提高本国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同时为新加坡的未来发展储备了高精尖人才(加入新加坡籍的)和战略伙伴(回国或到其他国家发展的)。
2.3教学辅助活动像我国的课外活动,不过他们是国家行为。所有学生至少选择参加一项,每个教师必须辅导至少一项,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真正落到了实处。有中文学会(戏剧、文学、书法、舞蹈等),体育学会(乒乓球、羽毛球、气枪、武术等),学警,童军,救伤队,音乐学会(华乐、铜管乐、歌咏)等。下午2:30后即可活动,一直到7:00关校门为止。周五下午是集中活动时间,各项活动全国都有比赛,在比赛中拿奖会使学校声名鹊起,成为全国排名的重要砝码;学生可在考试中折去部分分数,也能帮助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那些出类拔萃者在中学就已被政府、军队、公司相中,没几年便会成为政府中的新贵、军队的基层指挥官或大公司的管理人员。
小结:新加坡的社会形态中西合璧,管理上集儒家与法家为一体,以德化人,以法治人。近年虽受西方文化冲击很大,但对西方所谓民主自由,不予理睬,甚至针锋相对。立严法生规矩知方圆,社会稳定,人民安乐,经济发达,这是新加坡成功教育的结果。
(作者单位:海门市东洲中学)
责任编辑:朱从卫
1.学校管理
1.1新加坡是个小国,面积647.5平方公里,人口(含流动人口)也只有400万。教育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制定宏观的方针政策,如确定教育的目标原则、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每5年为学校更换一位更适宜的校长、培训教师、为新教师找到适合的学校、组织各级各类的选拔分类考试、组织各项活动评比、推动本国学校与各国友好学校的交流……他们对学校具体工作并不多加干涉,将权力下放给校长。德明政府中学搞了一个大型的辅助活动(类似于我们的课外活动)颁奖礼,该校所在学区督学才在上任一年来首次应邀造访学校。但他行动路线仅限于停车场到礼堂,活动范围也只限于礼堂,讲话也仅限于活动主题。他们认为上级部门过多的干预,往往会打乱校长的办学思路和计划。如果你不信任他,可将这位校长调任或免职。
另外,新加坡除了教育部,其他部门不得干涉学校正常工作。如果确实有事要和学校交涉,可与教育部直接联系。
1.2新加坡学校管理层设置如下图:
每周五下午由校长与各部主任开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商讨下周工作计划。部主任权力很大,要设计课程,计划教学方案,管理教学,评价教师,确定教师阶段性工资待遇等。
部主任月薪4000-5000新币,虽然每周比普通教师多几百新币,但压力很大工作很辛苦,几乎要用去所有的休息时间。担任者多为35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些还不到30岁,资深教师因为超过了提拔为校长的40岁年限,且工资已达到了高级教师的上限,宁愿做些辅助工作,去享受生活,多不肯担任行政工作。另外,担任部主任以上职务者的家属不能在本校工作。
宿舍总管由本校教师竞聘担任,负责学生早晚餐、就寝、晚自习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管理。管理员由总管聘任,学校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早晚餐和宿舍。食堂管理人员由社会人员竞标产生。
1.3辅助管理系统健全,也是德明政府中学能一直独占新加坡公办学校鳌头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校设有咨询委员会,类似于董事会,成员由有一定财力、社会地位影响力的人出任。该委员会设有会长、财政管理等职,有权向教育部提出校长人选的要求。设有家长委员会,有会长、财政、秘书等职,成员一般由家长中一些商界政界成功人士担任,与学校合作管理学生,安排学生活动或支持学校活动。设有校友会,由校友中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财力,乐于参加学校活动的人组成。新加坡的学校没有可独立支配的公共资金,但社会交际特别是与国外交流又必不可少,就要这些机构来协助。
2.教育教学活动
2.1关于德育
2.1.1升旗礼 周一至周五早晨7:20每间学校都要有升旗,升国旗,唱国歌,宣誓。周一加升校旗唱校歌。全场肃立,神情专注。但也有类似督查的人四下里查看,把站姿、服装不合规范的学生请出来加以训导。
2.1.2周会 每个星期一,中一至中四年级各有一节35分钟的年级集中周会时间。该校学生发展部主任邱新华先生介绍:中一谈亲情,中二谈友情,中三谈爱情,中四谈世界观。可以由教师主讲,也可以由学生主讲。我听了一节中一由英文部庄少芳主任主持、华文部冯耀华主任主讲的《什么是特选学校》,一节中二由学生主讲的《友情观与爱情观》的主题周会。后一课给我印象更深,小姑娘虽然时不时要看一下稿子,但眉飞色舞,很生动,她还请一位男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新加坡学生也遇到因学生心理、生理成熟提前,学生早恋时有发生的情况,甚至发生了一些非常严重的事件,例如未婚先孕的年龄已提前至12岁,该校也有意将中三的周会内容移至中二来讲。
