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76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应用补片加强腹股溝后壁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老年腹股沟疝采用平片疝修补装置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分钟,76例患者术后5~7天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 平片 无张力疝修补 老年 腹股沟疝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与老年人腹壁薄弱及合并便秘、前列腺疾病、慢性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有关,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腹股沟疝的手术局部有张力、术后疼痛明显且易复发。2008年11月~2010年11月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7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6例,男74例,女2例;年龄65~81岁,平均68岁;斜疝66例,直疝8例,股疝2例;原发性疝72例,复发性疝4例。
  手术方法:原则上按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推荐方法施行[1],但个别处有所不同。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区斜切口,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向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缘,内侧游离至联合肌腱处,分离提睾肌纤维(斜疝)或提拉精索(直疝),游离并高危结扎疝囊,将补片置于精索后方与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固定。补片缺口朝上,保持补片平整、无张力。
  结 果
  手术时间32~58分,平均40分钟。患者术后1天能下床活动,使用止痛剂16例。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肿胀,尿潴留2例。全部患者5~7天出院,随访6个月~3年,无术后复发。
  讨 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这与老年生理特点及合并疾病有关。传统腹股沟疝病修补术后复发率较高,据文献报道,初次手术复发率不低于10%[2]。平片修补手术依靠向人工合成网片内增生的纤维组织,形成较为坚定的组织结构,达到有效修补腹股沟后壁的作用。它的理论依据在治疗上更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具有无张力的特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先方法。
  通过本组病例的手术,笔者体会:①术前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合并疾病,如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②术中要做到解剖清晰,层次分明;③补片的放置尤为重要,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视腹股沟管后壁缺损的情况决定大小尺寸,下方要到耻骨结节,保持补片平整、无张力;④止血要彻底,不能让补片浸在血中,以免引起感染、异物反应等,影响手术效果或导致术后复发。
  总之,笔者认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特点,复发率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医疗费用低,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0):2-4.
  2 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564.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藏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和单纯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对比探讨藏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优势。方法:将收治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6例,观察组用藏药
理论与实务的分裂状态让社会工作者容易忽略社会结构与个体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社会工作在实践中显现出"安抚型"的价值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在
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收治拟行乳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帕瑞昔布钠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