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将批评细化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我对面的那位男教师很忙碌,一刻不停地总在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信息、把握情况;坐在我对面的那位男教师很累,也几乎每天,总见他或被学生的行为气得跳队或为学生激烈的言语而语塞、而气……也因此,挂在他嘴边的最多的话语就是“气死我了!”“我快被气死了!”“这么差的学生!”“我是没本事教好他们了……”……接下去,就是抽着烟低头沉思,一时间,办公室里云腾雾绕……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见得这位同事稍稍平静一下,办公室里也才有了些许的宁静。
  说心里话,我非常佩服我这位男同事的耐心,30刚出头的年纪,换在别的行业,这还是一个多么浮躁的年龄,可是,作为一名男教师,尤其是一名与青春期的学生打交道的男教师,他却以如我般的女教师都难以企及的十二分的耐心百“折”不挠地、持之以恒地看护着他的学生们,指正缺点,迷径指引,甚至还为此多次请来家长了解情况,召集多名任课教师商量对策。可不知为啥,效果却不甚理想……
  对面的同事还是忙碌依然,办公室里也经常人声鼎沸或是烟雾缭绕,渐渐地,对他敬佩的同时,更多地,也滋生了对他的同情:这的确过的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日子,用他的话来说是“身心憔悴”、“碌碌而无为”。
  随着又一学年临近末尾,学生们一面在紧张地复习迎接中考,另一方面,的的确确的,离别的笙箫已经吹响,学生们较之往日更尊重老师,表现出来的,是对老师话语的遵从,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甚至是不令而从,每每面对我的学生的这般窝心的言行,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动,真想大声地感叹:“多好的学生,他们已经理解了父母老师的苦心,他们已经可以为师长分忧了……”但是,我不敢如此,因为,对面的我的同事还在鏖战。
  一次,他在与一男生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原本低着头沉默的男生突然无礼地与他顶撞起来,师生间又起了言语冲突,我连忙起来劝架,后来才了解到,这个学生是被他老师一条又一条“强”加于身上的罪状给逼急了,他说:“我这次不就是有一两题数学和科学作业因为难而空着吗?犯得着要让我在办公室站一节多课,而且,后来还越说越多,把以前的许多事又说起来了,什么广播操动作不标准,上课坐的姿态太随意,体育课跑步时与同学讲空话,放学回家路上买零食……烦死了,我是有很多缺点,我承认,可我也有不少优点呀,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满身的缺点,不对我是沉重的打击吗?再说了,这中考都要到了,犯得着这样小题大作,浪费我的时间吗?还说我考高中是白日做梦……”学生似乎有满腔的怨愤,我在其发泄完后,问道:“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你难堪吗?”“不是。”“那是为了什么?”“为了我好。”“老师说你这样下去高中要考不上,这老师是真的想让你不考上高中吗?”“不是,老师肯定想让我考上高中的。”“那么,看你犯错误,老师是来说你好,还是任你所为好?”“那肯定是给我指出来,让我改正好。”“嗯,从你刚才的回答中,我知道了你实际上是一个既懂事又积极追求上进的男生,那你就记着,这是一个只要我好什么都可以去做的老师,不仅是刘老师,其他的老师也是这样想,也会这样做的,请你牢牢记着这一点,这样你还会顶撞老师吗?”“一定不会了。”男生用右手挠了挠头,又略带羞涩地说,“老师谢谢你,我知道怎么做了。”说完,就跑了。
  当天下午两节课后,我对面的同事上完课回办公室,一坐下就笑呵呵地递给我一张纸,我一看,原来是上午那位男生写给他的一张类似于检讨书和保证书之类的字条,在字条中他竟然把上午老师给他指出来的缺点重新一一都罗列了出来,还添上了诸如作业不认真,上课不太专心,值日较马虎,零食吃太多等几条缺点,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每条缺点的后面还注着大致到什么时候改正,最后他写道:刘老师,我为我的无知向您道歉,同时请您监督我对以上缺点的改进、改正,虽然我不敢保证我一定能改正以上所有的缺点,但我一定会努力的,老师,也请您一定要对我严格的要求,我希望在您的教导下,不但能在学业上考上理想的高中,更希望能在个人素质上更上一层楼!
  哦,读完字条,我也情不自禁地换了一个坐姿,舒了一口气,同事边接字条边问“你对他说了什么,性子转得这么快?”“不就说了几句话吗,你都听到的呀。”“是呀……”同事似乎陷入了沉思,我也在思考。
  今天这位学生出现了这样可喜的转变绝对不完全是我这几句话的作用,但联系我这位同事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式和上午学生的那段“发泄”,我心中不禁冒出这样一句话:“都是认真惹的祸。”是的,对于批评,我们在讲究众多的原则和方法的同时,有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尤其要注意,那就是“一般情况下不能将批评细化。”
  批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施行者还是接受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批评展开的过程中,都切莫将批评细化。
  首先,对于批评的接受者而言,犯错误相信定不是其内心之所愿,挨批评本身就是学生最厌恶的事情之一,如果再在此过程中碰上这么一个不就事论事、缺乏理解和宽容,又言语犀利、喜欢任意“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老师,那么,处于青春期,情绪过激,自控能力薄弱,又爱面子的中学生们往往会因一时难以接受而与教师发生言语甚至肢体上的冲击,批评也就失却初衷了。所以,在教育批评中,我们要力求点到即止,把握分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并有清醒的认识和改过的决心与行动,我们在批评和处理上就一定要宽容。
  其次,对于批评的施行者,也就是我们教师而言,在批评之前,我们应该于事前就将学生的错误情况调查清楚,并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学生交流。也就是说,细化应在事前,在事中,有时为了追求更好的结果,我们还会“欲抑先扬”,总之,决不能将学生的错误夸大或带有主观臆测成份,或者是归纳联想,既细化缺点的数量,又细化缺点的过程,否则,一旦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更是偏离了批评的目的轨道了。所以,在看到学生错误的时候,又想起他的诸多优点,甚至是更多的想起他的优点,这对于客观地分析学生失误的成因、有效开展批评,甚至是对于教育者自身的身心愉悦都有很大的调控作用。
  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最近我看了一本《班主任兵法》,那里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对待犯错的学生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尤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都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的批评的,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式。
  所以,让我们尽量以学生所期望的方式展开批评,尤其,不能将批评细化。
  我的同事也一定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一定的。
  (责任编辑刘永庆)
其他文献
校本培训,顾名思义,是“以学校为本”的,其含义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合作等方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及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基于学校发展,基于教师需要,是实现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的实施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和方式的确定等。校本培训强调以校为本、以师为
学生的阅读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二维中进行的。比如一堂阅读课,开头动之以情,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心理、生理活跃;之后,向着被引起了兴趣的、进入兴奋状态的学生,合乎逻辑地逐一引导学习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所以,关注阅读教学的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就是关注语言学习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一、
针对深基坑开挖中出现的流砂问题,从流砂的形成机理原因分析,为避免流砂的发生,从根本上着手,采取降水与止水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分析计算得出降低地下水所需要的降水井数,提出坑内
乌东德水电站在左岸1#、2#导流隧洞进口分三部分进行开挖,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自上而下开挖、支护及时跟进施工程序开挖方法,对整个工程中的施工进度、安全特性及经济效果产生
论述了变频调速器的选择、使用中应注意事项,并对日常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经验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