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纤维分散性及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来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新型纤维混凝土拌和工序和评价纤维分散性的简易方法,并研究了不同掺量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拌合工序可以有效降低对纤维的损伤,有助于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当纤维掺量为4.5 kg/m3和7.5 kg/m3时,纤维分散性较好,而当纤维掺量为10.5 kg/m3时,纤维分散性欠佳;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先增后减,弯拉强度和韧性耗能能力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以公司的预拌混凝土工厂绿色转型升级项目为例,结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的相关规范、规章要求,分别从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主要工艺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环保控制的具体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预拌混凝土工厂向绿色、环保产业化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和实践。
选择三种养护方式(标准养护、80℃热水养护、洒水养护)、设置5种碳纳米管掺量(0、0.05%、0.10%、0.15%、0.20%),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和掺量、养护方式对碳纳米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SEM测试结果对基体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散处理后的MWCNTs溶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相较于未分散处理的MWCNTs,MWCNTs分散液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提高幅度更大;80℃热水养护下,当经分散处理后的MWCNTs掺量为0.10%时,MWCNTs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和
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前洋村,创立于宋末(公元1262年)。由于村里三面地势较高,村寨前的小溪外有一片较宽阔的沃野,故取名为前洋。作为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前洋村留存着不少古建筑。其中,始建于清光绪乙酉年(1885)的陈氏家庙,是一个典型的三山门建筑格局,富有清代潮汕人文传统之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