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沥青路面对使用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且施工工艺具有烦琐的环节,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标准具有严格的要求,为此,沥青路面的施工需要高水平的现场技术管理。沥青路面是我国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对市政交通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此,在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时,必须充分考虑沥青路面的特点,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养护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必须以施工质量为导向对施工作业进行把控。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层面优势显著,因此在城建领域应用甚广。通常路面施工会受诸多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必须以工程实际为导向对施工进行把控,确保项目质量、工期等契合预期。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主要是以沥青混合材料作为路面,施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因此应明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灵活巧妙地运用技术手段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
1.1 沥青混合料配制技术
与路基不同,市政道路路面主要使用含有沥青的混合材料进行铺设,目的是提高路面韧性,减少路面受腐蚀问题。但混合材料在配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首先通過间歇式搅拌装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 一般每次拌和时间大约为50~80 秒, 其次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状态进行对比,混合料用肉眼观察不存在花白料严重分离的问题,接着对拌和过程进行工艺控制,一方面要将矿料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另一方面要将拌制过程产生的粉尘回入搅拌装置中进行去除,然后应严格遵循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拌料,保证不同组分比例恰当,最后加入适量矿粉进行热沥青喷洒和拌制,确保最终沥青混合料无结团现象。
1.2接缝施工技术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其接缝通常会给路面伴有的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等造成影响。施工时必须进行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的设置来对施工进行管理以及操作,同时应秉持认真、仔细等原则展开施工。摊铺之前需要以接缝位置为导向展开规划,确保接缝数量得到有效把控。通常接缝形式涵盖冷接缝以及热接缝两类。就当前操作来说,通常纵缝借助冷接缝,而横缝则依靠冷、热接缝结合的形式进行处理。首先,对于热接缝来说,若摊铺时由于某些很难预见的原因而被迫暂停,则应针对暂停时间加以把控,应确保接缝依靠热接缝形式加以处理。若暂停时间较长,并且混合料相应温度已经冷却至140℃以下,那么需要设置成冷接缝。其次,对于冷接缝来说,若当天摊铺结束则应于铺层末端进行冷接缝的设置。同时依靠切缝机等来切除端部不够理想的混合料。切缝需要和路面维持垂直状态,并以现行规定为导向展开施工。最后,以冷接缝为对象展开施工时,应先借助钢轮形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压操作,而后再实施纵向碾压,应保证接缝两侧维持平整、坚实的状态,还应确保其表面构造维持均匀一致。
1.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技术
沥青混合材料一旦完成搅拌,就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投入到摊铺施工中去,所以沥青材料的运输工作非常重要。运输路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5 t 以上的自装卸卡车来进行运输。装车前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然后在装载槽内均匀地刷一层保护剂,防止混合料黏结在汽车上。装满车后,及时用保温布严密覆盖,牢固扎结,防止混合料温度流失。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保温布不要过早揭开,直至摊铺开始再揭开,混合料温度要保持在140 ℃ ~ 150 ℃左右。运输车辆的装车、行车、卸料都应该有专人进行管理,协调控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保证在摊铺阶段沥青混合料的供给。对于温度不合适、已经凝结成块或者由于雨淋等原因被污染的混合料,要坚决废弃,不可以用到工程中去。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在面层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做好改性沥青的储存工作,避免出现离析现象。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所有矿料颗粒要做到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控制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要做到均匀一致,没有花白料、结团成块及粗细料分离现象出现。铺筑沥青混合料前,需要确保下层质量合格,采用机械摊铺方式,摊铺机具有自动调节及找平装置,料斗容量较大,能够连续进行摊铺,同时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压实后的各层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及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复压时宜使用振动压路机以高频低幅的振动方式进行碾压。
2.2道路前期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道路施工前期对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设计工作与材料、设备准备。设计工作需要了解并掌握施工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真实详细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设计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得以提升。比如路面组织结构调查,确保路面组织结构能够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结合到自然与社会环境情况对沥青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与设计,了解不同比例配置材料的特性。设计方案要说明不同材料使用量与配置比例,确保路面结构厚度满足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要求。关注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此项工作容易被忽略。排水不畅会导致沥青空隙积水,受到车辆压力使路面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使路面强度降低从而产生裂缝。
3结束语
对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控制,只有分析根源,才能更好地展开工作。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施工,才能保证整体质量。要想保证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必须做好养护工作。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保证了公路的安全,延长了公路的寿命,节省了资金。
参考文献
[1]胡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48):271-272.
