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组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以河南省郑州市健柒游泳俱乐部18名6岁左右游泳初学者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置三组,两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对照组一组采用传统的熟悉水性方法,对照组2组采用游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熟悉水性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克服对水恐惧需要的时间,探究幼儿游泳教学中克服恐水心理的最佳教学方法。
关键词 幼儿游泳教学 克服 水恐心理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水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由于水有浮力,初学者在水里容易失去重心,因此游泳初学者对于水环境有恐惧感。恐水心理克服时间的长短直接制约着初学者游泳学习的进度,影响游泳技术的学习。传统的熟悉水性的方法如扶边漂浮、抱膝漂浮、扶边行走以及展体漂浮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对于刚接触水环境的游泳幼儿初学者难度较大,开始教学时较为棘手,本研究希望通过进行分组实验,三组实验采用不同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探究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开展游泳教学。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健柒俱乐部18名6岁左右的幼儿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期刊、CNKI电子数据库查阅关于游泳初学者克服“恐水心理”方法的相关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分组实验法:把18名幼儿随机分成三组,并在最终毕业考核的过程中对比各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收集、对比和分析。
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学员的学习感受以及对水的恐惧情况
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并且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了解学员的内心状态。
三、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时间从2015年10月,实验历时四天,连续四天,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实验中对18名6岁学员随机分成三组,对照1组采用传统的熟悉水性的方法,对照2组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的熟悉水性教学方法,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余教学条件均一致,观察并询问学员克服“水恐心理的情况”,实验结束后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憋气时间以及扶板蹬边滑行的距离。测试结束后对三组学员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
四、实验过程
(一)对照1组教学方法—传统式教学方法
对照组1组采用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命令式教学方法,在现在游泳教学中应用比较普及,主要采用水中憋气数数,水中扶持边漂浮、抱膝漂浮、展体漂浮、扶大水板漂浮等动作。
(二)对照组2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
对照组2组采用的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在初学者初学游泳时安排一些水中游戏,来熟悉水环境,增添学习游泳的趣味性,从而转移初学者的注意力,克服对水的恐惧,主要采取的游戏有“水中捡硬币”、“水中赛跑”、“水中深蹲跳”等趣味性游戏 。
(三)实验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和实验组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组采用的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前半段采用游戏教学法,设置一些水中游戏,如水中行走,水中赛跑接力、水中深蹲跳、水中捡硬币等游戏,后半段课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采用抱膝漂浮、展体漂浮等传统教学方法。
五、实验结果分析
由访谈可知,三组初学者中,主观感觉克服水恐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实验组最短,两节课基本所有学员都表示没有怕水的感觉,对照2组所用时间次之,三节课基本所有学员克服了水恐心理,对照一组教学效果较差,四节课结束后还有部分学员没有克服水恐心理;实验后测试三组队员的憋气时间和扶板蹬边滑行的距离,对照一组平均憋气时间5s,扶板蹬边滑行距离4m,对照二组平均憋气时间为7s、扶板蹬边滑行距离3.5米,实验组平均憋气时间9s、扶板蹬边距离平均4.5米。由实验可知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最佳,单纯的游戏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法对于初学者克服水恐心理教学效果都欠佳。这源于单纯的游戏式教学法比较容易就能使幼儿克服恐水心理的影响,较早的熟悉水性,所以对照2组的憋气时间较1组长,但是游戏教学法不系统而且课堂纪律较为松散,所以扶板蹬边距离不如传统教学长,而且单纯的游戏教法的课堂纪律在方面不如传统命令式教学,课程中较容易出现泳池内滑倒、呛水等风险。而传统命令式教学法的枯燥教学,在过程中显得较为死板;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则结合了两种教学方法的有点,因此在憋气时间和扶板蹬边测试中都表现较对照组优异。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三种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增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系统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严厉。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克服对水的恐惧效果更佳,可以让学员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游泳初期的学习。因此在以后的教授游泳初学者时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可以增加学员对游泳运动的喜爱程度,普及游泳运动。
参考文献:
[1] 张昕.浅析水中游戏对幼儿游泳初期教学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第14卷第8期.2006.8.
[2] 游泳辅助练习在大学游泳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4.4.
[3] 浅析在少儿游泳教学中如何帮助其克服怕水的心理[J].广东科技.2012(11).
