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缘社区饲养犬只对大熊猫时空节律的影响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复杂多样,其中家养动物所产生的干扰往往被忽视,例如保护区林缘社区饲养的家犬.半散放的家犬(Canis familiaris)进入野生动物栖息地,对保护区内以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明确家犬进入林区活动范围对大熊猫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GPS项圈无线追踪技术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家犬对大熊猫潜在栖息地范围和时间节律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家犬活动范围及大熊猫潜在栖息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栖息地面积为885.8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8.2%;家犬活动面积为861.2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6%.家犬活动范围与大熊猫潜在栖息地重叠的面积约占保护区面积的28.2%,且多集中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大熊猫在有家犬出现的位点和没有家犬出现的位点日活动节律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揭示了家犬进入林区对大熊猫栖息地潜在影响的空间范围,为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了关键信息,对于其他保护区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物种特征是生物对生存环境适应和响应的表现,反映了物种的生态位、适合度和生态功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和共享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丧失、物种进化与适应、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响应、种内与种间关系等的基础.中国是世界哺乳动物物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目前中国还没有包含哺乳动物形态、生活史、生态学和地理分布等物种特征的数据库.我们系统查阅了文献和各种数据资料,共收集整理出中国有分布记录的754种哺乳动物(包括近些年野外绝灭种、分布存疑种)的体重、脑容量、体长、尾长、前臂长(翼手目)、后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