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姐妹是这样诞生的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宁的三个女儿朱天文、朱天心和朱天衣,在台湾文坛名声响亮,素有“朱家三姐妹”之称。
  在三姐妹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朱西宁留给她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用保温杯泡上一杯茉莉花茶放在书桌边,然后伏案写作,奋笔疾书,一写就是一天。他曾对三个女儿说:“身为作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了,你的作品依然可以在世间广为流传。”
  淡泊名利的父亲,是三姐妹人生最好的榜样。因为酷爱写作,朱西宁平日无意应酬,一心都扑在创作上。他对写作有着严谨的态度,数十万字的文稿,没一个字是含糊带过的,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认真。写错了字,会依样用剪贴补正。且稿纸总是两面利用,正稿便写在废稿的另一面。三姐妹读着父亲的作品,总会忍不住翻到背面看看他之前写了些什么。朱西宁的遗作《华太平家传》,就是几度易稿,最终形成五十余万字的小说。
  朱父对自己要求很苛刻,但给了三个女儿很大的自由。家里书很多,有时候在外面玩累了,三姐妹回到父母的卧房,随便抓一本书,就躺在床上看起来。这时候,朱父就会悄然起身,静静地回到书房写作,一点也不会影响女儿们读书。
  朱父从不刻意要求三个女儿一定要读哪些书。他说:“读书的快乐在于兴趣,喜欢读哪本就读哪本吧。每本书都有它的价值,只是书中要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总之,开卷有益,什么书都读,其实更好。”
  因此三姐妹从小就喜欢泡在父亲的书房里,挑一本自己爱看的书,静静地阅读。父亲的书房里有大量的藏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社科,文学,童话……包罗万象。三姐妹各看各的书,保持安静,不打扰父亲写作。
  曾经有媒体采访朱西宁,问他对三个女儿的未来有什么期望。朱西宁说:“平心而论,我当然希望她们将来个个都能女承父业,将来都能成为作家。但是,如果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也绝不强求。总之,一切顺其自然,她们开心就好。”
  当大女儿天文发表处女作时,面对女儿稚嫩的文笔,朱西宁依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夸奖她写得好,真诚,温暖,相信她会写得更好。
  正因为父亲的鼓励,二女儿天心和三女儿天衣也相继开始了文学创作。写作路上,父亲一视同仁,给予了姐妹三人大力支持。只要文章发表,朱西宁都会放下手下的笔,静静地聆听她们朗诵发表的文章,然后鼓掌祝贺。
  如此一来,三姐妹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最终都成了作家,这使得朱西宁倍感欣慰。朱父以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引导,培养出了三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使朱家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作家家庭。
  朱西宁教会了三姐妹学会分享,无私待人。更使她们拥有了真挚的情怀,懂得善待生命中的一切。她们热心环保,还主动担负起保护动物的工作。她们喜爱孩子,写了大量童话,深受小读者们的喜爱。
  三姐妹成家后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得心应手。教孩子学会分享,引导孩子爱上读书,教会孩子自立自强,让孩子懂得奉献,心怀慈悲……总之,父亲朱西宁对她们的教导,她们不仅铭记在心,而且还很好地传给了下一代。
其他文献
在假期,计划让儿子学一项特长,于是想到书协的一个朋友。带着儿子登门拜访,对学书法的基本条件和步骤有了点了解。朋友说,学书法,从楷书开始,楷书是基础,然后才是行草隶篆,每
患者女,45岁。体检:膀胱区稍隆起,可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中等,伴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7.7×10^9,中性粒细胞0.758,尿及大便常规正常。
区域经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各地区都拥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政策,这些因素的差别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过大的经济差异势必会阻碍区域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蕾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陈衡哲,虽然今天已经鲜为人知,但是在一百年前的1914年夏天,她却以全国第二的成绩,成为首批九名清华留美女生中的一员。1920年学成回国,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教授。  在民国,陈衡哲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她出生在一个知书达礼又家道中等的人家,父亲饱读诗书,母亲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女画家。孩童时期,为了女儿能拥有最好的前途,父母亲决定,家里不设私塾,不请教书先生,夫妇俩随机轮流做
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发展历程的记录,是企业发展和进行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档案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各
从小我就笃信自己是只天鹅,老师夸我美,父母的同事夸我美,从周遭人们的嘴里,我知道自己是漂亮的女孩。  妈妈是一所艺术院校的舞蹈编导,很早就带我开始舞蹈启蒙训练。那时的我,很乐于穿着美美的舞蹈裙跑到大院的孩子群里亮相。渐渐地,我越来越在乎自己美不美,更在乎别人觉得我美不美。这种“臭美”的习惯很快被妈妈觉察,她不准我将舞蹈裙穿出家门,没收我房间里所有的镜子,但她发现,这些办法还无法泯灭我“臭美”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