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加工工艺为普通调质制粒(NCP)工艺和高温调质低温制粒(HCLP)工艺;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水平为0、5%和10%.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前期料和后期料的淀粉糊化度、颗粒耐久性(PDI)和颗粒硬度(P<0.05);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后期料PDI显著提高(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前期料颗粒硬度以及后期料淀粉糊化度和PDI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肉鸡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降低肉鸡胸肌红度值(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腿肌亮度值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4)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湿态发酵豆粕能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且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抗氧化能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5)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V/C值(P<0.05).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和V/C值以及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在HCLP工艺下,饲粮添加5%~10%的湿态发酵豆粕可以提高肉鸡颗粒质量、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为(50±2)g的樱桃谷肉鸭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添加0.4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0.15%红棕油+0.30%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0.30%红棕油+0.1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3组饲喂添加0.45%红棕油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在1~21日龄,试验2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
本试验旨在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C?HYI对蛋雏鸡的促生长作用.将288只1日龄、初始体重(约为0.55 kg)相近的蛋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4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1 mL)以及益生菌低、中、高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BC?HYI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CFU/mL,各1 mL),各组连续灌服28 d.在第1、2、3、4周进行取血,并采集蛋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空肠黏膜.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凝结芽孢杆菌BC?HYI在第4周极显著提高蛋雏鸡的平均日增重(A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