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将民族责任感培养落实到实处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但是总感觉它只是一个概念,难以具象化。我在听课时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在教学“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讲台下却无动于衷。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学科在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上是占有优势的。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博大胸襟。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先将学生分为讨论组和评论组,讨论组要根据背景材料提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案,评论组则对这一方案进行评价,然后我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一致对外。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情境导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让本应在东北抗日的官兵去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这引起了广大官兵的不满,因此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发动了“西安事变”。
  播放“西安事变”相关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教师提问: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什么?目的何在?
  学生回答:日军侵略加速、民族矛盾激化是根本原因;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而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是客观原因。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教师提问:“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计前嫌,保蒋抗日?要解密这一段历史,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史料。
  投影以下材料:
  材料一“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陷入一片混乱。有野心的亲日派分子何应钦力主“讨伐”。何应钦调派大批军队开赴潼关,做好进攻西安的部署,并派飞机轰炸西安附近的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扬言要轰炸西安,置蒋介石于死地。
  材料二南京政府中以英美为后台并与蒋介石有密切关系的宋氏家族,坚决反对何应钦的主张,认为“讨伐”西安,势必置蒋介石于死地。因此,他们主张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材料三中共中央表示,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应当释放他。
  教师过渡:“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其结果如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深刻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师板书归纳:
  历史教材中有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它们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性,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中对社会再生产的解释为:“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由此看来,经济社会的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的平衡过程,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如果顺畅,
【摘要】听评课属于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素质,但是以往的听评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運用课堂观察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的效果为核心进行研究,先阐述以往小学英语听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运用课堂观察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的效果,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听评课;效果分析  【作者简介】王荣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现状,简单提出了提升策略,建议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全面实现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运用,完成以阅读来促进写作,用写作来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满足新课标英语的多方教学要求。本文以人教版英语教材的阅读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读写结合教学的特点以及其对提升初中学生英语综合教学质量的价值运用,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徐静,浙江
【摘要】英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英语十分重要。英语绘本的出现为小学英语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将这些教学素材运用在小学英语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进行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对绘本在小学阶段的作用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供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阶段;
随着历史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化,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将和谐理念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了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和谐理念在历史课堂中的体现  1.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平等、真诚、信任三个方面。平等,就是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
【摘要】本文以任务阅读教学为论述要点,围绕阅读发展需要活化策略指点,突出自我预设任务、创设学案丰富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和情境活动延伸任务,帮助学生在多元任务探究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基于任务发展要求活化策略引导,突出开放性和多元化,利于学生在深度探究中沉淀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表达运用技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任务;讨论  【作者简介】周韬,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英语课程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卫星和航拍图片,向我们展示一个3D版的数字地球。它可以提供某些建筑物的3D模型、街景视陶,让地理教学可视化,更贴近学生生活。同时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第三方开发的工具,可以让“GE”更能展现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和区域性特征。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时借助“GE”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常规,以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下面
【摘要】目前,国内小学生在英语单词学习的过程中,对单词的记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与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小学英语的单词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想法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相当有限,仍有很多的小学生在记忆单词时无法做到理解记忆。语音教学又被称为自然拼读法,它的出现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带来了曙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运用于英语单词记忆时,使得英语单词更容易被学生们所理解记忆。  【关键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展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途径,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微課是现代化教育技术之一,本文就将针对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复习运用  【作者简介】马光霞,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英语语法复
【摘要】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核心素养始终作为热点词处于教学改革的中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策略,首先简单阐述了高年段小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了笔者任教小学的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求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高年段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