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乃教子良方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因无法接纳孩子而导致教育失败的问题。我认为要让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标准,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包容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
   [关键词]:家庭教育 接纳孩子 策略
  
   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做家长的无法教养孩子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家长不懂得接纳孩子。即是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纳孩子的不足和错误;无法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要使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则家长要接纳孩子的错误,实行鼓励教育;接纳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树立信心;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让孩子自由发展;接受孩子的做事方式,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总之,我们乐意去接纳孩子,这是一个教子良方。
  
  一、 接纳孩子的错误,实行鼓励教育
   曾几何时,我们与孩子的日常交流逐渐被批评、挑错、挖苦、催促、叫嚷充斥了,而我们中国人固有的含蓄把对孩子的夸奖、赞美、鼓励等等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期许,并不需要刻意的流露和表白。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间,孩子自会心领神会。可我们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把爱隐藏起来,而把我们的愤怒暴露在外。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们能感受到什么呢?积极的信息微乎其微,负面的信息无限放大,在这种氛围下,孩子能感到快乐吗?
   让我们实行鼓励教育,让孩子了解到犯错误只是学习的机会,没什么丢人的。其实,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首先要了解的是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之后才能解决他的行为问题。这时,善用鼓励策略,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打骂教育”。“打骂教育”就是一种无法接纳孩子的表现。记得孩提时候,我去舅舅家玩,表哥拖地时一不小心把花瓶弄碎了,舅舅上来就是一顿喝斥:“让你干一点活就粗手粗脚,每天净想着玩!”甚至扭起了表哥的耳朵,说:“拿走,不用你拖了!”当时表哥那种委屈的表情我还记忆犹新。舅舅还在大声训斥着,表哥闷闷不乐回到房间,我也不知怎么安慰他。吃晚饭的时候,舅舅跟舅母说了表哥碰碎花瓶的事,再一次训斥他。表哥放下碗,眼泪流了下来。舅舅以为表哥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生气,扬起手就是一顿打。这件事清楚地印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想来,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先接纳孩子的错误,那么事情的发展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家长能够不表现出愤怒,语气平和而温柔地与孩子交流,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长的爱,在这种爱的气氛下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家长一见孩子的错误就大发脾气,试问在这种恐惧和伤心的氛围里,家庭教育又怎么能进行。如果不能接纳孩子的错误,那一次又一次的骂和打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二、接纳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树立信心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这是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的肺腑之言。有一个儿科大夫向心理医生诉说:“我的牙齿排列不整齐,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笑起来很糟糕。为此,我非常自卑,很少在别人面前笑,即使笑了,也是很不自然,让人觉得特别别扭。到了大学,我都不敢接受男同学的邀请。”一个身材修长挺拔的高三男生诉说:“在我小时候,我妈妈老是说我的脸形不好看,没有棱角。鼻梁也不够高挺,更不是人们欣赏的希腊鼻或是罗马鼻,嘴形也不够坚毅。现在我的脸上又长出了层出不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青春痘,我特别苦恼,特别自卑。”
   看看这些孩子吧,他们也许各方面都不错,却对自己的容貌非常不满意。探究其原因,就与他们的父母经常说“你长得不好”的负面暗示有关。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全部,包括他们的长相。孩子长得不好看,能不能怪父母呢?这当然不能。能不能怪孩子呢?更不能怪孩子。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相貌来源于遗传,是一种“天生”,容不得个人选择。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只有接受,面对现实,接纳自己的容貌。应该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上,更体现在气质上,体现在精神状态上。外貌美只是一种表象,它需要有丰富的内涵来支撑,比外貌更美的是美的心灵和美的智慧。父母要教育孩子扬长避短,“以才补貌”。自己相貌不佳,完全可以从才华、事业等方面弥补。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一扇窗,同时就会打开一扇门。不要为自己的相貌不佳而苦恼、自卑,才华、能力、修养、品味和一颗美丽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
  
