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对待考场作文,踏实进行写作,是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心态。那么,考场作文到底有没有短期提高分数的途径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参与高考阅卷工作的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一些考场作文增分的方法。
方法一:范文引路
任何事物的认识、了解、掌握、运用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模仿、借鉴的成分,写作也不例外。同学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认真阅读近几年各省的高考优秀作文。这些作文是考场上的佳作,具有极高的学习、参考、借鉴意义。
阅读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你会发现,该文文笔一般,其最大的亮点是构思。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第一人称来构思全篇,写一头猪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决心从猪圈中逃出去,并最终出逃成功的事情。阅读2012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对话刘伟》,你会发现,该文最大的亮点是层次分明,写出了没有双手的刘伟靠坚持与毅力、乐观与自信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要揣摩获得高分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这些优秀作文一般写了多少字,段落是怎样安排的,有了范文的引领,你的作文水平将会快速地提升。
方法二:移花接木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在高考阅卷结束后的阅卷札记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考场作文绝不是在考场上临时发挥出来的,而是在充分回忆平时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变通和组装写成的。
这段话很有道理,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记者写新闻,秘书写公文为什么快,为什么换一个作家去写这类文章,反倒不适应,因为记者、秘书常写这类文章,熟悉这类文章的路子。应考作文具有时限性,短时间内要完成一篇800多字的文章,不走熟路,是很难完成的。有人讲过一个爬山的故事,小伙上山时走的缓坡,因为路长,到了山顶已日薄西山.因为急于下山,他决定开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困在半山腰下不来。其实考场作文也是这样.不要临时独辟蹊径。
方法三:纲举文行
朱光潜在《漫谈说理》中有这样一段话: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人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
其实大师的这种苦恼又何尝不在我们学生中常见呢。笔者曾经多次参与高考监考工作,观察同学们作文的情状,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写考场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反之就会层次混乱,详略失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譬如,写记叙文的提纲要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列出主旨,构思好议论部分的点睛之笔。写议论文列提纲时,要列出分论点。每个论点要列出简洁的论据,中间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诗词典故,要简单罗列。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列提纲,纲举再文行,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少些纰漏。
方法四:视觉美观
一篇作文要做到“视觉美”,首先要注意分段。一篇文章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又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议论文的段落以五六段为宜。散文可根据情感内容的需要,多分一些段落。四五行就可以分一段,有的段落可以是一行,甚至几个字。
其次,要注意字迹。书写要用正楷、行楷之类的字体,不要写得很潦草。字不一定写得很美观,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很多人认为字迹美可以获得加分,这也是一种误解,真正打分时还是看内容。当然,字迹模糊潦草那就另当别论了。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能一逗到底,更不能全用句号,或没有标点。
再次。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开头结尾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意形式,形式弄好了,给人以醒目、清爽的感觉。一般来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新奇”。简,就是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满分作文《叩问心灵》的结尾是这样的:叩问心灵,“我愿意!”寥寥几字,独立成段,收束全篇,显得简洁明快。美,就是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新奇,就是让人有读下去的兴趣。如满分作文《纸梯》开头是这样的:你说你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有本事,你只是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开头直接点题,显得简单明了,又让人有急于知道纸梯内涵的冲动。
方法五:文体分明
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这样一条: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所以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议论文最好采用“总一分一总”的模式。或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层层递进的手法进行写作。举例时尽量采用概述法。记叙文可以采用片段组合法,这样显得层次分明:或者采用记叙事件加议论点题法,记叙事件一定要采用细描法。虽然这样的模式会束缚人。但考场作文毕竟不同于作家写作,它需要带着镣铐舞蹈,需要把你的观点和思路第一时间呈现给阅卷老师。
方法六:反复照应
高考作文最怕的就是跑题,反复照应的手法有助于扣题。更为关键的是,你可以通过反复句,向阅卷者传达文章的核心信息,使其“愉快”地把握住你文章的主旨。
文中要有反复出现题目的字眼或标志性语言,材料本身的关键词或概括材料的语句至少要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醒目位置出现几次,这样对阅卷者的视觉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效果,另外也会让文章显得结构缜密。比如高考满分作文《宿命》,文章第一段有这样的语句。“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第二段就是四个字“宿命,宿命”;倒数第三段写道,“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倒数第二段写道,“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你战胜了你自己的宿命,多么值得啊!”这样的反复照应,让文章线索分明。主旨突出,强化了阅卷者的认知,得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文无定法”,但掌握必要的技巧,多读书、多观察、多感悟,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
