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吃时有讲究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速冻食品提升了人们做饭的速度,懒得下厨可以煮点饺子、馄饨,或者将速冻蔬菜混上调好的酱汁煮熟就可以了。不过速冻食品虽然方便,却有许多事项需要我们注意,才能保证吃得既营养又安全。
  在速冻技术产生之前,传统的食品保存方式有加热、密封、冷藏等,不过人们觉得经过普通冷冻后的食物会失去其原本的口感和味道,并不美味。速冻食品的发明者克拉伦斯·博得赛亚,发现爱斯基摩人储存的冷冻食品,是将其快速降温制成的,融化后味道还十分鲜美,随即将这种方式进行了工业化推广。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20℃)加工而成的。由于食物内部热活动降低和内部水分冻结,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就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总体来说,速冻食品的质量是高于缓冻食品的,因为速冻可以很好地避免冻藏过程中因冰晶体产生多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影响食物的口感及营养,还可以降低在温度缓慢降低过程中微生物少量繁殖的隐患。
  速冻食品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的食物半成品和不易得的错季食品。常见的速冻食品是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比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现在也有很多菜肴半成品制成速冻食品,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比如速冻鲜蔬菜、油炸食品、菜肴料理等。
  了解保质期限
  速冻食物的外包装一般都会标识具体的出厂日期和食用期限,消费者在购买时多加注意即可了解是否还能食用。不过市面上还有很多非包装的速冻食品,比如我们在吃火锅的时候会准备的各种鱼丸、肉丸、蟹肉棒等,散装在超市的冰柜中。如果没有标识的话,我们是无从得知它们已经放了多久,而且人们在盛取的时候都要长时间打开冰柜,很可能温度已经大幅上升,微生物已经大量繁殖。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细看商品状态
  是否发白?我们在了解保质期的同时也要观察食物本身的状态,如果发现食材表面部分发白,则可能是由于储藏温度变化大而使水分散失干燥所致。
  是否解冻?如果有解冻现象,或者食物粘连在一起,请不要购买。
  是否变色?看是否符合食物本应具有的颜色,比如如果面食特别白则有可能加入了增白剂;蔬菜颜色变暗,则有可能是因为温度变化而变质。
  选择烹饪方法
  对于不同的速冻食物来说,解冻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面食类主食:在食用时最好选用蒸制加热,这样水加热的过程会产生水蒸气,使面团变得绵软。如果用微波炉直接加热的话,外皮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坚硬。
  蔬菜类:这类食材一般都是清洗好、切好的,只需要加热烹制即可。但是如果想要炒制的话,则要注意在未解冻之前放入锅中,否则食材解冻后再烹制会变得软塌塌而影响口感。
  油炸类:像鸡块、鱿鱼排、可乐饼、薯条等食物在速冻出厂前已经烹饪加工过,一般是经过了油炸。我们在吃的时候可以利用烤箱烤制的方法进行加工,既能保持食物本来的外形,又能减少油的摄入。
  半成品菜肴:这类食物在包装上都有明确的烹饪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标注为放入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但包装盒如果不符合微波加热的规格,最好更换成玻璃或者瓷制餐具加热。
其他文献
度过了舒适凉爽的“金九银十”,十一月的深秋带着一丝阴冷悄悄光临,随后即将到来的隆冬对很多怕冷的朋友来说并不友好。而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寒冷的天气、阴霾的空气以及频频发作的气短憋闷就更是令人难挨了。要想战胜这个与季节、温度变化有密切关联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该预防先行,将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提早阻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幸福过秋冬”。  没那么熟悉的“慢阻肺”  “慢阻肺”这个病
期刊
目的:探讨 MSCT 多期增强扫描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息肉7例,其中纤维上皮性息肉5例,炎性息肉2例,均行多期增强扫描,在图像工作站对各期
65岁的李大爷烟龄都有40年了,得了这慢性阻塞性肺炎也不是一两天了,平时都是老伴负责李大爷的伙食,可是最近却发现李大爷瘦了许多,季节交替的时候,也常常犯病。老伴这下可担心了,没退休的时候忙不过来,可这退了休专门照顾老爷子,咋还越吃越瘦了呢?得了慢阻肺的老爷子,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大夫只说多喝水,这样气管里的分泌物就不会太黏稠,容易咳出。别的还得注意啥?  慢阻肺患者体重减轻,说明发生了营养不良
期刊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用于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PID)的疗效.方法:选择北京7家医院门诊438例PID患者,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病情轻重评分,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单
近几年,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却忽视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排在以上3种疾病之后,列为世界第四大慢性病。但是在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排序应该更靠前。从流行病学的4个关键指标——发病率、现患率、死亡率、病死率来看,该病同时在高水平上升。这在其他疾病中是罕见的,因为经过有效预防,不少疾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在下降。而在国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