[4]魏红.浅析自由泳初级教学的动作结构与方法[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组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以河南省郑州市健柒游泳俱乐部18名6岁左右游泳初学者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置三组,两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对照组一组采用传统的熟悉水性方法,对照组2组采用游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熟悉水性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克服对水恐惧需要的时间,探究幼儿游泳教学中克服恐水心理的最佳教学方法。
关键词 幼儿游泳教学 克服 水恐心理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水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由于水有浮力,初学者在水里容易失去重心,因此游泳初学者对于水环境有恐惧感。恐水心理克服时间的长短直接制约着初学者游泳学习的进度,影响游泳技术的学习。传统的熟悉水性的方法如扶边漂浮、抱膝漂浮、扶边行走以及展体漂浮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对于刚接触水环境的游泳幼儿初学者难度较大,开始教学时较为棘手,本研究希望通过进行分组实验,三组实验采用不同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探究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开展游泳教学。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健柒俱乐部18名6岁左右的幼儿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期刊、CNKI电子数据库查阅关于游泳初学者克服“恐水心理”方法的相关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分组实验法:把18名幼儿随机分成三组,并在最终毕业考核的过程中对比各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收集、对比和分析。
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学员的学习感受以及对水的恐惧情况
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并且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了解学员的内心状态。
三、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时间从2015年10月,实验历时四天,连续四天,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实验中对18名6岁学员随机分成三组,对照1组采用传统的熟悉水性的方法,对照2组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的熟悉水性教学方法,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余教学条件均一致,观察并询问学员克服“水恐心理的情况”,实验结束后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憋气时间以及扶板蹬边滑行的距离。测试结束后对三组学员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
四、实验过程
(一)对照1组教学方法—传统式教学方法
对照组1组采用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命令式教学方法,在现在游泳教学中应用比较普及,主要采用水中憋气数数,水中扶持边漂浮、抱膝漂浮、展体漂浮、扶大水板漂浮等动作。
(二)对照组2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
对照组2组采用的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在初学者初学游泳时安排一些水中游戏,来熟悉水环境,增添学习游泳的趣味性,从而转移初学者的注意力,克服对水的恐惧,主要采取的游戏有“水中捡硬币”、“水中赛跑”、“水中深蹲跳”等趣味性游戏 。
(三)实验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和实验组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组采用的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前半段采用游戏教学法,设置一些水中游戏,如水中行走,水中赛跑接力、水中深蹲跳、水中捡硬币等游戏,后半段课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采用抱膝漂浮、展体漂浮等传统教学方法。
五、实验结果分析
由访谈可知,三组初学者中,主观感觉克服水恐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实验组最短,两节课基本所有学员都表示没有怕水的感觉,对照2组所用时间次之,三节课基本所有学员克服了水恐心理,对照一组教学效果较差,四节课结束后还有部分学员没有克服水恐心理;实验后测试三组队员的憋气时间和扶板蹬边滑行的距离,对照一组平均憋气时间5s,扶板蹬边滑行距离4m,对照二组平均憋气时间为7s、扶板蹬边滑行距离3.5米,实验组平均憋气时间9s、扶板蹬边距离平均4.5米。由实验可知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最佳,单纯的游戏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法对于初学者克服水恐心理教学效果都欠佳。这源于单纯的游戏式教学法比较容易就能使幼儿克服恐水心理的影响,较早的熟悉水性,所以对照2组的憋气时间较1组长,但是游戏教学法不系统而且课堂纪律较为松散,所以扶板蹬边距离不如传统教学长,而且单纯的游戏教法的课堂纪律在方面不如传统命令式教学,课程中较容易出现泳池内滑倒、呛水等风险。而传统命令式教学法的枯燥教学,在过程中显得较为死板;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则结合了两种教学方法的有点,因此在憋气时间和扶板蹬边测试中都表现较对照组优异。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三种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增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系统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严厉。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克服对水的恐惧效果更佳,可以让学员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游泳初期的学习。因此在以后的教授游泳初学者时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可以增加学员对游泳运动的喜爱程度,普及游泳运动。
参考文献:
[1] 张昕.浅析水中游戏对幼儿游泳初期教学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第14卷第8期.2006.8.
[2] 游泳辅助练习在大学游泳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4.4.
[3] 浅析在少儿游泳教学中如何帮助其克服怕水的心理[J].广东科技.2012(11).
[4]魏红.浅析自由泳初级教学的动作结构与方法[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