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教育词典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平常的事情做到极致,是如东教育又一个耐人寻味之处。
  栟茶中学是一所地处偏僻的乡村中学,近年来连续取得“上帝般令人敬畏”的办学效益,吸引了江苏乃至全国教育同行关注的目光。有人说栟茶是一个现象,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每当谈起办学经验,校长姚止平总是平淡地一笑:我们信奉“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到拼茶中学的时候,已是午饭过后,学生都在教室里伏案休息,校园里静悄悄的。夜自修也是同样的风景,我们从教室外面走过,有时故意咳两声,竟没有一个学生注意,他们全神贯注,真的是到了一种“入定”的境界。栟中要求学生做到“准时、定位、安静、专心”,并从他们进校的第一天、上的第一堂课抓起。对老师则提出:备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参加好每一项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他们做的比说的多,做的比说的好;他们说过的一定要做,做的就一定要做好。栟中人说,即使是扫地,也要扫出个第一。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他们扫地都要扫个第一,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们做操也能做个第一,写字也能写个第一,办学也能办个第一。
  追求管理的精致,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如东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
  如东人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务求做实做好。教育教学,他们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比如,高中阶段重要的测试结束后,学校的学科分析总要落实到每个学生,不仅分析其成绩,还要分析其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等。从县局到乡镇到学校,他们高举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大旗,处理好“中看”与“中用”的关系;课堂教学突出“四基”,即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学工作强调“四精四必”,即强调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最近听说增加了“一必”,就是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自己必先做);全县实行教师集体备课、领导推门听课、校长逐周评课;新教师上好亮相课、过关课、汇报课、比武课。在如东人看来,这种精致作为“具有如东特色本土化”的一种管理思想、实施策略、运作方式和操作行为,既是科学的——力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教学管理规律,体现科学性,又是艺术的——努力做到灵活变通,从实际出发,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性。从这样一个基本的思想出发,他们追求严、精、细、实、活,将对学生的爱落实到精致管理之严,用强烈的责任心追求精致管理之精,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体现精致管理之细,强调教育教学行为的精准到位彰显精致管理之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凸现精致管理之活。
  在如东人看来,管理的精致、指挥的精致。关键还在于队伍。为此,教育局组建了联络组,与各镇、各县直学校建立绿色通道,直接联系沟通,加强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每学年局长室的同志都要分工带队到一个乡镇,通过“校校到”的办法逐校调研,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帮助提高。调研项目从行政到后勤,从班级到学生,从教学到活动,全面覆盖,盖边沉底。对学校,督促检查重要工作推进情况;对校长,重点检查听课笔记;对教师,重点检查听课、备课、批改作业情况。就拿听课来说,教育局规定局长室的同志每学期到基层学校听课至少20节,各科室人员20至30节,教研员正常听课100节以上,各镇教办主任每学期听课至少50节,镇教研员至少听课80节,校长至少听课60节。他们将管理重心下移的目的,就在于认识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能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也只能在教育教学中解决。这种低重心的精致管理策略,不但赢得了指挥基层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密切了与基层的联系,而且还提升了管理队伍的水平和执行力,使得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更实在,更有效。
  一位三去如东的徐州教育同行说到。第一次去感到如东人很“踏实”,第二次去觉得如东人很“执着”,第三次去觉得如东人很“精致”。如东人笑而不答,他们只是更加关注从小事做起,从凡事做起,并且把这些小事、凡事做得“细致”,做得“精致”,做到“极致”。
  
  [策划人语]
  因为“拼茶现象”,“精致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为教育界所关注并得到推广,“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成了流行语。姚止平校长说过:拼茶中学的精致管理是校风育人的人文管理,是关注细节的科学管理,是追求卓越的高效管理。由一所学校到一个区域,由“精致管理”到“精致教育”,基于学校教学硬件的改善与优化(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正在逐步达成)和小班化教学的实际(如东计划生育成绩显著、生源锐减而得以最终达成),如东县已提出并探索精致教育的实施。“精致教育思想”是植根于如东地域、生长于如东教育土壤,面向全体、个个成才,用精致的教育策略与管理策略,实施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着眼优质的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思想。
  单就学校管理思想而言,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的学校管理开始由经验管理转向泰勒的科学管理,确立制度、用制度规范被管理者的行为、将制度作为考核的依据等逐渐成为学校的主要管理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组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管理的发展性问题,其实,从学校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界早就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历程。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就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如监督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方式),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与此同时,欧美相当数量的普通中小学在自己的学校管理改革中也开始实践着这种思想。
