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刚果红平板法,对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样进行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目标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分离出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有3株菌株产酶效果较好,特别是菌株tg31对玉米秸秆水解率高达37.62%,其最佳发酵工艺的温度为28℃,发酵初始pH 5.0,接种量6%,摇瓶转速180 r/min,经5L罐放大试验,得出在120 h时其滤纸酶活力(FPA)可达到14.21 IU/mL.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波法研究了微颗粒催化剂磨损机械强度及其磨损机制,考察了超声介质、超声功率、固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对磨耗率的影响,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比较了熔铁催化剂和沉淀铁催化剂
使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对C13-C14内烯烃齐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三氯化铝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聚内烯烃合成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三氯化铝用量为原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杂原子质量分数均为1.8%的FeAlPO-5和CuAlPO-5分子筛,比较了两者对甲烷催化还原氧化亚氮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AlPO-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优于CuAlPO-5分子筛。通过
采用水热法合成可见光催化剂BiVO4,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H2O2、盐效应和焙烧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初始浓度20mg·L^-1、
采用浸渍法,以TiO2成型载体制备Ni—Mo/TiO2催化剂,考察MoO3负载量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BET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3MoO3负载质量分数大于10%时,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