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里的“过程”包含了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做进一步的抽象化处理,从符号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发展更为完善、合理数学概念框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与运用数学。而对数学的系统学习是从小学低段开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我们必须在小学低段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在情景中体验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里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从培养低段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低段的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没有遭受任何权威的压迫,在课堂上,只要老师引导的正确,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使学生的感官、思维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始终保持在不断探索新知的情感冲动中。我们对数学课堂做了“二可二不可”的规定,即: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不用举手,不经老师的同意直接说,可以直接质问老师或者发言者;同学提出不合理问题时,不可以嘲笑,产生不同意见时不可以攻击对方。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自觉地动脑筋,想问题,质疑问难。
  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爱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我在数学课的设计时,努力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我创设了“儿童乐园”、“动物聚会”、“回家路上”等情境;在学习乘除法运用时,创设“运动会”、“花园”等情境;在计算多位数的连减时结合了“运白菜”的情境……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探索故事中蕴藏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理解图意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常用的导语是 “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刚才他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简单易懂,且背景丰富,这些情境中的常识性知识学生已经具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往往很容易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比较容易导向一段发现和活动的过程。给多少空间就有多少创造,课堂上我把探索的时空还给了学生,学生的探索、发现是惊人的,他们不仅能根据具体情景提出了现实的、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而且对同伴提出的数学问题也有极高的解决兴趣。
  三、为学生做好问的示范,让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并不容易。更何况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正确与到位,一开始让他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肯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他们或许根本就不懂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也不会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更不要说能质疑问难了。所以,我们必须为他们做好示范,教会学生提问。如: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翁就说:“小朋友没有问题,老师倒有一个,看看你们能不能解决呢?”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后,马上引导学生学着提出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呢?学生提出后,我及时评价、表扬。这样的教学重复几次后,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合理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时,我不会放松其他学生,当有学生能按要求提出问题后,我立即进行评价与激励:某某小朋友提的数学问题真有价值!哪位小朋友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我的示范、引导与鼓励下,学生不仅喜欢上了提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完整、贴切,具有数学味。
  四、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与深化问题意识,形成问题习惯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时,我们不能就此罢手,不再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表现。而是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在教学时,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问题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提问,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质疑,大胆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应该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和引导者。那种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课堂行为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了整整十年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他文献
传统上的写作教学都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这类作文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完成的作文,也让批改老师叫苦连天,最后改来改去,这篇习作就成了老师的习作。也就造成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让语文教师挠头的现状,面对学生每次的习作无从下笔腹中空空,为了凑数废话连篇等现象。我想做几个体验,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
文章通过介绍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讨论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发电厂为例子),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设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对现场设备状况的精确掌握成为可能,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采纳。  一、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根据单元机组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应将发电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认识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高中历史的具体化教学。由于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具有时空距离所产生的丰富性、神秘性和唯一性等特点,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带着兴趣去了解、回顾过去的历史。由于历史是无法被覆盖的,教师让部分历史以信息技术独有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合
过去十年,为解决住房市场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诸多调控措施,但收效并不十分显著。本文认为,住房问题难以解决的深刻原因是住房发展机制问题。因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2D6(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文拉法辛血药浓度的影响,通过对CYP2D6基因型测定,实现文拉法辛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   方法:随机选择65例抑郁症患者。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成都市中考分A卷(100分)客观题,B卷(50分)主观题。B卷共四道大题,此题是B卷第三题阅读表达C篇。题目要求为:三、阅读表达:C: 完成表格。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中所缺的信息,并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相应题号的答题线上。(共5个小题, 每小题1分;计5分。)根据成都市中考命题委员会的最新通知将此题更改成了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计10。  命题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与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