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实际情况,根据体育教学训练原理和足球运动的规律,结合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战术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育;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
足球普修课是面向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对体育教育专业非足球专修学生在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以及足球竞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足球普修课的改革显得还不够深入、改革领域不够全面。多年来,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的规定执行的。
1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的重要性
足球技术是由特定的动作结构所组成,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足球活动中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足球技术是由攻守动作和技术能力两部分所组成,技术动作是指运动员完成某一技术动作时所采用的方法,而技术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技术的准确、合理以及娴熟的程度。足球技术是足球运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足球战术作为足球运动的重要部分也不能忽略,大量的研究说明,参与现代足球运动的人的个体能力(技能、体能、智能)的发展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组织和改进却是无限的。对足球而言,这种组织的进化即代表着战术体系的进化。足球战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足球教练员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视,不但从足球领域内的各个角度去审视和探索足球战术的现状与未来,而且,不少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学科介入对足球战术的分析和研究,使得足球战术的发展呈现一种积极的张力,在现代足球战术发展相对平缓的情况下,新的创造和突破成为希望。
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中,技术和战术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部分。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各种行动,不是技术行动就是战术行动,在结合球的动作上,技、战术是有机结合体现于一体的,从运动员个体来讲,这种技战术的综合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足球技术和战术是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和使其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比赛双方始终贯穿着发挥与反发挥,制约与反制约的激烈竞争,比赛双方为了争取主动,总是一方面力图发挥自己的特点,弥补自己的弱点,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去限制对方的特长,做到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些意图的实现都是通过战术的合理运用来达到的。一个队的整体战术,总是由若干个人的行动和小组的配合行动组合而成的。因此,就存在着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这一局部和另一个局部,前沿与纵深,锋线与卫线等配合联系。对于这些配合联系的时机以及联系的方式都是通过个人的技术和战术意识而表现出来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互制约的,没有良好的技术作为保障就无法使既定的战术得以实施,从此意义上讲,战术贯彻的优劣依赖于技术的把握,而技术的发挥又需要相应的战术作为体现。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或依赖某一方面的优势,很难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中,战术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战术教学和练习应该和技术部分教学同步。强调技术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略战术内容的练习。
2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内容安排
在足球教科书中足球战术多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进攻和防守战术又分别分为个人战术、局部战术与整体战术。根据《纲要》,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部分教学内容包括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其中进攻战术包括跑位、传切、二过一、边路进攻等,防守战术包括选位、盯人、保护等,具体内容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到,《纲要》对战术部分内容的界定趋向于概念化,过于笼统,而不像对技术部分规定那样详细和具体,这给了教学实践的自由和空间,也让教学操作失去明确的指导。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备课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面对进攻和防守战术体系下的各种战术组织形式与方法不知如何抉择,而且因为战术因素中很多内容属于思维领域的领悟,而不像技术教学那样具有较好的直观性,练习和实践起来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很多需要进行高度思维化的战术内容,如跑位、选位、保护、盯人等无球战术的学习,很难在具体的实践中形象化和完整化地表现出来,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很多院校的教师忽略了这部分内容,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一般内容在教学中一笔带过然而,根据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来看,足球战术的思维模式较具体的战术配合更为重要,这些无球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队员在比赛中的观察能力、预判能力、分析能力、反应能力、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表现一名球员战术能力和素养的核心要素。
有长期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内容教学中,局部“二过一”部分内容无疑是现存教学模式下足球战术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局部“二过一”战术操作简单,参与人数少、实施空间相对狭小,易于课堂控制,同时又能反映一定的战术意识和思维,能较好地提炼出战术指导思想,便于教师向学生讲授和传达战术目的与战术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边路、中路进攻与相对应的各种防守战术常常结合一起进行演练,包括定位球的进攻与防守战术教师也是尽量捏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节约学时,更重要的是将战术内容进行了有效统一,没有分裂片面地看待足球战术,没有机械的进行孤立的进攻与防守战术演练,这是符合足球比赛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个人战术的练习更适合攻防同时进行演练,在进行个人进攻技术或者战术练习的时候就可以添加个人防守战术的练习。因为根据教学规律,技战术的练习应该从无对抗到弱对抗再到强对抗,这种“对抗”的负荷就可以灵活地布置为相应的进攻和防守技战术演练。战术理论分析内容因为属于综述性概念性内容,又是学生认识、理解战术的理论基础,详细而清晰的理论分析能提高学生对战术内容的领悟,有助于学生把握战术原则,培养学生战术意识,在进行各种战术演练前做到“心知肚明”,所以也是重要的内容。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在进行足球战术的实践教学前应该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足球战术理论分析的讲解和授课,使学生明白足球战术的重要性,以及各种足球战术的配合方法与实施原则。这样的安排也遵循了概念认知、感官认知、运动认知的技能形成规律。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中应该进行以实际演练为主,以理论课为辅,以“二过一”局部配合为主,以个人战术训练为辅,进攻与防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各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基础,对战术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足球战术教学,并将足球战术教学紧密与技术教学和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以技术练习为基础,促进学生战术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直观媒体向学生描述清晰的战术路线,利用经典战术配合案例举一反三,力求学生掌握基本战术配合方法,并能领会战术要髓和精华,能独自进行战术配合的讲解和训练指导,把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延伸到教学能力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夫力等.足球普修课技术教材构成及其教学方
法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113-118.
〔2〕张荃.对高师体育足球普修课实施考评学分制的
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349-351.
〔3〕温永忠等.足球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研
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93-95.
