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音乐素养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显得更重要。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三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教育 音乐兴趣 培养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的第二部分基本理念中的第二小点便是对音乐兴趣的论述: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研究对学生学习音乐将大有裨益,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想法。
  一、教授学生科学发声,在自我提高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以演唱为主,学生的歌喉成了传递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载体。要使歌唱美妙动听,就应该打造会歌唱的喉咙。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喊歌”的现象,这正是学生肤浅地模仿流行歌的唱法,而且不懂得科学发声的问题。
  在常规教学中从科学练声抓起,从轻唱开始,从心灵抓起。要教会学生正确练声,比如:进行发声训练时,让那些用脖子唱歌的学生,站起来或到讲台随伴奏独唱,让他体会两种唱法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发声训练,有可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体验和创造音乐。另外,结合教材歌曲,必须强调歌声是发自内心的,歌声是有生命的、是美的、是为情感服务的,它可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有强弱快慢之别。如此,对练就有弹性的可控制的有生命的嗓音。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我们就有了把握,最终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真正使学生从心府热爱音乐,提高修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科学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渠道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在课堂上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如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脑、CD、VCD、DVD、FLASH、CAI课件等诸如此类的设备软件和教具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新人音版的教学光盘中,对音阶教唱呈示用了flash,视觉上,将爬楼梯的画面与音阶音级通感结合起来,视听结合,学生轻松掌握音阶音高。另外,多媒体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引领很有效,且能潜移默化,导入很有效果,因为多媒体的音质音色往往比录音机好。比如,上《摇篮曲》(舒伯特)一课时,前面我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游子吟》的VCD导入,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情感被音乐抓住了,为后面的母爱主题教学打下了情感基础。总之,使用多媒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造了条件,长期坚持,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三、创设实践机会,培养音乐兴趣
  在实际课堂上,如果能够给予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参与,那么对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很有帮助。
  1.根据教材内容创设节奏训练内容。
  节奏训练不可忽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实施体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情感直接、随性而发,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主要肢体部位(手、腿、脚)配合嘴巴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还可以利用教具打击乐。高年级音乐教学除了前面讲的外,还可以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打击乐(易拉罐、锅碗瓢盆、文具盒、课桌等),可以敲击发声和便于携带的都行,多让他们自行动脑制作简易打击乐,积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可进行多样的节奏创编,以多种形式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有趣的音乐游戏故事与律动创设,包括有趣的可操作性导语设计。
  游戏故事对低年级(一、二年级)尤其适用,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因此,体态律动这一形式对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非常有效,我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就会一下子沸腾,学生欢声雀跃、神态飞扬,注意力很集中,参与愿望很强烈。当然,这里可以融合节奏训练,可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然后,我们可出示一种动物,让学生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节奏正确。学生很希望能在老师面前表现良好,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兴趣,调动了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3.课外活动的开展。
  心理学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外活动是一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能胜任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开展一些活动,如集体性项目(合唱、器乐合奏、舞蹈兴趣小组等),个人性项目(独唱、独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音乐兴趣。
  音乐课外实践活动是一块重要的音乐阵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予以重视。
  全体音乐教师要长期探索和实践。当某一天,学生认为,学音乐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时,那么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没有白费。若我们用心点燃了他们心中的音乐火花,音乐就会在他们的生命里绽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2007,3.
  [2]王晓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
  [3]皮海鸥.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与音乐兴趣培养[J].中国教研交流,2006(4).
  [4]罗利建.人本教育[M].中国经济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中小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渐趋变化直接导致了心理上的动荡发展。学业日益繁重与紧张,所面临的社会性综合压力越来越大等因素,使中小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理论和实践表明,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无可规避的客观联系。健康型心理状态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中小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积极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而且逐步呈现出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
创造发明不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涉及国家兴亡的大事。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创新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江泽民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正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
摘 要: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使大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应运而生。现在学校招生标准不断下调,生源情况日趋复杂,给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需求分析和教材评价理论为指导,对公共英语教材《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作了教材评析。结果表明:教学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教材设计和教学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师需求与教材存在
一  师:初读课文之后你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1:课文主要讲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第一次变成了村姑,孙悟空劈脸一棒,白骨精虎化成一溜烟逃走了;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一位老妇人,悟空当头一棒,白骨精又用法术脱了身;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一位白发老公公,孙悟空一棒打死了它。  师:故事大家读得都很明白,概括来说,就是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情节非常相似。同学们平时在写作当中写情节相似的事件一般怎么
摘 要: 在初中美术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领略民族传统绘画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水墨画的热情,并且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画法,将我国传统民族绘画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水墨画 有效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水墨画教学的重要性。它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素养,领略初中美术水墨画的基本结构,让学生
摘 要: 新课程呼唤反思型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何尝不需要反思?特别是在计算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明白错误的原因,在计算时,就能多思考,更细心,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反思  “反思”广义是指个体对目标问题的沉思。新课程需要反思型的教师,而我认为不仅仅是教师,我们的学生也需要反思。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却往往懒于反思。  现象一:  学生1:“唉,我不
摘 要: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组织,其中高校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班级干部队伍,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这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班级干部队伍 队伍建设 合格接班人  1.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高校
新课改下,每位一线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这是由教育发展形势和新课改理念决定的,是由现实中教育对象全面发展需求决定的,说到底就是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用今天的努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实现师生双赢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受益。学校教育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培养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教师。下
摘 要: 物理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
摘 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随着对新课改教材的进一步了解,特别对政治文明、经济成长、思想文化三个板块的关系逐渐有所认识后,自然不得已发其覆,新课改将知识板块化,并非将知识“碎片化”,而是要求在高中历史专业化基础上更有效地做到知识的综合和融会贯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教材 “冲击与回应”理论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研究近代时段时,建构了“冲击与回应”的解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