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干预机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telmisartan)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所致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造成大鼠AMI模型,存活大鼠分为心肌梗死组(AMI组)及替米沙坦治疗组(Telmisartan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8。治疗组每天给予替米沙坦5 mg/kg灌胃处理,模型组不予治疗,假手术组不做结扎处理。4周后取材,测量各组大鼠全心、左心室重量及重量指数,HE及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及炎症反应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WB检测核因子NF-κB、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MP9表达差异。

结果

与Sham组相比,AMI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血清中CRP[(472±132) ng/ml比(104±28) ng/ml]、TNFα[(229±41) pg/ml比(18±5 )pg/ml]、MCP-1[(558±116) pg/ml比(158±20)pg/ml]、IL-6[(404±63)pg/ml比(21±4 )pg/ml]、IL-1β[(625±145) pg/ml比(189±34) pg/ml]含量增加(P<0.05),RT-PCR检测结果表明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MP9表达水平上调显著,Western印迹结果与之一致,同时检测NF-κB受到显著激活(P<0.05),而Telmisartan组与AMI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有所减弱(P<0.05)。

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通过对NF-κB及TGF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影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44例经TACE治疗肝癌伴PVTT病例,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除接受TACE治疗外,还在治疗前7 d或治疗后14 d内开始每日2次口服0.4 g索拉非尼。对照组只给予TACE治疗。随访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时间(OS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且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的患者117例,根据监测结果分成3组:轻度组(41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36例);另选取同期经PSG监测AHI<5次/h的3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睡眠呼吸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查体并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DXA)检查的北京地区老年男性受检者276例,记录腰椎总(L1-4)、左侧股骨颈和左全髋的骨密度T值,测量、记录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根据WHO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正常组,根据不同体质指数将老年男性分为3组: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采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3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12例患者癌旁组织CIP2A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99例患者肿瘤组织和12例患者癌旁组织中CIP2A蛋白表达;以ELISA法检测38例
目的运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同一心动周期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比值,评估E/e′双脉冲多普勒法诊断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7至10月疑似冠心病或既往有冠心病患者77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法和双脉冲多普勒法测量E/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