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为病理特点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PBC的常见症状为瘙痒和乏力,此外,慢性胆汁淤积可引起高脂血症、骨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1].该病由最初的胆管损伤逐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自身免疫性抗体检验技术的普及,本病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但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药物有限.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PBC的一线用药,可以改善本病患者的生化指标、延缓组织学进展、延长无肝移植生存期.但是,临床有大约1/3的PBC患者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杭州市西溪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为病理特点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PBC的常见症状为瘙痒和乏力,此外,慢性胆汁淤积可引起高脂血症、骨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1].该病由最初的胆管损伤逐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自身免疫性抗体检验技术的普及,本病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但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药物有限.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PBC的一线用药,可以改善本病患者的生化指标、延缓组织学进展、延长无肝移植生存期.但是,临床有大约1/3的PBC患者对UDCA反应不完全[2,3].国外研究报道奥贝胆酸、贝特类药物治疗PBC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更长时间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评估,目前国内尚未推广[4-6].多项研究显示中医药配合UDCA治疗本病具有协同作用,中医药治疗PBC具有较好的疗效,展现出了较好的前景,现从其病因病机、针对核心病机的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2000~3000万例[1,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亚洲地区总体患病率为29. 62%[3].CHB与NAFLD两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的情况逐渐增加,NAFLD发生在接近1/3 CHB患者中[4].Phunchai等[5]研究发现 CHB合并 NAFLD约占CHB患者的2/5,与非CHB人群相比,轻度脂肪肝在CHB患者人群中更为常见[6].研究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低于单纯CHB患者[7];且加速肝脂肪
目的:对比分析不限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2019年10月.找出对比不限钠与限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筛查和数据提取,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52例患者,其中不限钠组455例,限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