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投资是投资主体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新建或进行更新改造的投资行为。是期望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关收益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
关键词:社会经济;项目投资;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01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不断投入和获取回报的过程。我们把每个单元投入称为项目投资。通过项目的投资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项目投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的系统工程,其超前性决定了将会存在一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本文重点对项目投资及其风险控制进行阐述。。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
项目投资是投资主体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新建或进行更新改造的投资行为。是期望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关收益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投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主要有以下特点:
1.投入资金多。投资具有一定规模才称其为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投入的资金也有多有少,但是用于项目的投资对于一个投资主体的收入水平来说往往是巨大。
2.周期时间长。根据投资项目的属性特点,从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评估审批立项、工程设计、项目实施、设备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其效果和收益的产生就必须经过一个特定时间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周期。
3.变现能力差。对于希望通过投资取得经济收益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效果一般不会立竿见影,而需要通过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后,通过项目的竣工投产,才能见到真金白银的效益回报。
4.投资风险大。项目投资风险是指建设过程中以及未来建成后在收益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例如前些年搞的“大拆保大建,三年大变样”,三年不到政策即发生变化,大拆大建造成成片的烂尾工程。投资商不但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回报,反而因资金链断裂纷纷跑路或因非法吸收民间集资而身陷囹圄。国家信贷政策的先放后收使投资者苦不堪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固定资产的贬值、工人工资的提高等都是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
二、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
结合多年管理项目的经验,我认为,投资风险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1.客观风险。所谓客观风险诸如:市场风险——市场及价格波动对项目投资损益造成的影响;变现风险——项目投资难以获得及时的回报和变现;事件风险——是指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和事件对项目投资造成的影响,例如国家的政策调整等。
2.主观风险。所谓主观风险是指因为人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投资风险。相对有些客观风险无法避免而言,主观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要容易得多。主观风险主要有:决策风险——投资决策机制和体系不完善,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批评估不充分,对项目前景的分析预测不准,盲目随意或想钻政策空子、为了骗取投资而违规决策。致使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不到位而被迫中断,或者项目建成后因市场变化、流动资金不足等造成无法达产达效。如盲目追风投资某些比较热门的项目,结果投资后行业低迷,使投资者深陷其中进退维谷。有的投资项目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脱离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贪大求洋,使项目投入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管理风险——对投资过程的管理不严,预算不准、资金失控;建设过程管理混乱、事故频发。环保风险——对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评价不正确,造成对周边地下水、土壤、大气和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控制投资风险的“六严”措施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千方百计地减少、回避、防范和化解投资项目风险。只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从严行事,就可减少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保障项目投资的顺利和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1.严谨项目选择。前些年,在一些有项目投资的企业界流传着一种论调:“不上项目等死、上项目找死”。这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通过新上技术改造项目来开发新产品,但是,由于项目选择失误和建设滞后、产品过时、原材料涨价等原因,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所以,科学严谨、正确准确的项目选择至关重要。
2.严把决策闸门。项目决策好比是投资项目的开关闸门,一旦批文下达,犹如闸门打开,投资行为就将发生,各种大小风险就会接踵而至。因此涉及项目投资的决策一定要慎之又慎。决策者们要充分阅读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结合专家评估和审查意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决策层的集体讨论,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切忌凭经验主观臆断,凭勇气轻易拍板。对于明知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要果断放弃或缓建。
3.严细项目预算。概预算是参照国家管理部门确立的定额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出拟建项目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并且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预先计算出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控制和监督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的主要依据。对项目预算的严格细致地控制,对投资方和承建方同时获得双赢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严格项目监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管单位一定要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监管要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和环保等预期目标进行跟踪检查考核,以达到项目投资经济、资源优化、高速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文明生产、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5.严控项目费用。费用控制是投资项目风险预防的核心,贯穿于项目分析、决策、筹资、投入、实施到验收达产达效的全过程。社会上还流传着“项目上马,干部下马”的说法,无数掌握项目财权的负责人在项目上栽了跟头。一是因为权利寻租,贪污受贿;二是因为管控不严,为国家造成损失。对于投资费用,需要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进行严格管控,必要时进行阶段性审计。一来降低项目本身的风险,二来可以降低项目负责人的职务风险。
