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新挑战——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的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推广应用,癌症治疗已经逐步进入了精准医学新时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和治疗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的理念,但是目前在GIST临床诊治的诸多方面(如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野生型GIST的治疗策略以及耐药现象的应对等)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索。

其他文献
受医学和科研水平限制,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手段防治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部分慢性危重症(CCI)患者出现的持续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由于PICS不受控制地持续进展,CCI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晚期死亡率大大增加,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显然已迫在眉睫。针对PICS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等特定人群中高发、病程进展后干预难度极大和多种重要病理变化合并出现的特点,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
我国的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2015年是"精准医学"计划的启动之年。结直肠癌的"精准医学"就是在癌症基因组测序和信息分析基础上,解析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复发的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治疗。由全球多个国家的专家组建的结直肠癌分型团队,整合以往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结直肠癌亚型分类系统,参考基因突变、拷贝数、甲基化、microRNA和蛋白质组学信息,建立了4个各具特征的共识分子亚型(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