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行程概況 2018年6月至8月间,老聂和毛毛这对80后的小夫妻,开着自己轻度改装的越野车——一汽丰田普拉多,历经两个多月,总行程21000公里,跨越16个省市自治区,历经大半个中国,完成了他们多年的一个愿望。这次行程几乎没有详细的计划,走到哪看到哪、想去哪就开到哪、想停下来就停下来、想上路就继续前行,他们为自己这次远行命名为“浪迹江湖”。老聂曾经在一家汽车媒体上班,毛毛在一家通讯公司做人事工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程概況
2018年6月至8月间,老聂和毛毛这对80后的小夫妻,开着自己轻度改装的越野车——一汽丰田普拉多,历经两个多月,总行程21000公里,跨越16个省市自治区,历经大半个中国,完成了他们多年的一个愿望。这次行程几乎没有详细的计划,走到哪看到哪、想去哪就开到哪、想停下来就停下来、想上路就继续前行,他们为自己这次远行命名为“浪迹江湖”。老聂曾经在一家汽车媒体上班,毛毛在一家通讯公司做人事工作,他们觉得流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行走江湖也许是一种渴望。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们这一路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都让他们今生难忘,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一路探索,一路拍摄;一路精彩,一路陪伴。他们和朝霞一起歌唱,同晚霞一起跳舞,在珠穆拉玛峰脚下静静祈祷,在安集海大峡谷边一直坐到天亮,在拉昂措的湖边为自己做一顿美好的早餐,在罗布泊无人区经历沙尘暴的洗礼。最后他们知道江湖也许就在他们心里,而流浪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
必拍之地
其他文献
摄影之友的“摄汇名流”栏目,一直将焦点锁定在明星和名人所拍摄的作品以及他们的摄影故事上,因为社会原本赋予他们的知名度让他们的作品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同时,我们通过这些作品也不难察觉,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将摄影玩山了那么点“准专业”的意思了。 周润发 简单“黑白”道 采访发哥时,他的摄影展正在展出之中,他那标志性微笑,显示出他的率性、简单和幸福,“我一直在镜头前,现在,希望能身处其后,通过镜头看外面
探索法则一 DO not panic! 天文基地最明显的景观是巨大的观测设施,不老屯天文台路边超大功率的雷达排成一排,极具赛博朋克风格效果,行驶其下如同置身于科幻世界,我们决定用光绘摄影来表现这一场景。 天文台附近没有光源,几乎是完全的黑暗,所有光源都需要人为制造。我们携带了南光TRGB1212B和TRGB 1208B灯棒手持打光。在拍摄大场景时缩小光圈、降低灯棒亮度,并使用长时间曝光。这样
克里斯·达菲,20世纪60年代天才时尚摄影师布赖恩·达菲的儿子,带我们参观了达菲档案馆。 达菲档案馆(Duffy Archive)坐落在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叫做格洛斯特(Gloucestershire)的小镇上,它的主人名叫克里斯·达菲(Chris Duffy)。而远在半个世纪前,最初的工作室其实是由他的父亲布赖恩·达菲(Brian Duffy)在伦敦北部瑞士小屋地铁站附近所建立的,并且那里曾见证
英国旅游实用信息 听了再多的英伦文化,不如实地拍摄来得实在。我们从伦敦开始,一路向北,精选了13个英伦行摄地,并配合针对性的拍摄技巧,让你的镜头充满英伦气息,拍出属于你的英伦影像。 伦敦眼 为了纪念千禧年的到来,伦敦眼于1999年底正式开幕,是伦敦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黄金位置,对面就是大本钟,夜晚会变化出无穷的灯光效果打造夜晚的炫彩光环 伦敦眼与大本钟隔河相望,拍摄角度也是
FS-3 FotoSniper是1943年為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海军开发,专为远程侦察任务而设计,配备600mm F4.5镜头。据Leitz Photographica称,该项目被列为“绝密”,即使是现在,拍卖行能找到的关于镜头的唯一老式文件是一张照片的副本,该照片显示一名海事官员正在测试它。 没有任何资料记录,FotoSniper可能是有史以来唯一的特殊相机,但它的稀有性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2019年11月28日,2019-2020雪季媒体冰雪俱乐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将于12月启动“马蜂窝全球冰雪体验官”招募计划,邀请全国滑雪爱好者共同挑战自我极限,体验冬季限定版“速度与激情”。 据悉,“媒体滑雪俱乐部”由马蜂窝旅游网滑雪事业部联合资深媒体人、乐玩派创始人翟若帆以及80余位媒体人共同发起成立,聚集了全国各地热爱冰雪运动的媒体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媒体平台,怀着对冰
始于颜值的宝丽来摄影之路手嶋千鶴 胶片摄影师,广告文案策划 微博@手嶋千鶴 B站:鱼子酱少女摄影师说 不完美,才是宝丽来吸引我的地方。器材介绍1972年,宝丽来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机SX-70。这台相机功能全面,造型优雅,构思精妙,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了广大宝丽来爱好者的追捧。日本电影《情书》中的宝丽来SX-70吐纸时留下的火焰纹效果药水原因导致相纸图像不完整《摄影
本文所有配图均来自“树的肖像”系列作品 19岁时,陶斯祺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拍照伊始,“做一组作品”的意识并未在她的脑海中萌芽。她所做的,只是漫無目的地四处游走,随手拍下自己觉得不错的画面。这种轻描淡写的日常风格,也延续到了之后的系列作品中。在今年abC艺术书展(art book in China)上,陶斯祺带来了她的作品集《树的书》。这本书中的照片,全部出自系列作品“树的肖像”。是怎么想
我不想表达世界的外在表象和困惑,而是希望探索我们恐惧、希望和欲望的内心世界,并试图与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交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Arno Rafael Minkkinen)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6岁时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在布鲁克林长大,1967年从瓦格纳学院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
约翰·汤姆逊见证清末统治的肖像 苏格兰传奇摄影师和旅行作家约翰汤姆逊的这张肖像拍摄于侣71年,照片中是他在福建厦门与两个清兵的合影。自1862年开始,约翰汤姆逊在亚洲进行了数次旅行,拍摄了许多亚洲国家,其中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曾在前些年出版为《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一书。他以人类学的视角在中国的旅行和拍摄,自北向南,从北京一路走到东南沿海。 一直以人类学视角拍摄的约翰汤姆逊,坚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