  在江苏省中小学,“量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学校经营”、“精致管理”等理念不断被引进并在办学实践中得以实施。如江阴高级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民办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校长提出学校经营理念,溧阳实小芮火才校长提出教育服务的理念,等等。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中小学学校管理思想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    在“圆的周长”练习课上,当练习了一些常规的基础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绕地球赤道一周架设若干个3米高的电线杆并架上电线,那么所用的电线比直接铺在地球表面一圈用的电线长多少米?(假设地球赤道是个完美的圆)顿时,教室“炸开了锅”,有的说至少也得几万米吧!有的说地球的半径又不知道,根本无法计算……同学们议论纷纷。“难道真的无法知道结果吗?”我故作疑惑地说:“请同学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摘 要] 教师如果认为“题目简单”而不太重视课本习题,则易陷入“为做题而做题”的误区. 课本中会有一些“小题目”,教师借助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难点的突破点,还可以让自己更深入地挖掘题目本身的内在价值,让“小题目”产生“大发现”的美妙变化,有利于师生的解题思维提升.  [关键词] 波利亚“解题表”;内在价值;通性通法  问题缘起:一道课本习题  案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  这是来自基层学校小学语文试卷中的一组关于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难点是引领学生感悟母爱,学会孝敬。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起先是随意一抱,发现母亲竟如此的轻,发现自己竟如此的不了解母亲……这一抱,抱出了万般感慨。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抱,好好地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这一抱,抱出了动人的世间亲情。  文中像这样对照鲜明的地方还有很多处。于是教学时,我采用了抓对照,悟亲情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一、
缘由:    一次课堂作文中,我指导学生给外地的亲人写了一封信。批阅习作时,我读到了一个平时在班上表现不怎么出众的同学的“跑题”信,这封信居然是写给圣诞老人的。显然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完全可评“不及格”。将要落笔评定等第时,我想:这个学生连这么简单的题意都审不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是找她来面谈吧。叫来了那个学生,我说:“题目是‘给你外地的亲人写封信’,你怎么……”学生说:“我的亲人都在本地。”
最近,我校被评为苏州市中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并获工业园区特色学校AA级称号。这标志着我校的读书活动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历程溯源 我校读书活动始于2000年,是在“开放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师素养提出来的。2000年寒假的第一天。校长就和骨干教师来到杭州教育书店,亲自为教师选书;然后通过大会小会的宣讲鼓动,使读书风气在校园里开始形成,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持续
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这一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珍珠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珍珠鸟很可爱、很漂亮。文章是这样写的: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我觉得它调皮、淘气,像个孩子。它居然俯下头来喝茶。还用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太可爱了!  生:我要补充,它一开始很
穿行于无锡市最繁华的街市,漫步于闹中取静的街道一隅,一所清幽雅致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学校会令人驻足。教学大楼错落有致、格调统一,下层广场别具匠心、干净实用,石榴树见证历史,诚信碑庄重醒目,校友廊催人奋进……这里,就是以优良的校风、骄人的办学成绩享誉锡城的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就在江苏省第一批特级教师顾美云带领下,率先把电教手段运用于教学。从此,电教之风在崇小的校园中吹开了
“80后”教师的特点及其培养初探    近年来,“80后”教师逐渐成了中小学青年教师的主力军,他们与其他教师相比,有着独特的一面:自我中心意识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因此,对“80后”教师的培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从教心理,培养他们的爱心与宽容心、从教的兴趣与志向、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二是培养他们健全的教育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三是
[摘 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大纲要求内的课程,以学校为载体进行具有地方性和特色性的课程开发,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新课改的重点,其实际意义在于建立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从而较大程度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 生活课堂;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我校数学教师团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探索了多年,经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