2.1.3惩罚 新加坡允许学校处分、鞭打或开除严重违纪的学生(包括小学生),对学生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学校事先必须做好详细周密的记录,包括违纪情况、与违纪学生谈话、与师生座谈、学校家长交流等,比较大的处分实施前需上报教育部备案。偶尔也有家长因学校责罚学生产生严重后果,将学校告上法庭,但新加坡学校往往做事严谨,而且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均偏向于学校,学校很少有败诉的。
2.2教学工作
2.2.1新加坡课程的设置与中国相近,不过中英文学科性质地位正好颠倒,华文紧跟我国语文的发展,用简体汉字,课文选择与我国的语文课文相差无几,但学习过多注重词汇和语法,在试卷上占50%的份额。学得好的多是由中国去的学生。英文带有新加坡特色,与我们学的稍有不同。物化生合并为科学学科,史地公民道德合并为人文学科。除华文外都用英文授课。
2.2.2学校设学科部主任和教研组长,对各学科教学进行管理、计划、指导。但学科部主任权力仅低于校长和副校长,属决策层与操作层双重角色的职务,所以虽然他们年纪轻,说话都很有威信,工作开展顺利。教研组长负责一个年级学科教学的管理。
2.2.3教育设施、经费全部由国家负责,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学校只需制定合理的方案。学校分等,如特选学校、邻里学校等,但校长安排、师资分配、经费投入相同,校长、教师在邻里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学科有必修和选修之分,根据学生填报选修课的情况来分班,每班学生20-35人,每35分钟一课,无课间,课与课之间教师走班的时间就是学生休息时间。上午只有一个15分钟间隔时间,学生可以去食堂就餐。课一直到下午2:00左右,2:30学生就可以离校了。
2.2.4教师每天一般6节课,两节连上也就是70分钟。只要你的教学水平高,学生无意见,特别是那些资深教师,可在书本上备课,允许没有独立的备课笔记,他们的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庄少芳主任在我校上一节英语课,最多讲了3分钟,其余均为学生活动,我校教师很惊奇。我在新加坡听了一节地理课也是如此。我应邀为中三的师生上了一节《秋天的怀念》(他们中三下学期也有此篇课文),已经尽量少讲,以学生活动为主,但他们的教师仍极为惊讶,并询问中国是否都这样上,得到肯定回答后吃惊不小。
2.2.5也许我们去的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所以学生们学习都很用功,在组织活动时都很积极主动,展示成果时,图文并茂,很有个性特色。让我有一种感觉,我国教育部是考察类似的教育体制后才制定并实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大城市中小学的班容量一般为45人左右,中小城市及农村班容量一般都在60人左右,夸张一点的达70、80人。教育观念、授课进度、活动场地、实验设备、教师层次、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新加坡在学生小学三年级时通过一种特殊的选拔,选出一批所谓思维超常的“高才”,专设“高才班”,专有教材、师资,课程较难,直到中学毕业,这些学生考试成绩不一定能超过其他班学生,但却享有20人小班的特殊待遇。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
另外新加坡教育部每年在中国选招30人左右的初中优秀毕业生去新加坡各优秀学校插入中三就读,提供免费食宿和奖学金。新加坡认为这批学生能提高本国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同时为新加坡的未来发展储备了高精尖人才(加入新加坡籍的)和战略伙伴(回国或到其他国家发展的)。
2.3教学辅助活动像我国的课外活动,不过他们是国家行为。所有学生至少选择参加一项,每个教师必须辅导至少一项,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真正落到了实处。有中文学会(戏剧、文学、书法、舞蹈等),体育学会(乒乓球、羽毛球、气枪、武术等),学警,童军,救伤队,音乐学会(华乐、铜管乐、歌咏)等。下午2:30后即可活动,一直到7:00关校门为止。周五下午是集中活动时间,各项活动全国都有比赛,在比赛中拿奖会使学校声名鹊起,成为全国排名的重要砝码;学生可在考试中折去部分分数,也能帮助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那些出类拔萃者在中学就已被政府、军队、公司相中,没几年便会成为政府中的新贵、军队的基层指挥官或大公司的管理人员。
小结:新加坡的社会形态中西合璧,管理上集儒家与法家为一体,以德化人,以法治人。近年虽受西方文化冲击很大,但对西方所谓民主自由,不予理睬,甚至针锋相对。立严法生规矩知方圆,社会稳定,人民安乐,经济发达,这是新加坡成功教育的结果。
(作者单位:海门市东洲中学)
责任编辑:朱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