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鞠躬尽力”到“鞠躬尽瘁”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鞠躬尽瘁”是一个人们熟悉、使用频繁的成语。“鞠躬”,是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指竭尽劳苦。一般认为,其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中。但是,查对所载的诸葛亮“上表”的原文,明明是:“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那是“尽力”而不是“尽瘁”。对此,权威的《辞海》、《辞源》说:“后世选本(将诸葛亮此表)题为《后出师表》,多作‘鞠躬尽瘁’。”但却未说清楚“鞠躬尽力”是怎么变为“鞠躬尽瘁”的。
  载有“鞠躬尽力”这段文字的所谓诸葛亮之“表”,《诸葛亮集》未载。它本出自张俨的《默记》,因此该“表”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所撰,一直存在争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章选本、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只选了诸葛亮的“前表”而没有选“后表”。但是,“后表”上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几个字,又确实被公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生的行为和品质,所以,“鞠躬尽力”这个成语便为很多人所经常使用。如:南宋叶逋《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只是入明以后,“鞠躬尽力”才多作“鞠躬尽瘁”。这一改动,实在是《三国演义》的“功劳”。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注以及宋元以来的说书人的话本等多种资料而编撰的,其后又经过其他人的再加工。也就是说,《三国演义》是许多人对三国历史的共同改造和加工才完成的。由于该书与现实结合,语言生动,因此很快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读物,影响很大。该书第97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全文引录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而“鞠躬尽力”就被改写成“鞠躬尽瘁”。《诗·小雅·北山》有“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毛传:“尽力劳病,以从国事。”“尽瘁”也即“尽力”。这似乎是重新启用旧词。,
  《三国演义》以后,“鞠躬尽瘁”就基本上取代了“鞠躬尽力”而大为流行。如:明人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必再议。”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府周公行状》:“况若臣病即死,则鞠躬尽瘁,臣之分愿已毕。”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出现于《三国演义》之后的《水浒传》第91回:“宋江、卢俊义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应当说明的是,尽管“鞠躬尽瘁”已经成为大家都已经接受的成语,但是,仍有学者坚持诸葛亮《后出师表》中应当是“鞠躬尽力”。如出现在清代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影响很大的《古文观止》就是如此。
  进入现代,“鞠躬尽瘁”已被广泛使用,如: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好像已经没有人再使用“鞠躬尽力”了。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
其他文献
设计基于XML的Web信息采集系统,抽取出HTML页面中半结构化数据后,将清洗、解析后的数据置入My SQL数据库中。通过将类型相似页面的节点信息和字段描述配置于XML文件中,改进了
不可否认,胰岛素是纠正糖代谢紊乱的杀手锏,但使用胰岛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却往往使许多将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友望而却步,也使不少已经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中途脱逃。能否将这些问题处理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常见问题1:疼痛  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朋友,可能一看到又尖又细的针头,就心里发怵、怕得要命。但您如果询问—下注射过胰岛素的病友,他们就会告诉你:注射胰岛素的疼痛
目的:培养、分离人与犬牙周膜干细胞(PLSCs),比较其生长特性,为相关体内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分别从原代培养的人与犬牙周膜细胞中分离PLSCs,通过倒置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的领土。四川与台湾两省的往来关系,据考证,应从清代开始。清代,台湾一地有大小官员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四川籍文职官员有三十二人(武职
薛涛和薛涛笺的美名,不但享誉千年,而且远播四海。美国一位女性画家、诗人、作家、研究笺纸历史和技术的专家,钦慕薛涛的诗名和制笺,于1973年专赴日本学习手工制笺技术,并于1983年在美国加州居所的马里布山(Malibu Mountains)山脚的溪头,身着唐装,模仿薛涛当年在浣花溪手工制作深红小笺。我国造纸技术史专家潘吉星称赞她为“当代的美国‘薛涛’”。  这位女画家和诗人就是苏珊·奥尔森(Susa
段席以第一次听到“姜黄”这个名字的时候,捉摸着问了句:“是屎黄色那种姜黄吗?”谁料本尊就在他后面,上来就把胳膊搭在他的肩头,轻声说:“兄弟,在背后说人坏话,就不怕天打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