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营养对旱地小麦生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干旱情况下,氮、磷营养对小麦主要生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补偿效应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养分对提高小麦WUE和产量的作用机理.氮、磷营养对旱地小麦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并不相同.一般来讲,在严重水分胁迫时,磷营养能显著促进根系发育,改善植株水分状况,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氮素的施用效果较好.氮、磷养分的合理配施具有时效互补性和功能互补性.因此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应强调养分的合理配施.
其他文献
沥青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其物化性能和使用性能,高精度且重复性好的沥青组分测定结果,可以对沥青类防水材料的生产操作、工艺改进和性能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实验对沥青
为了研究激抗菌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用激抗菌肥拌种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用激抗菌肥拌种有明显的促蘖作用,增加Ⅰ级分蘖数量,提高分蘖质量,
对于公开课,许多教师都怀有“畏而爱之”的心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把它带来的教学压力变为教学动力,促使我们在公开课的舞台上成就自己的梦想。当然这个舞台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教师如何迎接挑战,驾驭这个舞台呢?  一、 课前形象定印象   这里的课前形象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形象。对于即将开始上课的教师来说,他的外在形象很重要。首先,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得体、大方、整洁,给人清新的感觉。其次,教师的精神面貌应是
为了给小麦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春小麦在不同密度、施肥处理下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循序渐进地将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品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相关的原则和注意一定的方法。     第一,寓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主次分明,突出主干  编入中、小学教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1987年以叙利亚国际旱农研究中心抗旱大麦品种S-3作母本,以优质、丰产、抗逆、抗病性强的匈牙利品种法瓦维特作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