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线段图解决小学分数问题优势的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应用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分数应用题呢?笔者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利用直观形象的线段图,能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应用题中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可以说,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好办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线段图;分数应用题;优势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比较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而分数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但又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常常会因为分析不对而错解。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笔者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利用直观的线段图来打开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線段图解分数应用题的优势
  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不少的应用题,特别是分数应用题,文字叙述抽象,数量关系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就算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难以理解掌握。但是,如果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就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用线段图解分数应用题的优势有:
  1.根据关键句找出单位“1”,通过线段的长短不同来表示抽象的题意。
  2.使题意更加直观形象。把复杂的文字转化为简单的线段图,能够让学生很容易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
  3.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就会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由已知求未知,要分析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中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找单位“1”的方法
  单位“1”就是标准量,找准单位“1”表示的数量,是画线段图帮助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与保证。单位“1”可以是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一个物体。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我以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明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那么我们就把女生人数叫做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男生人数则是与女生比较的量,叫比较量。如何去找单位“1”呢?我教给学生一个口诀:“的”前“比”“是”“占”“相当于”后是单位“1”。只有准确找出了单位“1”,才能正确画出线段图,表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
  顾名思义,线段图是由有一定意义的线段、箭头和数字符号等构成的图式。它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示出题目的意思,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显而易见,会画线段图在解决分数应用题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先让学生知道构成线段图的基本要素:“线段”表示数量反映在线段上的起点和终点,“?”表示未知的量,不同长度的线段表示不同的数量,长度相同的线段表示一样多的2个或2个以上的数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线段图画法:
  1.学会画单线分段图
  单线分段图就是用一条线段表示整体和部分量关系的线段图。画单线分段图,能解决整体与部分量之间关系的分数应用题。画图步骤如下:先画单位“1”,再表示分率,最后标注所求问题。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分数乘法二”的内容时,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这样的:
  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6块饼干的是3块。
  课本上的图很直观地表现出笑笑吃的饼干数与奇思吃的饼干数的关系,但如果数目太大的话,这种图示法就不好表示了。所以我边示范边讲解,教学生如何用线段图来表示两者数量关系:
  单位“1”是奇思吃的饼干数,用一条线段表示,再根据对应分率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两份,最后标注其中一份即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多少,用“?”表示,这样不管多大的数都可以用线段图来表达题意,既简单又直观形象,很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第二个问题,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笔者让学生模仿画线段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来表示奇思吃的饼干数和淘气吃的饼干数的关系。学生都画出了正确的线段图:
  以上是已知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的线段图画法,还有一种是单位“1”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问题。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三”的内容时,课本的问题是这样的:
  有6名同学在跳绳,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
  同样的,笔者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参加活动总人数,用一条线段表示;再根据对应分率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9份,其中2份表示跳绳的6名同学;最后标注所求问题:
  把题意转化为线段图,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懂得这类问题可用除法来解,也可用方程来解。利用线段图来解决分数应用题,比教师用语言来描述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来解,效果要好得多。
  2.学会画复式并列图
  复式并列图就是用2条或2条以上的线段表示几个并列量之间关系的线段图。画复式并列图,能解决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分数应用题。在会画单线分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复式并列图来表示题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不竭源泉。在备课中构建知识体系、确定能力考查层级、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呈现教学过程等要素都可以通过创建思维导图来实现。创建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进一步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等问题,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应用策略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备课是实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实践教学,而最主要的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学习空间,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课堂才显得富有活力和魅力。  而依托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小练笔,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习作训练方式。它是在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注重指导朗读的方法。  【关键词】书声飞扬;朗读指导;乐趣;层次;激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书声琅琅必然是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等要求。  第一,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将兼职教师队伍纳入各地各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到学校兼职任教。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其中,灵活运用20以内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计算的能力要求。20以内加减法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若基础不牢,学生进一步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是有难度的。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结合笔者教学的体会谈谈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小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在于没养成良好的习
【摘要】人教版三年级第七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读了这些故事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但单凭本单元的4篇文章的学习对于达成该目标是有所欠缺的。所以,笔者以《惊弓之鸟》为“点”拓展带动“1 X”的群文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并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渗透读与写的结合,使群文阅读与单个文本的阅读之间形成互补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群文阅读;“
7月3日上午,我校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多元一体研学旅行教材开发研究》立项开题仪式。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暨研学旅行教研员施美彬、广东教育学会研学旅行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长刘李伟教授、秘书长杨斯月博士、《广东教学报》执行副主编郭强先生,我校谢东旭副校长、黄海军副主任,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了本次开题会。学生处黄海军副主任主持会议。  开题仪
【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理解题意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数据和关键词吃透题意,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审题能力。应用题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注重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借助实物学具,动手操作,使其更直观,从而简化解题过程。这实用的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我校根据学情和校情,对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中应用的可行性,培养适合国家和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馈型课堂模式;宋代经济;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纷纷进行改革。从形式上看,历史课堂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史料的丰富和补充,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气氛的活跃,似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