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专业的应用性较强。教师要将这门课程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最终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电子专业教学的目的。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不仅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职教育中的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做出一些思考,望对电子专业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电子专业 课程改革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91
  现今我国正在加快经济建设,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异常缺乏,所以,培养人才首要的就是要加强职业教育。而打好职业教育的基础就在于完善中职教育。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要实施课程改革,首先就要保证改革的思路要对,不然毫无改革的意义;其次要找准改革的方向,理顺改革的主线。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现状决定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其中课程设置的改革是中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如何设置课程是一个重点问题,当然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理清改革的思路,进行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一、中职电子专业课程存在的弊端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是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很难适应特别高层次的课程设置,但是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是按照高中课程的基本要求加上中职学生需要的专业技能而构成的教学体系。从学习层次上,一般可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这三个层次。这种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传授,较大的时间比重倾斜于基本文化课,不能很好的适应中职的培养目标,更不能跟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结合。这里我们简要归纳一些电子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科体系的安排不合理。传统的中职课程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知识的严密性,严格地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安排对于高校生也许没有问题,但这绝不适合中职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理论固然很好,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传统课程安排中往往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试验、实训环节缺乏。
  2.训练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缺乏。中职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没什么区别,可以说是高职教材的简化版本。从有些地方该详的不详,该简的不简,学生学习难度大,往往造成厌学的情绪。教学内容上也没有做好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更未能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单调,缺少实践性题目,课程内容大部分比较陈旧,多年的老习题不变,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掌握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对中职电子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往往被轻视。从而让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去实践,但是由于实践能力很难即刻提高,从而导致了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及环境,这就可能导致学校输送人员与企业需求人员不对称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路径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改革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设置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课程这三个层次的设置课程模式。公共基础课程及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为专业主干课程,用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部分,用以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化学习路径及其兴趣的发展。
  第二,改变考核方法。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理论的学习在于应用。所以,每门专业课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一门实用的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讲完相应环节的内容,都须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在某一课程完全教授完毕后,则要求学生必须对全部操作技能熟悉。由于中职教育是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应用型人才开展的,在对学生成绩的考察上,就应以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尤其电子专业的应用性较强,教师应尽量避免以一次考试定成败,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这里我们建议采用多角度考核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察、认定。
  第三,专业主干课程以基础理论、装配和维修并进的方式展开。在保证理论设计方面够用于技能实施的条件下,加强训练学生的装配和维修能力的课程,并开设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和电子产品维修技术等综合课程。
  第四,在国家已经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中职教师的综合素养。这不仅为各个学校提供新思想、新方法,还提供了提升综合实力的平台。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能通过培训计划得到锻炼,还充实了自身的现代教学理论,掌握了现代教学手段,为学校的电子专业教学开启了新的征程。同时,教师素质的提升也开启了中职电子专业生产工艺、理论教学衔接的大门。
  第五,专业课程总体规划上与具体产品相结合。无论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还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或电子产品维修技术都以基本技能学习为目标,具体电子产品的学习也是以类别区分。在这些课程的框架内让教师和学生有一定自由地选择。比如家电里面可以选择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维修,并定期组织学生走上社会义务维修,使学生具体的体会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向和兴趣。
  第六,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虽然新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还是按照课进行设置,但是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在所有专业课上要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有利于实施项目课程的统整,使专业课都可以进行项目教学。并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任务目标,采用分段式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每一阶段的技能学习都得到有效落实。教师还可以在上课时按照一个个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实施工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课程改革问题是其中一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中职教育的第一目标,在课程改革方面教师要常思考、大胆尝试,不断地为提升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作出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一把金钥匙。众所周知,物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决不能仅仅以高考来对物理进行定位。高中物理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有着除了高考之外的更为重要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育目的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90  一门学科的教育目的是这
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下,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频繁,国际竞争也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商务活动离不开语言的交际,而在各国商业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语言就是英语
随着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当下,将手机APP客户端应用于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
目的 :研究血透室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逐渐蓬勃起来,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新闻资源进行整合,我们一定要使
目的:探讨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45例消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
随着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
新媒体的兴起开启了“全民记者”时代,网络舆论无所不在.一方面,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了无法比拟的的效益.但是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极易失控和难以遏制的特性给社会带来了很大
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把传统媒体打造成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是摆在各级传统主流媒体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年多来,安阳广播电视台在巩
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行以来,农发行各级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领导慰问、“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