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泾河流域旧石器考古工作开展很早,1920年法国神父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地区赵家岔、辛家沟黄土堆积中发现石英质石制品,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开端.在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学者们陆续在属于泾河流域的甘肃庆阳、平凉等地发现牛角沟、寺沟口、楼房子和陕西长武窑头沟、乾县大北沟等旧石器地点,这些发现丰富了泾河流域旧石器文化内涵.然而,上述发现多集中在泾河中上游,且开展时间较早,下游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次调查在泾河流域中下游新发现旧石器地点16处,集中分布在关中平原泾河及支流的黄土堆积上.在黄土堆积中获取石制品63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刮削器等,属于北方地区石片石器工业.根据石制品埋藏层位及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和地层对比,初步推测这些地点时代为晚更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