[2]谭志俭.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47):235-236.
[3]王爽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
[4]樊昊.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山西建筑,2017,43(29):193-194.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养护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必须以施工质量为导向对施工作业进行把控。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层面优势显著,因此在城建领域应用甚广。通常路面施工会受诸多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必须以工程实际为导向对施工进行把控,确保项目质量、工期等契合预期。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主要是以沥青混合材料作为路面,施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因此应明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灵活巧妙地运用技术手段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
1.1 沥青混合料配制技术
与路基不同,市政道路路面主要使用含有沥青的混合材料进行铺设,目的是提高路面韧性,减少路面受腐蚀问题。但混合材料在配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首先通過间歇式搅拌装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 一般每次拌和时间大约为50~80 秒, 其次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状态进行对比,混合料用肉眼观察不存在花白料严重分离的问题,接着对拌和过程进行工艺控制,一方面要将矿料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另一方面要将拌制过程产生的粉尘回入搅拌装置中进行去除,然后应严格遵循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拌料,保证不同组分比例恰当,最后加入适量矿粉进行热沥青喷洒和拌制,确保最终沥青混合料无结团现象。
1.2接缝施工技术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其接缝通常会给路面伴有的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等造成影响。施工时必须进行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的设置来对施工进行管理以及操作,同时应秉持认真、仔细等原则展开施工。摊铺之前需要以接缝位置为导向展开规划,确保接缝数量得到有效把控。通常接缝形式涵盖冷接缝以及热接缝两类。就当前操作来说,通常纵缝借助冷接缝,而横缝则依靠冷、热接缝结合的形式进行处理。首先,对于热接缝来说,若摊铺时由于某些很难预见的原因而被迫暂停,则应针对暂停时间加以把控,应确保接缝依靠热接缝形式加以处理。若暂停时间较长,并且混合料相应温度已经冷却至140℃以下,那么需要设置成冷接缝。其次,对于冷接缝来说,若当天摊铺结束则应于铺层末端进行冷接缝的设置。同时依靠切缝机等来切除端部不够理想的混合料。切缝需要和路面维持垂直状态,并以现行规定为导向展开施工。最后,以冷接缝为对象展开施工时,应先借助钢轮形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压操作,而后再实施纵向碾压,应保证接缝两侧维持平整、坚实的状态,还应确保其表面构造维持均匀一致。
1.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技术
沥青混合材料一旦完成搅拌,就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投入到摊铺施工中去,所以沥青材料的运输工作非常重要。运输路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5 t 以上的自装卸卡车来进行运输。装车前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然后在装载槽内均匀地刷一层保护剂,防止混合料黏结在汽车上。装满车后,及时用保温布严密覆盖,牢固扎结,防止混合料温度流失。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保温布不要过早揭开,直至摊铺开始再揭开,混合料温度要保持在140 ℃ ~ 150 ℃左右。运输车辆的装车、行车、卸料都应该有专人进行管理,协调控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保证在摊铺阶段沥青混合料的供给。对于温度不合适、已经凝结成块或者由于雨淋等原因被污染的混合料,要坚决废弃,不可以用到工程中去。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在面层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做好改性沥青的储存工作,避免出现离析现象。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所有矿料颗粒要做到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控制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要做到均匀一致,没有花白料、结团成块及粗细料分离现象出现。铺筑沥青混合料前,需要确保下层质量合格,采用机械摊铺方式,摊铺机具有自动调节及找平装置,料斗容量较大,能够连续进行摊铺,同时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压实后的各层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及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复压时宜使用振动压路机以高频低幅的振动方式进行碾压。
2.2道路前期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道路施工前期对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设计工作与材料、设备准备。设计工作需要了解并掌握施工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真实详细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设计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得以提升。比如路面组织结构调查,确保路面组织结构能够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结合到自然与社会环境情况对沥青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与设计,了解不同比例配置材料的特性。设计方案要说明不同材料使用量与配置比例,确保路面结构厚度满足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要求。关注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此项工作容易被忽略。排水不畅会导致沥青空隙积水,受到车辆压力使路面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使路面强度降低从而产生裂缝。
3结束语
对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控制,只有分析根源,才能更好地展开工作。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施工,才能保证整体质量。要想保证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必须做好养护工作。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保证了公路的安全,延长了公路的寿命,节省了资金。
参考文献
[1]胡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48):271-272.
[2]谭志俭.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47):235-236.
[3]王爽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
[4]樊昊.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山西建筑,2017,43(29):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