方法一:范文引路
任何事物的认识、了解、掌握、运用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模仿、借鉴的成分,写作也不例外。同学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认真阅读近几年各省的高考优秀作文。这些作文是考场上的佳作,具有极高的学习、参考、借鉴意义。
阅读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你会发现,该文文笔一般,其最大的亮点是构思。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第一人称来构思全篇,写一头猪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决心从猪圈中逃出去,并最终出逃成功的事情。阅读2012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对话刘伟》,你会发现,该文最大的亮点是层次分明,写出了没有双手的刘伟靠坚持与毅力、乐观与自信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要揣摩获得高分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这些优秀作文一般写了多少字,段落是怎样安排的,有了范文的引领,你的作文水平将会快速地提升。
方法二:移花接木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在高考阅卷结束后的阅卷札记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考场作文绝不是在考场上临时发挥出来的,而是在充分回忆平时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变通和组装写成的。
这段话很有道理,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记者写新闻,秘书写公文为什么快,为什么换一个作家去写这类文章,反倒不适应,因为记者、秘书常写这类文章,熟悉这类文章的路子。应考作文具有时限性,短时间内要完成一篇800多字的文章,不走熟路,是很难完成的。有人讲过一个爬山的故事,小伙上山时走的缓坡,因为路长,到了山顶已日薄西山.因为急于下山,他决定开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困在半山腰下不来。其实考场作文也是这样.不要临时独辟蹊径。
方法三:纲举文行
朱光潜在《漫谈说理》中有这样一段话: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人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
其实大师的这种苦恼又何尝不在我们学生中常见呢。笔者曾经多次参与高考监考工作,观察同学们作文的情状,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写考场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反之就会层次混乱,详略失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譬如,写记叙文的提纲要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列出主旨,构思好议论部分的点睛之笔。写议论文列提纲时,要列出分论点。每个论点要列出简洁的论据,中间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诗词典故,要简单罗列。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列提纲,纲举再文行,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少些纰漏。
方法四:视觉美观
一篇作文要做到“视觉美”,首先要注意分段。一篇文章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又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议论文的段落以五六段为宜。散文可根据情感内容的需要,多分一些段落。四五行就可以分一段,有的段落可以是一行,甚至几个字。
其次,要注意字迹。书写要用正楷、行楷之类的字体,不要写得很潦草。字不一定写得很美观,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很多人认为字迹美可以获得加分,这也是一种误解,真正打分时还是看内容。当然,字迹模糊潦草那就另当别论了。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能一逗到底,更不能全用句号,或没有标点。
再次。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开头结尾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意形式,形式弄好了,给人以醒目、清爽的感觉。一般来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新奇”。简,就是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满分作文《叩问心灵》的结尾是这样的:叩问心灵,“我愿意!”寥寥几字,独立成段,收束全篇,显得简洁明快。美,就是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新奇,就是让人有读下去的兴趣。如满分作文《纸梯》开头是这样的:你说你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有本事,你只是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开头直接点题,显得简单明了,又让人有急于知道纸梯内涵的冲动。
方法五:文体分明
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这样一条: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所以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议论文最好采用“总一分一总”的模式。或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层层递进的手法进行写作。举例时尽量采用概述法。记叙文可以采用片段组合法,这样显得层次分明:或者采用记叙事件加议论点题法,记叙事件一定要采用细描法。虽然这样的模式会束缚人。但考场作文毕竟不同于作家写作,它需要带着镣铐舞蹈,需要把你的观点和思路第一时间呈现给阅卷老师。
方法六:反复照应
高考作文最怕的就是跑题,反复照应的手法有助于扣题。更为关键的是,你可以通过反复句,向阅卷者传达文章的核心信息,使其“愉快”地把握住你文章的主旨。
文中要有反复出现题目的字眼或标志性语言,材料本身的关键词或概括材料的语句至少要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醒目位置出现几次,这样对阅卷者的视觉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效果,另外也会让文章显得结构缜密。比如高考满分作文《宿命》,文章第一段有这样的语句。“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第二段就是四个字“宿命,宿命”;倒数第三段写道,“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倒数第二段写道,“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你战胜了你自己的宿命,多么值得啊!”这样的反复照应,让文章线索分明。主旨突出,强化了阅卷者的认知,得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文无定法”,但掌握必要的技巧,多读书、多观察、多感悟,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