  三、接纳孩子的不俗之处,让孩子自由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与生俱来拥有一种天赋才能。哪怕是弱智的儿童也不例外。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才能,就像为他打开一扇窗,他未来的世界会更明亮。美国篮球明星乔丹小时候就非常喜爱篮球,他常梦想自己能长得很高。那段时间,小乔丹总是天真地问妈妈:“妈妈,我能不能长得更高一点?”面对小乔丹稚嫩的问题,妈妈总是满脸微笑地说:“能啊!我们的小乔丹当然能长得更高!”“每天晚上你睡觉的时候,妈妈都会为你祈祷,而且还会在你的鞋子里撒盐,这样我们的小乔丹就可以长得更高了!”就这样,在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小乔丹对篮球也充满了梦想。小乔丹也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虽然在中学阶段他遇到过很多打击,但他总是用“妈妈说我行!”来为自己打气加油。后来乔丹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的成功离不开妈妈当初的鼓励。
  
  四、接受孩子做事方式,尊重孩子个性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个性。就连动物,也各有各的个性,不是千篇一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做事方式,也就是有些家长说的:“我们孩子很倔强,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有的家长选择强制孩子的一切行为,让孩子必须遵循家长的意愿,这只能培养出一个不会思考、没有独立做事能力的孩子。也有的家长选择接受孩子的做事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事,从而取得成功。
   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不但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就连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育子女,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这么一句令人震撼的话:“对儿子,我不是总统,我只是父亲。”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孩子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孩子们的事情应该学会自己解决,他从不干预。罗斯福还竭力反对孩子依赖父母过寄生的生活。他从不给儿子任何资助,让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开辟事业,赚他们该赚的钱。实际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并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家庭教育要进行下去,家长必须学会接纳孩子。用爱去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做事方式,经常欣赏孩子的不俗之处,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在成长路上才能幸福、才能进取!
  
  参考文献:
   ①《教育方法决定孩子的未来》,孙和, 海豚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②《父母教育能力影响孩子的一生》, 汪骏、 郭永莉 ,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年9月
   ③《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其他文献
数学这门科目所涉及的知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影响.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法出现在教学课堂之中,不同的教学手法可以发
期刊
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然而,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许多学生理
期刊
上课铃响,郭老师拿着一个神秘的文件夹进来了。“同学们,请大家先闭上眼,我喊‘三!二!一!’大家再睁开。”同学们都静了下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发展思想已渗透到现代课堂活动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得到提升,还使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品质得到有效发展.英语作为学生认
期刊
它只是一片很普通的、随手摘来的树叶,普通到把它放入叶丛便无处可寻。(一种看似平淡的起笔,我想一定藏着一种出乎意料的发现)   它的表面呈青黄色,上面残余的点点绿色显示出了它曾经的辉煌:身着碧绿长袍的它高居枝头,牢牢地抓住树枝,任凭风霜雨雪的磨练和煎熬而决不松手,由叶柄延伸出的叶脉遍布它的全身,让它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地吸收养料,使大树获得养分以繁衍生息。(写眼前,再写想象——画面感的强烈来自学会了
竹竿舞的文化特征与运动特点rn1.民族性与传统性rn竹竿舞也叫跳竹竿,壮语意为“跳柴”,是我国南方壮族、黎族、佤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这项运动盛行于广西桂北
期刊
我是一片叶,一片普通的柳叶。(起笔运用了“物化”的手法,直接交代写作的对象,并强调了自己的“普通”)   我的妈妈是柳树,它有着碧绿的长发,就那么垂在地上,飘逸而美丽。还是嫩芽的时候,我看着妈妈优雅的身姿,想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妈妈那样吧!(把咱们学的手法技巧用上了)   春风送来了阵阵暖意,甘霖降落人间,轻抚着我的面颊,滋润着我。在蓝天、白云、鲜花、鸟儿的伴随下,我,长大了。(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有很多原因,阜阳颍州区的家长“淡香莲花”(网名)说,自己小时想学却没条件,所以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来学。     针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同原因,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与建议。   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上。这就难免会“盲从”——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个性。适合别人家孩子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家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