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白”也叫“留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画家绘画,总要留点空白,所谓“密不透风,疏可奔马”,留给欣赏者无限的遐想;文人写诗,尤其讲究含蓄,所谓“隐之为体,义生文外”,让读者从有限的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将这种写诗作画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品读、思考、体验、评价上合理地设置留白,让学生有思维驰骋的空间和自由思考的余地,那么就可以使语文教学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留白 思考 品读 体验 评价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集开放性、多向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信息交流活动。师生在寻找、解读和填补留白的过程中,互相敞开心扉、互相启发激励、互相拓展。而教学“留白”,它是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当课堂教学承载更多的生活、情感和智慧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定更加精彩。
  教师作为一个引路人,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留白处得以充分发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留白”。
  一、在思考上留白,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有了“疑问”,学生心理上才会感到茫然,由此产生认识上的冲突,而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都是将问题一抛,就急着请学生举手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创新精神也受到抑制或扼杀,到头来,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不完整,要么语句颠三倒四。那么,如何通过留白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下面请看一位老师教学《妈妈的爱》。这首诗歌感情真挚,语言亲切自然,学生特别爱读,他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满怀深情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也为了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母爱,感悟亲情,她在课堂上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觉得妈妈的爱还像什么?能不能也当回小诗人,试着再写一节?话音刚落,学生自信满满地回答:“能!”接着她给学生足足留了五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五分钟里,有的学生静静冥思,有的轻声低语,有的边写边画……很快学生们精彩的作品就诞生了。
  短短的几分钟,却让学生的思维在静思冥想中顺势而行,迁移内化了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整个思维创造才会得以充分体现。
  二、在品读上留白,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心智活动。解读文本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了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静静品味的“场”。
  “读”并不是光表现为抑扬顿挫的发音,更应当体现为静思默想的体悟。倘若我们的大脑缺少“阅”这个过滤器,不能把文字中的内涵品读出来,不能把别人的语言文字经过大脑“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就成了储存文字的仓库,也就没有了灵性。试想,如果缺少了真正的“阅”,读完一本书,一篇课文,我们能否就能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叔本华曾经讽刺那些读书不思考或是生吞活剥别人观点的人,说他们的大脑已经做了别人的“跑马场”。而我们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地让学生行为上地读书,我们是否关注过他们头脑中有多少属于自己的马匹?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内心地朗读,给学生的心灵阳台一缕明媚的阳光,我们教师应该留出一些空白,引导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参与,让学生阅读的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静静品味的“场”。
  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上,听了一位老师执教《桂林山水》一课。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是篇文质兼美的绘景美文,所以这位老师一开始就让学学闭着眼,一边欣赏配乐朗诵,一边想象:如果我们此时正泛舟漓江,你会有什么感觉?当悠扬柔美的旋律结束后,清溪流水般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最好媒介,此时一切的讲解都已成多余。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就连那些未曾游玩过桂林山水的同学也似乎亲眼目睹了平静清澈的漓江水和险峻秀奇的桂林山,都纷纷举手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学生1:“我觉得自己好像就在人间仙境,飘荡在烟雾迷茫的江面……”学生2:“我似乎觉得自己正沿着陡峭的石阶向山峰更高处攀登……”学生的语言都渗透出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请……也正是这一留白,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与神奇。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从而由情入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突破时空的界限,融入文本世界,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收获。因此,教师在阅读上,要多给学生“留白”,这样,学生就会多一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体验上留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交流。
  课文叙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处,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转角。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与探索去理解空白处的内容,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如一位老师在上完《狐狸和乌鸦》一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续编故事的练习。“同学们,如果你是那只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你会怎么想呢?”同学们续编的故事结尾很多,既精彩又富有哲理。老师也很满意,因为他们理解了这篇课文内容的真正含义;不能轻易的相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不能再上当受骗。这也达到了其精心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然而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着急地说:“老师,我的故事结尾和他们的不同。”老师示意他说下去,他说:“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之后,它很伤心,可是没过几天就把这事给忘了。有一天,它又找到一块肉,又站在树枝上炫耀。这时,狐狸又出来找吃的,它一看到乌鸦,仿佛看到一条金灿灿,油汪汪的鸡腿。这时,狐狸眼珠子一转,柔声细语地说:”乌鸦妹妹,嘴里的肉太小了,你有那么多孩子,,怎么够吃呢?我洞里有前几天别人送来的一只鸡和一只鸭,我吃也吃不完,你快下来给你的孩子拿走吧?乌鸦一听见有这么多肉,早把前几天被骗的事忘了,一下子飞到了地上,刚要张嘴感谢狐狸,狐狸向前一扑,连乌鸦带肉一起叼进了洞里。”他说得津津有味,其他的同学们有的目瞪口呆,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甚至大声嚷嚷道:“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乌鸦呢?”而老师却表扬了他,说他的想法既新颖又独特。 是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对语文教材的反映是多元的。。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而对学生的各类不同性质的想法,也要有一定的心里准备,要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要善于把握并随时改进原有的教学设计。要让这些独特的感受,创造课堂的精彩。 四、在评价上留白,让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没有人不喜欢赞赏教育,但若将之纯粹理解为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有失偏颇了。“对”,“不错”,“真行”“够水平”等评价语,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当然有肯定、促进的作用,但若是不分对象,不分情况,老是颂好,评价效果就值得怀疑了。那种枯燥的陈辞滥调只会给学生带来乏味,面对教师一句句重复的忠言,大多数学生往往听而不闻,甚至以之为笑柄,产生负效应。其实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毕竟同龄人更能体会同龄人的感受,他们的的评价也会更真实、客观。同时,这也更能使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开拓创新,锻炼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提高。