(责任编辑:李宏斌)
【关键词】体育教育;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
足球普修课是面向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对体育教育专业非足球专修学生在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以及足球竞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足球普修课的改革显得还不够深入、改革领域不够全面。多年来,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的规定执行的。
1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的重要性
足球技术是由特定的动作结构所组成,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足球活动中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足球技术是由攻守动作和技术能力两部分所组成,技术动作是指运动员完成某一技术动作时所采用的方法,而技术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技术的准确、合理以及娴熟的程度。足球技术是足球运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足球战术作为足球运动的重要部分也不能忽略,大量的研究说明,参与现代足球运动的人的个体能力(技能、体能、智能)的发展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组织和改进却是无限的。对足球而言,这种组织的进化即代表着战术体系的进化。足球战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足球教练员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视,不但从足球领域内的各个角度去审视和探索足球战术的现状与未来,而且,不少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学科介入对足球战术的分析和研究,使得足球战术的发展呈现一种积极的张力,在现代足球战术发展相对平缓的情况下,新的创造和突破成为希望。
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中,技术和战术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部分。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各种行动,不是技术行动就是战术行动,在结合球的动作上,技、战术是有机结合体现于一体的,从运动员个体来讲,这种技战术的综合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足球技术和战术是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和使其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比赛双方始终贯穿着发挥与反发挥,制约与反制约的激烈竞争,比赛双方为了争取主动,总是一方面力图发挥自己的特点,弥补自己的弱点,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去限制对方的特长,做到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些意图的实现都是通过战术的合理运用来达到的。一个队的整体战术,总是由若干个人的行动和小组的配合行动组合而成的。因此,就存在着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这一局部和另一个局部,前沿与纵深,锋线与卫线等配合联系。对于这些配合联系的时机以及联系的方式都是通过个人的技术和战术意识而表现出来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互制约的,没有良好的技术作为保障就无法使既定的战术得以实施,从此意义上讲,战术贯彻的优劣依赖于技术的把握,而技术的发挥又需要相应的战术作为体现。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或依赖某一方面的优势,很难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中,战术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战术教学和练习应该和技术部分教学同步。强调技术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略战术内容的练习。
2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内容安排
在足球教科书中足球战术多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进攻和防守战术又分别分为个人战术、局部战术与整体战术。根据《纲要》,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部分教学内容包括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其中进攻战术包括跑位、传切、二过一、边路进攻等,防守战术包括选位、盯人、保护等,具体内容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到,《纲要》对战术部分内容的界定趋向于概念化,过于笼统,而不像对技术部分规定那样详细和具体,这给了教学实践的自由和空间,也让教学操作失去明确的指导。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备课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面对进攻和防守战术体系下的各种战术组织形式与方法不知如何抉择,而且因为战术因素中很多内容属于思维领域的领悟,而不像技术教学那样具有较好的直观性,练习和实践起来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很多需要进行高度思维化的战术内容,如跑位、选位、保护、盯人等无球战术的学习,很难在具体的实践中形象化和完整化地表现出来,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很多院校的教师忽略了这部分内容,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一般内容在教学中一笔带过然而,根据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来看,足球战术的思维模式较具体的战术配合更为重要,这些无球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队员在比赛中的观察能力、预判能力、分析能力、反应能力、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表现一名球员战术能力和素养的核心要素。
有长期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内容教学中,局部“二过一”部分内容无疑是现存教学模式下足球战术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局部“二过一”战术操作简单,参与人数少、实施空间相对狭小,易于课堂控制,同时又能反映一定的战术意识和思维,能较好地提炼出战术指导思想,便于教师向学生讲授和传达战术目的与战术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边路、中路进攻与相对应的各种防守战术常常结合一起进行演练,包括定位球的进攻与防守战术教师也是尽量捏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节约学时,更重要的是将战术内容进行了有效统一,没有分裂片面地看待足球战术,没有机械的进行孤立的进攻与防守战术演练,这是符合足球比赛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个人战术的练习更适合攻防同时进行演练,在进行个人进攻技术或者战术练习的时候就可以添加个人防守战术的练习。因为根据教学规律,技战术的练习应该从无对抗到弱对抗再到强对抗,这种“对抗”的负荷就可以灵活地布置为相应的进攻和防守技战术演练。战术理论分析内容因为属于综述性概念性内容,又是学生认识、理解战术的理论基础,详细而清晰的理论分析能提高学生对战术内容的领悟,有助于学生把握战术原则,培养学生战术意识,在进行各种战术演练前做到“心知肚明”,所以也是重要的内容。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在进行足球战术的实践教学前应该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足球战术理论分析的讲解和授课,使学生明白足球战术的重要性,以及各种足球战术的配合方法与实施原则。这样的安排也遵循了概念认知、感官认知、运动认知的技能形成规律。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战术教学中应该进行以实际演练为主,以理论课为辅,以“二过一”局部配合为主,以个人战术训练为辅,进攻与防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各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基础,对战术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足球战术教学,并将足球战术教学紧密与技术教学和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以技术练习为基础,促进学生战术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直观媒体向学生描述清晰的战术路线,利用经典战术配合案例举一反三,力求学生掌握基本战术配合方法,并能领会战术要髓和精华,能独自进行战术配合的讲解和训练指导,把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延伸到教学能力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夫力等.足球普修课技术教材构成及其教学方
法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113-118.
〔2〕张荃.对高师体育足球普修课实施考评学分制的
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349-351.
〔3〕温永忠等.足球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研
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93-95.
(责任编辑:李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