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方法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效果探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就诊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共 12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60 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观察两组临床療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有效率为 88.33 %,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 30.00 %,综合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总满意度为 95.00 %;常规护理组总满意度为 83.33 %,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完善护理服务,以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模式对待患者,对于缓解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长度以及病人满意度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方法;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效果;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173-02
  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中,疾病护理的优劣会对病情产生重要影响[1]。综合护理是一种兼具护理责任制和小组护理为优点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按照护理的常规程序,系统化、精细化地进行护理步骤的综合护理模式[2-3]。其包含了护理理论知识、护士职责、护士评价、护理标准化计划、患者健康教育计划、患者入院出院计划、表格填写、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等。综合护理不是多种护理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患者而综合制定护理计划,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协调医患双方,传达并执行医嘱,减轻患者病情痛苦和焦虑紧张的心情,缓解其症状,降低感染风险和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尽可能帮助患者降低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恢复其个体机能和社会功能[4-5]。基于此,为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模式良好,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综合护理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60例)。综合护理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0~65(60.45±4.12)岁;体重55~75(64.11±9.58)kg。常规护理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5~70(61.23±3.99)岁;体重50~80(65.21±8.11)k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核查。
  纳入标准:(1)年龄≥ 18 岁;(2)经院内医师初步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已经确诊心脏部位肿瘤、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2)经商议不能配合完成全部检查的患者;(3)已经在其他医院接受过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的患者;(4)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且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等基本信息,传达医师所下的医嘱,按时按规定查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治疗方案的效果。
  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包含以下具体措施。
  (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首先态度温柔和善地迎接患者入院,告知其责任护士、护士长、任医师的姓名和护士站、医师办公室所在,带其熟悉住院病房内的布置,以及紧急呼唤铃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其次,就急性心内膜炎感染的病症、病因及治疗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科普,阐述医师诊断的结果,宽慰其焦虑的心情;最后,鼓舞带动患者的情绪,鼓励其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康复。(2)病症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仔细核对患者的每一次用药和挂水单,记录患者体温变化和心电监护变化,定期做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状态,观察患者肺部呼吸状况,如有气管插管,仔细观察患者插管状态,避免插管因未固定而松动,导致呼吸不畅和额外感染的风险。定期提醒医师开超声和(或)CT的检查,观察比较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病症恢复状况,如有感染或治疗不当,及时止损,并告知医师调整治疗方案。(3)营养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需要静注白蛋白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鼓励患者自主进食,对于进食的食物状态基本不做限制,但患者出现昏迷状态时,必须进食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同时,进食时注意食物要松软营养,多吃高蛋白、优质蛋白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喝水;进食时保持坐姿,细嚼慢咽,注意呛咳。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临床疗效的标准分为:(1)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显著减轻、疼痛感显著缓解,无发烧等并发症;(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疼痛感有所缓解;(3)无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疼痛感无明显缓解;(4)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疼痛感未缓解,或者有发烧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70~89分 )、一般(59~69分)、不太满意(49~59分)和非常不满意(49分以下)的五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和护理满意度)以率(%)表示,使用Fisher 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8.33 %,高于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30.00 %(P<0.05),见表1。


  2.2 兩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综合护理组总满意度为85.00 %,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总满意度56.67 %(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所引起的人体系统感染[6-7]。好发于人体的心脏瓣膜、动脉内膜等部位起病急骤,而且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病容易迅速恶化,几天内就会进展为心力衰竭,且感染全身迁移蔓延,最终导致全身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8-9]。因此,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对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应用抗生素治疗,因手术治疗有禁忌症,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进行手术[10]。而应用抗生素时应早期、足量应用,当致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明时需要选用广谱抗生素[11]。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者恢复的时间、状态和可能性都息息相关,一个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舒缓焦虑心情,加快疾病病情的恢复,增强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的30.00 %,大大提高了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而且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的83.33 %,也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本研结果与其相符,究其原因可能与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病症护理及营养指导等有关。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完善护理服务,以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模式对待患者,对于缓解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长度以及病人满意度都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在临床上,在医患双方的关系上也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临床上很有推广的意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优劣势用于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赛男.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41.
  [2] 窦文欣.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114.
  [3] TrGer K,Skrabal C,Fischer G,et al.Hemoadsorpt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during surgery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 a case se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2017,40(5):240-249.
  [4] 黄小芬,张小菊,舒金鼎.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74-176.
  [5] 林薇.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94-95.
  [6] 张伟,薛峰,李海娜,等.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9):1074-1079.
  [7] 张英敏.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213-214.
  [8] 刘冰.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18):159-160.
  [9] 宋晓娟.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价值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5):785-786.
  [10] Al-Osail AM,Al-Zahrani IM,Al-Abdulwahab AA,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secondary to complicat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by peritoneal dialysis: a case report[J].Bmc Research Notes,2017,10(1):463.
  [1 1 ] 聂媛媛,刘建飞.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147-150.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梅毒检验中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来本院进行梅毒检验的146例患者,根据有无感染
【摘要】目的:探究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紧密型医联体延续护理模式。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194 例内、外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网格化紧密型医联体延续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治疗护理,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床位周转率,出院 30 天内再入院率,患者健康问题认知能力以及社区护士专业技能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接收的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 3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填充治疗,实验组进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 20 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两组术后的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的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环丝氨酸(CS)与其他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分别选择敏感菌株及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的临床分离菌株各10株,浓度梯度法测定CS、莫西沙星(MFX)、卷曲霉素(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access port,VAP)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4例行VAP治疗的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减痛法和自由体位分娩法在初产妇顺产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10 月收治的 200 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 例,常规自由体位分娩法)和研究组(100 例,常规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分娩减痛法),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各产程时間、总产程疼痛级别、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长分析:两组初产妇第三产程无明
【摘要】随着各学科对更年期的研究,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已不能准确的概括更年期疾病。曹晓菊教授根据更年期病机特点,倡导六经辨证更年期疾病,并配合益肾活血等治疗思路,更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且对于更年期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等优势,疗效显著。  【关键词】更年期;六经辨证;曹晓菊教授。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共 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急诊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一期切除的吻合概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和生存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 141 例临床资料,因 21 例患者资料不全,最终纳入本研究患者为 120 例,将其资料录入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性分析,筛查危险因素。结果: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 35 例、占 29.17 %,无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