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训练之目的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电视媒介进行传播,其形体语言的训练同有声语言一样重要。训练的基本目的是排除不良干扰,核心目的是提升传播品质,最高目的是树立品牌形象。
  [关键词]主持人 形体语言 个性形象
  
  电视媒介通过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的结合,同时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实现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立体传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传播活动中联系媒体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应注重同时提高有声语言表达和形体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把节目内容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地传递给广大观众。其中,形体语言表达指运用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在内的全身各部位姿态动作传达信息的行为。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主持人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的表达相伴相随,并且有研究表明“人类无声的身体语言包含了100多万种信息,它们在人类交往中占着55%的输出量”,但形体语言不能明确表达复杂具体思想的模糊性,使其只能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一线主持人才的在岗培训还是后备主持人才的院校培养,形体语言训练这一环节都被忽略,或者显得缺乏专业针对性。以下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训练之目的三个层次的论述,希望能为训练方法的研究提供正确的思路。
  
  一、排除不良干扰
  
  排除不良干扰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训练的基本目的。
  首先,是要排除不良思想观念的干扰。过分追求漂亮的外表、盲目跟随时尚的潮流,不顾传播的目的、内容、对象,一味沉溺于自我炫耀等做法,都会干扰甚至损害信息的传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其形体语言的训练不简单等同于舞蹈艺术中的形体训练,也不是戏剧艺术中的形象塑造,通过训练应当让学习者明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不仅仅代表本人,还代表国家、政府或地区,因此要努力提高自身形象的社会性,履行好一个大众传播者的职责。
  其次,是要排除不良动作习惯的干扰。比如,有些人说话时,伴有习惯性地挑眉动作,虽然自己意识不到,日常生活中给人感觉也不明显,但经摄像机镜头放大后,很容易给人自恃清高、自鸣得意的印象。类似这种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小动作还有很多,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有必要通过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排除不良动作习惯的干扰,把自己最符合传播要求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再次,是要排除不良情绪心理的干扰。崔永元第一次做《实话实说》时,两手总是抱在胸前,这种无意做出的态势,实际是他当时紧张心理的反映,但不自觉地就给嘉宾、观众传递出了拒绝交流、自我防卫的信号。而紧张、不自信几乎是所有初次面对镜头的人都会有的情绪心理,往往导致表情呆板、肢体僵硬,或无端地摆出一些与传播内容不相关联的动作。因此,还要借助形体语言的训练,帮助学习者意识到并开掘出自己身体的潜能,自信、从容地表情达意。
  
  二、提升传播品质
  
  电视的可视性会给人以直观、生动、真实、亲切和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感染力。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体语言进行训练,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媒介所提供的视觉信号的施展空间,提升传播品质。
  央视《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女主持人王利芬在运城采访时,为了求证当地渗灌工程的落实情况,亲自用手扒开渗灌池出水管处的砖头、泥块,验证了管子是断开的,不可能有通向田地渗灌的水管。之后,她在另一个采访点,随当地村长跳进渗灌池,检查工程质量。更精彩的是,她最终通过用力拔出两个渗灌池的上水管,让观众一目了然地看清了当地耗资两亿多元造假搞“形象工程”的真面目。
  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当电视节目主持人以记者的身份在新闻现场进行出镜报道时,不仅要通过声音,而且要通过画面,充分地、立体地传播信息,从而维护新闻的最大真实,获得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此,如何敏锐地感知具体语境中的视觉信号,如何有效地调动自己身体中的表达潜能,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训练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再看一个演播室中的例子: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院士终身制该不该取消”这期节目中,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范良藻先生作为嘉宾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的化学系、数学系、物理系的系主任,绝大多数是华人。还有福特、微软、英特尔里面的高级工程师,30%是华人。这难道也不是事实吗?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就要推开一扇门,那我们就指日可待,这就是体制。”
  说到“推开一扇门”时,范先生手足并用地做了一个推开门、大跨步的动作。胡一虎当即意识到这个动作是一个值得放大的亮点,因为它既点明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又直观形象、真实生动地表达了范先生希望相关措施能够尽快得以落实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看到胡一虎紧接着说:
  “推开一扇门,您刚刚这个动作非常的有力,推开这一扇门。”
  他不但把“推开一扇门”这句话重复了两遍,而且把范良藻先生的动作也加以了重复和放大,委婉地表达了其对范先生观点的认可和赞许,并把演播现场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可见,具体语境中的视觉信号既有来源于客观物体的,更有来源于活生生的交流对象的。因此,通过训练,主持人还要学会解读他人的形体语言。有时形体语言使有声语言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但有时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内容也相矛盾,往往形体语言表达“真义”,而有声语言表达“假义”。主持人更要善于利用形体语言强化、弱化的功能,有效地突出重点、解释难点,恰切地掌握分寸、控制节奏。
  总之,对于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在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应该和对有声语言表达的追求一样,较之普通观众“略高一筹”,真正赋予传播以有意味的形式,提升传播品质。
  
  三、树立品牌形象
  
  白岩松微蹙的眉头让观众不得不和他一起严肃认真地思考,崔永元淡淡的微笑能使谈话场中的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李咏戏剧化的表情和动作则使他被誉为“目前中国互动式娱乐节目头号主持人”。
  其实,每个人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展露心灵动向的行为举止,都带有独特的个性色彩。而训练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的过程,就是让学习者对自己从内到外全面认识、正确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德才涵养、美化表情动作,造就高品质个性形象的过程。这样的个性形象一旦找到相应的栏目与之契合,就能吸引观众持续地期待与关注,成为具有持久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品牌,这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体语言训练的最高目的,换言之,即准确定位形象,走向品牌代言。当然,实现这一最高目的,还需主持人在充分了解观众的前提下,长期实践、反复磨合、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吴郁,侯寄南.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3.176. 207.
  [2]王德胜.形体美的发现[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534.
  [4]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68.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人际交往逐渐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日益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在学生中间,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交往心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日益呈现出复杂的特点。这给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因而必须加以克服。  [关键词]中学生 人际交往 不良心理交往技能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在于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
【摘要】通过对高校足球代表队现行体制的分析得出,目前高校足球代表队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队员不稳定、队员搭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训练体制上存在训练学时不足、高水平比赛少、教练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高校足球代表队在管理体制上要拓宽选材面,健全培养机制;在训练体制上进一步强化技、战术训练,重视体能与心理训练。  【关键词】 高校 足球代表队 体制 比赛    1 前言    高校足球运动是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
[摘要]“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诚信”教学。历史教师的诚信教学主要表现在:真情讲授显诚信,传授“真知”显诚信,史论有据显诚信,踏实教改显诚信,尽心辅导显诚信,诚信考评显诚信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和谐 历史 诚信教学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努力探索的一个时代主题。实践证明,“和谐”社会的创建特别需要“和谐”教育,而“和谐”教育特别需要“诚信”教学。所谓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英语课作为必修课,始终受到极大关注。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同学英语基础非常差,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作为必修课程,学校在英语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学生毕业后几乎不再使用英语——这门“世界性的语言”,投入与产出差距颇大。对于学生而言,学英语只是为了考级,拿证,找工作。由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是否需要改革?又该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