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重质轻量,重短轻长”教学法在初中耐力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耐力跑不但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体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使心肺功能大大强于常人,而且能促进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对其他系统的调节功能。实践证明,初中阶段耐力跑教学采取“重质轻量,重短轻长”的教学方法可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具体应做到:降低学生心理压力、练应循序渐进、按能力分组激发斗志。这些方法更能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耐力跑;初中学生;重质轻量;重短轻长;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耐力跑练习是有氧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人发现若在持续长跑练习的同时也练习节奏跑,运动员能获得抵抗疲劳的能力,即跑较长距离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间歇跑练习法。后来,人们陆续发明了越野跑和速度游戏训练法、“法特莱克”跑训练法、马拉松训练法、高原训练法等不同形式的耐力跑训练法。但对初中生而言,耐力跑一直是他们心中的痛,他们既喜欢体育课,又害怕跑长跑,畏难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消极对待平常的体育课堂练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体育教师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设计和选择有利于实现初中耐力跑学习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情景。
  从广州市中考的要求来看,初中学生中考女生考800米,男生跑1000米,平时离不开超越考试距离的练习,但不是每天,不是每节课都这样围绕着田径场跑步,否则会使人枯燥无味、减低情绪,并导致学生厌倦耐力跑。当前,笔者所在区域的中小学基本都开设大课间,其中就有7分钟的跑操练习,该练习就是有氧练习的一个很好体现。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不论是广州中考的要求还是学校的常态课教学,教学中所实施的“重质轻量,重短轻长”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适应考试,并能使学生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与厌倦感。
  二、“重质轻量,重短轻长”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重质轻量,重短轻长”,顾名思义,质就是指质量,体现完成练习的效果,量是指数量;短是指距离短,长就是距离长。“重质轻量,重短轻长”就是指重视完成的质量,轻练习的次数;重视短距离练习,轻长距离练习。耐力跑是一项有氧运动,它能提高人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一)降低学生心理压力
  初中耐力跑教学不可能一朝一日就能取得显著效果,必须做好初中三年项目计划。初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理论依据等方面的讲解,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对现阶段的学生,从心理、生理的角度进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他们是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的时期,独立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感知、记忆过程等也渐渐加强,这是少年活动的鲜明特点之一。“重质轻量,重短轻长”的课堂教学还应重视德育的渗透,如对待“极点”的出现,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質,以及竞争精神、对待失败挫折的心态。通过这些方法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训练应循序渐进
  初一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长距离的练习,教师必须慢慢引导他们,可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方式。如,安排200米-400米的练习为主,分阶段调整完成的时间,达到“质”的提升。到了初二阶段,学生的心智开始逐步得到发展,身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练习。如,可安排200米-600米的练习,适当缩短完成时间,提高练习强度。初三作为毕业阶段,一般采用400米-600米的练习为主,分阶段提高完成时间,加大练习强度。如,初三女生课堂上练习600米跑,按照满分平均速度计算,52秒一圈(200米跑道),要求学生2分36秒±10秒范围完成。采取多样的练习方式进行,如,追逐跑、定时跑等,提高练习的质量。
  (三)按能力分组激发斗志
  在初中耐力跑教学中,教师应切忌心浮气躁,多做工作多沟通是减轻学生对耐力跑畏难心理的最好办法。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法学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对800米及1000米第一次测验成绩进行分析,为初始成绩进行分组,女子前10-12人为A组,剩下为B组。男生依此分组,按能力强弱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为主要导向,符合“质”的要求是课堂的主要目的。如,采取让时间追逐跑400米,女子A组要求95秒完成,女子B组要求105秒完成,那么让B组先跑出10秒后A组才出发,一前一后形成你追我赶的追逐跑的局面,有力激发A、B两组同学练习的积极性,很好达成课堂目标。教学实践表明,按能力合理分组是运用“重质轻量,重短轻长”的重要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练习的斗志,追逐跑可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会取得很好的练习质量。
  三、结语
  初中耐力跑练习充其量是中长跑练习,它是耐力性练习,从技术的结构来看,属于周期性运动。运用使用“重质轻量,重短轻长”的方法,通过减低学生心理压力、练应循序渐进、按能力分组激发斗志,我校的耐力跑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2016学年开始,笔者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就使用了“重质轻量,重短轻长”法来进行初中耐力跑课的教学,通过三届毕业班中的考验证,长跑满分人数不断增加,单项平均分逐年上升,效果明显(见表1)。
  学生从畏惧到勇敢,从枯燥到带有竞赛性质的有效练习,他们的进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个三方面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优秀品格的形成,从而落实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奠定了他们终身体育的基础。
  还需明确的是,初中的耐力跑练习更适宜专项速度耐力的练习,选择的距离以200米-600米为中心的距离。为了适应各个时期的目标,要选择好适宜的速度;在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速度,效果往往不同。如,初三男生跑200米,可以定在35-40秒完成,400米则要求在1分10秒-1分20秒之间完成。在数量的选择上,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时间一般为40分钟。所以,以较少的次数1-2次为宜,突出质量,真正体现了我们提倡的“重质轻量,重短轻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潘绍伟.正确实施选项教学 提高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4):2-3.
  [2]王猛.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J].中学校体育,2018(6):25.
  [3]李健.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2018(5):28-29.
  [4]李晓东,谭智平.现代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方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立足生活乃作文之本的理念,佛山市第九小学从“情境”入手,拉开作文教学改革的帷幕。上世纪八十年代,佛山市第九小学在邓泽棠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情境作文教学”项目研究,创立了国内外关于借用情境发展语言的独具一格的、完整的、创新的作文教学理论体系,引发了众多学校不同形式的仿效和实验,推動了面向新世纪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改革脚步从不停歇。面对新时代下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佛山市
【摘要】初中生如何才能写更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如何写得情真意切?这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激发。具体的做法就是要从日常教学中激发,从学生生活中挖掘。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发现、捕捉更多的情感触发点。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激发;情感;运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见到许多小学教学中被格式化的作文,文笔生硬,毫无真情可言,是因为学生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兴趣盎然的课堂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有着更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地设计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课堂导入;高效课堂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
【摘要】数学问题产生在生活中,又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为切入点,将教科书相关知识、组织的实践活动、较决问题的方法等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发现和理解数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较好地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尤其是小学教育。小学德育工作做得好与否,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普遍被我国社会和民众所接受,素质教育理念中不但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正面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采用正面教育的策略进行探析,分析正面教育出现的一些
UMU互动学习平台是一款教育互动平台,可以轻松创建图文、音频、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连接了课前课中和课下,使知识的学习更轻松更深入,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  新课标将“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深度学习是指教师结合UMU平台,通过设计和中职生未来职场口语交际有关的微课、教学视频及互动评价等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专心投入和参与口语交际学习活动,互相协作,灵活掌握和
本报综合消息 为推动教育评估和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加强省级教育评估、监测工作统筹力度,8月14日—16日,廣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主任张伟民率队赴云南省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调研。  15日上午,调研组前往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该院党总支书记杨志军、院长罗文等院领导和办公室、评估监测室相关工作人员座谈,就省级层面教育评估与监测工作、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建设等深入交流。下午,调研组与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即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
【摘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建立三观与良好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但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普及,初中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后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加大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日常表现、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以及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后进生;班级管理工作  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建立正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一直都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初中英语课堂内容的常规模式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单凭学习兴趣还不足以提升课堂效率,还要结合高效的记忆方式辅助教学,才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的重难点以及课文知识脉络。而思维导图学习记忆法恰好能够满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本文以九年级的课文知识为例,分析思维导图法的运用方式,探索打造初中高效英语阅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