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很多学生尤其工读学校学生对政治课学习毫无兴趣,如何培养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我多年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工读生 灵活多样 深入浅出 培养“四有”新人
我从事教学已近25年,调到洛阳工读学校也已经17年。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政治课根本就没有兴趣,尤其工读学校学生,本身基础就差,再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他们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死了。所以政治课历来就是休息课。每当,上政治课时就是爬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根本没有人听课。因此,我非常苦恼。后来,我参加学习了新课标,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因地适宜、因材施教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感觉效果很好。学生反映,政治课很有意思,而且慢慢喜欢上了。总结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炼精华
工读学校的学生,有个最大特点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十分、八分钟还行,这以后就可能开始捣乱。因此,老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否则,这节课就浪费了。为此,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研究教学大纲,了解编者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及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精华。同时,查阅相关课外资料,准备丰富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比如。九年级第二单元,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元学习。这一课本身离学生生活就近,按照书上教材,首先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书上穿插了几幅图片,一个是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还有一幅是在法国举办中国年。工读学校学生平时不喜欢看报纸,更不喜欢看有关政治的新闻。我在设计本课时,课间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上课后,把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方面内容。比如,第一小组,有关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作用;第二小组经济的。于此类推,军事的、外交的等等。五分钟时间,讨论完派代表回答,其余补充。同学们都想表现自己,把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在国际大事上所起的作用抢着回答。比如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随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图片放出来。
通过这些图片,学生马上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把很枯燥很难理解的问题形象直观的融入学生心中。我相信什么时候他们都觉得自己祖国很伟大。既吸引了学生,又完成教学大纲。
二、深入浅出,突出重点
工读学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初三的学生只有初一或者小学水平。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肯定调动不起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我在讲课时采用最多的就是深入浅出教学法。即老师各课要深入,而在进行课堂讲时必须浅出。如在讲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我没有照着书本上,而是就学生熟悉的中秋节重点讲解一节课来突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我分为几卟问题;1、中秋节来历。2为什么过中秋?3、有关中秋的传说及诗词,4、中秋代表的含义,通过这些传说及故事把中国文化的广和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们也在学习中享受到娱乐,快乐中得到知识。使课堂活而不乱、死不无味。
三、举例一定要真实,可信而且新
现在的政治课内容非常丰富,与现实紧密相连。因此课堂举例非常多,教材上也有很多实例,但略显旧、老。我在平时,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报纸、互联网,晚上抽空看法制频道、新闻直播间等等。大到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小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应用于课堂,从不打比方。这样举得例子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四、落实目标,强化做人
思品课的作用就是培养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法律意识、知其国情、了解国策,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其根本落脚点就是让广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进行大量的课堂活动,小品表演、讨论、辩论等,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现在社会学校一味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略了孩子们理想教育、品质教育。而我恰恰抓住这个,在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大到理想,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比如,哪两个同学前两天因为什么打了一架,相互还在不服气,不说话。我就他们的事情简单改变一下,请别的同学出来表演,然后请这两个同学指出双方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无形中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过去的思品课,教学方式死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学内容非常新颖、生动。学校也在教学方面进行改进,添加了多媒体。因此在讲课前如果内容需要,就提前准备一些教学课间。当然,我反对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因为次数太多,易引起视觉疲劳。只有在恰当时采用。平时,多进行一些手工活动、表演活动也是可以活跃课堂的。
最好,老师上课一定要充满激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跟随教学内容,该乐则乐,该悲则悲,该怒则怒。教师的讲述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逐步把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达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如讲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时,教师朗读:“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我们的祖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这些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可亲可爱,产生了对祖国由衷的赞美和强烈的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新课程改革后,对老师的要求更加高了。做为一个老师,应紧跟形势,开拓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做一个合格政治教师,
[关键词]工读生 灵活多样 深入浅出 培养“四有”新人
我从事教学已近25年,调到洛阳工读学校也已经17年。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政治课根本就没有兴趣,尤其工读学校学生,本身基础就差,再没有理想和追求。所以他们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死了。所以政治课历来就是休息课。每当,上政治课时就是爬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根本没有人听课。因此,我非常苦恼。后来,我参加学习了新课标,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因地适宜、因材施教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感觉效果很好。学生反映,政治课很有意思,而且慢慢喜欢上了。总结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炼精华
工读学校的学生,有个最大特点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十分、八分钟还行,这以后就可能开始捣乱。因此,老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否则,这节课就浪费了。为此,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研究教学大纲,了解编者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及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精华。同时,查阅相关课外资料,准备丰富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比如。九年级第二单元,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元学习。这一课本身离学生生活就近,按照书上教材,首先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书上穿插了几幅图片,一个是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还有一幅是在法国举办中国年。工读学校学生平时不喜欢看报纸,更不喜欢看有关政治的新闻。我在设计本课时,课间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上课后,把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方面内容。比如,第一小组,有关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作用;第二小组经济的。于此类推,军事的、外交的等等。五分钟时间,讨论完派代表回答,其余补充。同学们都想表现自己,把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在国际大事上所起的作用抢着回答。比如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随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图片放出来。
通过这些图片,学生马上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把很枯燥很难理解的问题形象直观的融入学生心中。我相信什么时候他们都觉得自己祖国很伟大。既吸引了学生,又完成教学大纲。
二、深入浅出,突出重点
工读学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初三的学生只有初一或者小学水平。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肯定调动不起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我在讲课时采用最多的就是深入浅出教学法。即老师各课要深入,而在进行课堂讲时必须浅出。如在讲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我没有照着书本上,而是就学生熟悉的中秋节重点讲解一节课来突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我分为几卟问题;1、中秋节来历。2为什么过中秋?3、有关中秋的传说及诗词,4、中秋代表的含义,通过这些传说及故事把中国文化的广和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们也在学习中享受到娱乐,快乐中得到知识。使课堂活而不乱、死不无味。
三、举例一定要真实,可信而且新
现在的政治课内容非常丰富,与现实紧密相连。因此课堂举例非常多,教材上也有很多实例,但略显旧、老。我在平时,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报纸、互联网,晚上抽空看法制频道、新闻直播间等等。大到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小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应用于课堂,从不打比方。这样举得例子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四、落实目标,强化做人
思品课的作用就是培养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法律意识、知其国情、了解国策,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其根本落脚点就是让广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进行大量的课堂活动,小品表演、讨论、辩论等,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现在社会学校一味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略了孩子们理想教育、品质教育。而我恰恰抓住这个,在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大到理想,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比如,哪两个同学前两天因为什么打了一架,相互还在不服气,不说话。我就他们的事情简单改变一下,请别的同学出来表演,然后请这两个同学指出双方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无形中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过去的思品课,教学方式死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学内容非常新颖、生动。学校也在教学方面进行改进,添加了多媒体。因此在讲课前如果内容需要,就提前准备一些教学课间。当然,我反对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因为次数太多,易引起视觉疲劳。只有在恰当时采用。平时,多进行一些手工活动、表演活动也是可以活跃课堂的。
最好,老师上课一定要充满激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跟随教学内容,该乐则乐,该悲则悲,该怒则怒。教师的讲述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逐步把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达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如讲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时,教师朗读:“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我们的祖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这些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可亲可爱,产生了对祖国由衷的赞美和强烈的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新课程改革后,对老师的要求更加高了。做为一个老师,应紧跟形势,开拓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做一个合格政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