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和理论,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保证生物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应运而生。它不但可以创新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不断增强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性,结合课改要求,加强教学改革。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思维导图的使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提升课堂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策略构建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做好教学改革。首先,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生物课堂的灵活性。其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保证高中生物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主要的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维导图的使用,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框架,将相应的知识点有效的联系起来,而借助图形线条等独特的形式,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如何实现思维导图的科学合理使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高中生物课程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物教学太过抽象
   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技术术语被广泛地用来解释某些生物学概念,学生很难适应这种语言习惯。对于不熟悉的语言,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记忆和深刻的理解。如果这种语言积累起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更多地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详细地展示生物的进化过程。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更倾向于提高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记忆。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生物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生物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教学方法相对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给学生简单的讲解知识,然后记住大量的记忆内容,然后通过考试。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理解老师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让学生的整个生物学习过程变得十分盲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由于大部分教师难以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导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较为盲目,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整个学习活动难以高效稳定的开展,降低了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难以高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在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固定的环节,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在中学生物学习过程中,图像记忆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善于将图形思维地图教学与教材图形进行递进式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光和光合作用”中,教师在讲解光合作用过程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图形来引导他们的思维。以绘制植物的光敏反射图片作为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复习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带领学生进一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强旧知识的巩固复习,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和体系,帮助学生弥补学习中的错误,完善学生生物课程的知识结构。但在以往的生物复习课中,很多老师习惯于“串知识点”,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然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生物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复习过程更加清晰简单。例如,复习《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对水在细胞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总结,而通过针对性的复习过程,引导学生加强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概念在生物学习中尤为重要,学生要想学好生物,就必须理解和掌握生物的概念。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大量的生物概念会增加他们的记忆负担,使他们难以有效地记忆,容易混淆概念。此时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向学生解释这些生物学概念。例如,在讲解蛋白质的内容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创建蛋白质思维导图,并将该部分的知识点、关键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分支形式标记出来。通过观看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蛋白质相关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加深记忆。例如,在遗传材料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绘制树形图进行教学,从遗传物质的相关内容中根据遗传物质的成分提炼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理清学生的生物批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树形图等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系统复习教学,理清学生的复习思维,提高生物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在生物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反思和问题意识上。同时,这两点也是判断中学生物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标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导图的有效使用。例如,在讲授“细胞中有哪些基本结构”这一问题时,如果老师直接提问,学生很难回答。相反,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就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差异性。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的生物问题进行逐级分析和改进。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逐级分析和绘制思维导图,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教学改革,加强思维导图应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所包含的教学理念和要素来进行生物教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如在生物教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分析各部分的特点。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进行操作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质壁分离的变化。然后,将实验结果与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思维导图的使用,教师要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创新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采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以创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增强学生对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对帮助学生有效明确生物学习概念、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具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应充分重视思维导图教学的应用,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康虹丽.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内蒙古教育,2015,(04).
   [2]王飞.试论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工具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4,(11).
   [3]吝娜.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61).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容小觑,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将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起重机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中流砥柱,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无疑是起重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市场的不良竞争、研发成本的增加、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过于单一等因素,使得起重机行业向数字智能化转型略显困难。但智能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如何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企业发展?如何响应行业政策建立绿色体系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如何根据不同技术问题为客户提供相应
“写清楚”既是第二学段表达的重要目标,也是第三学段表达具体、生动的基础。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指向“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根据《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结合文本独有的特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准定位,聚焦段落,层层推进;同时,通过读写结合,深度练笔,使学生内化写作知识点,扎实有效地落实“清楚表达”这一目标。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动手画、剪、拼、转等活动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有趣的正方形”教学中,通过“问题—思考—分享”的分享式教学过程,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索规律单元的设置是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特色拥有探索规律的能力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技能和基础。通过研读教材,在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落实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使得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处发展。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通过深度解读教材,挖掘空间观念发展的要点,基于教材解读,探索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路径,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摘 要】初中数学是我国学生数学学习的过渡阶段,其关键在于打下数学基础,牢固基本数学知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铺垫。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到来,教育也逐渐接受信息化,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设备,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能够带领教育迈向新的一步。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微课的推出,使得学习事半功倍,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微课开展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们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微课,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提出几个具有建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