  下面是一个学生互评的实例:在一个班级的“互评十分钟”课堂里,学生写评语有:“你朗读得真好”,“你知道得太多了”,“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练练字吧!”同学们那种具有鼓励性、批评性、建议性话语,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再例如,在请学生上黑板根据课文,把内容补充完整之后,笔者总不急着给学生下定论。而是有意地在评价上留出空白,即先请学生做自我评价,让学生正视自己,学着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成功之处和要改进的地方,学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改进。然后再请其他学生发表对其补充的内容和字的书写情况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地被激发,被他人赞赏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赞赏他人的使命感也在不断内化和深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很多学生都很好面子,为了在老师同学面前给自己“挣脸”,他们都会积极地在预习上下工夫,并在平时反复的练习中去探索和积累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上,教师多给学生“留白”,这样才能更高效、优质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站在新的起点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多给学生一些“留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张力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杨立军.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I].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
  [2]刘洪涛.吕长岐.特级教师谈教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
  [3]王深根.课堂教学艺术精品集[I].宁波出版社,1998.5
  [4]王攀峰.张天宝.走出“盒子”的教与学. [I].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5]窦桂梅.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I].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5.
  [6]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I].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
  [7]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其他文献
弹指间,参加教育工作已二十余年,从初登讲台的懵懵懂懂到今天年过不惑,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进步,并由衷地为当代学生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庆幸。因为他们已成为学习主人,学校教育为他们而改变,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学习内容和方式,这在吾辈求学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记得初登讲台那些年为了所教学科成绩能占到全乡的前面,急功近利,不仅抓紧学生在校的分分秒秒,就连星期天节假日布置作业时也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哪些
(诸暨市店口二小浙江诸暨311800)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形体优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来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像小鸟一样毛茸茸的,啾啾鸣唱的。”然而,纵观现行的字词教学,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三步曲: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识记字形;第三步——理解字义。如此教学,似乎字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都需要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关注不同学生的状况。成绩差品德暂时落后的学生不用说了,肯定是经常打交道的人了。但有时候,我们眼中的优生,也是需要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特别是这几年担任中高段的班主任后,我发现,许多优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高傲、好胜、嫉妒、脆弱等心理问题,这样,名为优,
低年级说话训练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社交的重要能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只偏重于“文”,而忽略了“语”,则将使语文教学的初衷和目的偏离了方向。因此培养学生会说显得尤为重要。  低年级说话课训练教学,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两方面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只有重视这两方面的训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写水平。这是我
【摘要】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需要自己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如果表达不准确,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我在科学中发现: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科学的语言表述。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不重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课外练习时也不注意规范,书面表达没有条理,不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新教材的大纲中已明
(丰城市剑光三小江西丰城331100)    【摘要】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精心设计“导入”是品德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活动设计的生活化,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法和方式。一种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我们可以从以“趣”入境、以“思”入境、以“情”入境着手,秉承“源于生活”的宗旨,品德课堂教学一定会精彩纷呈。  【关键词】品德
(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300)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真正每天在教室里和新课程打交道的,站在讲台上能够决定点什么的,是我们一线教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正是因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所以当新课改由操作层面走向内化的今天,只有善于经常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促进我们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  
反思,就是讲过一节课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以便得出本节课的“得与失”,更好的总结成功经验,有利于搞好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搞好本职工作。我从这几各方面的反思简单归纳如下:  一、备课的反思。  备课作为课前准备,必须是非常充分的。从课程标准的理解到教材的分析,从学情的把握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计,从教学目标三位一体的统筹到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从教
【摘要】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没有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的保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稳定的支撑。所以,校园安全,积极预防,依法管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首先,要强化制度建设,构筑防范体系 。其次,要强化安全宣传,注重安全过程管理 。把安全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才能确保一方平安,共创师生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校园安全 制度建设 过程管理 共创师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空前提高,独生子女的大批涌现,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学生心理研究的地位也随之加强,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考试焦虑一直是心理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把成绩看作检验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从而使学生对考试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惧。解决考试焦虑问题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考试焦虑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焦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