6.严肃项目验收。竣工验收是投资项目完成的重要节点。要提倡全面验收的观念,即不仅验收工程质量、总结风险规避经验,还要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历史效益进行全面考评。杜绝“豆腐渣”工程,使每一个投资项目都能成为一座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丰碑。
关键词:社会经济;项目投资;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01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不断投入和获取回报的过程。我们把每个单元投入称为项目投资。通过项目的投资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项目投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的系统工程,其超前性决定了将会存在一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本文重点对项目投资及其风险控制进行阐述。。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
项目投资是投资主体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新建或进行更新改造的投资行为。是期望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关收益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投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主要有以下特点:
1.投入资金多。投资具有一定规模才称其为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投入的资金也有多有少,但是用于项目的投资对于一个投资主体的收入水平来说往往是巨大。
2.周期时间长。根据投资项目的属性特点,从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评估审批立项、工程设计、项目实施、设备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其效果和收益的产生就必须经过一个特定时间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周期。
3.变现能力差。对于希望通过投资取得经济收益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效果一般不会立竿见影,而需要通过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后,通过项目的竣工投产,才能见到真金白银的效益回报。
4.投资风险大。项目投资风险是指建设过程中以及未来建成后在收益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例如前些年搞的“大拆保大建,三年大变样”,三年不到政策即发生变化,大拆大建造成成片的烂尾工程。投资商不但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回报,反而因资金链断裂纷纷跑路或因非法吸收民间集资而身陷囹圄。国家信贷政策的先放后收使投资者苦不堪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固定资产的贬值、工人工资的提高等都是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
二、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
结合多年管理项目的经验,我认为,投资风险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1.客观风险。所谓客观风险诸如:市场风险——市场及价格波动对项目投资损益造成的影响;变现风险——项目投资难以获得及时的回报和变现;事件风险——是指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和事件对项目投资造成的影响,例如国家的政策调整等。
2.主观风险。所谓主观风险是指因为人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投资风险。相对有些客观风险无法避免而言,主观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要容易得多。主观风险主要有:决策风险——投资决策机制和体系不完善,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批评估不充分,对项目前景的分析预测不准,盲目随意或想钻政策空子、为了骗取投资而违规决策。致使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不到位而被迫中断,或者项目建成后因市场变化、流动资金不足等造成无法达产达效。如盲目追风投资某些比较热门的项目,结果投资后行业低迷,使投资者深陷其中进退维谷。有的投资项目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脱离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贪大求洋,使项目投入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管理风险——对投资过程的管理不严,预算不准、资金失控;建设过程管理混乱、事故频发。环保风险——对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评价不正确,造成对周边地下水、土壤、大气和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控制投资风险的“六严”措施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千方百计地减少、回避、防范和化解投资项目风险。只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从严行事,就可减少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保障项目投资的顺利和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1.严谨项目选择。前些年,在一些有项目投资的企业界流传着一种论调:“不上项目等死、上项目找死”。这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通过新上技术改造项目来开发新产品,但是,由于项目选择失误和建设滞后、产品过时、原材料涨价等原因,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所以,科学严谨、正确准确的项目选择至关重要。
2.严把决策闸门。项目决策好比是投资项目的开关闸门,一旦批文下达,犹如闸门打开,投资行为就将发生,各种大小风险就会接踵而至。因此涉及项目投资的决策一定要慎之又慎。决策者们要充分阅读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结合专家评估和审查意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决策层的集体讨论,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切忌凭经验主观臆断,凭勇气轻易拍板。对于明知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要果断放弃或缓建。
3.严细项目预算。概预算是参照国家管理部门确立的定额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出拟建项目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并且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预先计算出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控制和监督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的主要依据。对项目预算的严格细致地控制,对投资方和承建方同时获得双赢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严格项目监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管单位一定要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监管要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和环保等预期目标进行跟踪检查考核,以达到项目投资经济、资源优化、高速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文明生产、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5.严控项目费用。费用控制是投资项目风险预防的核心,贯穿于项目分析、决策、筹资、投入、实施到验收达产达效的全过程。社会上还流传着“项目上马,干部下马”的说法,无数掌握项目财权的负责人在项目上栽了跟头。一是因为权利寻租,贪污受贿;二是因为管控不严,为国家造成损失。对于投资费用,需要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进行严格管控,必要时进行阶段性审计。一来降低项目本身的风险,二来可以降低项目负责人的职务风险。
6.严肃项目验收。竣工验收是投资项目完成的重要节点。要提倡全面验收的观念,即不仅验收工程质量、总结风险规避经验,还要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历史效益进行全面考评。杜绝“豆腐渣”工程,使每一个投资项目都能成为一座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