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程璧:森女系山东妞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璧。图/受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董洁旭

  那首在文艺青年间流传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曲毕,歌手程璧拿出粉色的气球。一名男歌迷走上舞台,在现场向女友求婚,诉说“想一辈子与她虚度时光”的愿望,场面变得很热烈。这一天是5月20日,这或许是很多人心中最浪漫的告白方式。
  舞台上的程璧穿着素净的连衣裙,素颜,乌黑发辫垂于脑后。有歌迷在微博里称对她第一印象就是“仙女”,在现场听到“诗歌中的平和”以及“歌声里温暖的治愈”,感觉“生命很满足”。
  但私下的聊天中,程璧会流露出山东女孩的豪爽,有时,语速快得让人跟不上。采访结束,程璧赶着去医院做体检,最近她还每天坚持跑步一个小时,保证身体状态是为巡演做的准备之一。这个时刻,她不是音乐里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俨然一副职业音乐人的模样。
  “艺术中很细腻,生活中又不要太矫情,刚刚好。”程璧这样定义台上和台下的自己。

女神和大妞


  5月20日,程璧×荔枝FM“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全国巡演广州站开幕。虽然大雨倾盆,场地还是座无虚席。有从厦门打飞的远道而来的男青年,还有的早早跑来趴在售票窗口,说喜欢听女孩子的排练声音。前一日,程璧在中山大学的庭院分享会,500人厅涌入700多人,站无可站。
  这次的全国剧场巡演排了广州、成都、长沙、上海、北京五站,期间还有六场庭院分享会活动,跨度达两个月。朋友秦何人明显感觉程璧压力增大。“她最近把自己变得更忙了。她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自己处理各种采访、排练、宣传。和去年比,她变得更成熟更了解这个圈子了。”
  程璧知道自己处在走红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演出场地逐渐扩大的兴奋。“现在我有合作很久的高素质的乐手,有一定的组织演出的经验,对剧场巡演还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程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巡演广州站的成功,证明她的跃跃欲试不是没有根据的。
  这种火爆场面并不意外。去年11月9日,“诗遇上歌”程璧新专辑巡演北京谈唱会在西区剧场举行,300名歌迷见证了程璧第一个小型剧场演出。那时她的歌已在网络上获得广泛传播,但还没有成为“女神”,没有成为“森女”的代言人。
  11月28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播出民谣专场,程璧和邵夷贝、郝云、李荣浩混搭唱民谣。当期节目播完,“森女复古民谣女歌手”成为了搜索热词。这个不苟言笑、衣着朴素、歌声空灵,像仙女一样的姑娘,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
  “我尽量很亲和呢。我就是山东人的性格,在电视上紧张,放不开,私下一对一就放松了。其实我笑得很多。我的性格有两面性,聊天时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表现得很健谈,但平时我还挺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我创作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子。”程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短时间内,程璧把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都上过了,森女、小清新、文艺女神的标签就一个个贴上来了。”秦何人曾短暂协助程璧做过几个月演出经纪,《诗遇上歌》正当红的时候,很多演出主动找上门来。
  在秦何人看来,程璧走红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虾米、豆瓣等网络音乐平台在首页推荐她,西川、北岛等诗人的捧场,让程璧迅速在文学界、文艺界获得比较高端的认可。
  “她的旋律是比较普通的,从音乐专业上讲不是很高明,但也因为不是那么高端,反而容易让人接受。她是平易近人,甚至中年人也能接受。”秦何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在网络上写下了关于程璧的第一篇乐评,“程璧的音乐,最大的特色,是细腻而不露声色的温暖。”
  和前辈音乐人不同,程璧更懂得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做音乐伊始,程璧就开始在豆瓣、人人小站等网站上分享自己创作的点滴,后来进入微博时代,她也是“加V”大号,到现在成熟的微信公众账号,虽没有刻意包装,但也都用心经营。创作路上的点滴心情都在社交媒体上记录分享,这让程璧积累了大批“死忠”粉丝。
  “她在荔枝FM上做了签约主播,定期更新网络电台,维持着一种女神的气息,跟大家沟通。在节目里,她不会讲生活中鸡毛蒜皮,而是讲艺术和诗歌相关的内容。生活中一点感悟,也会形容得很文艺。她一开始就塑造了一个整体的形象,在每个平台上都把自己塑造得很完善。”秦何人说。
  同程璧合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歌手莫西子诗也能感受到这种反差:“她平时就是很开朗大大咧咧的山东姑娘,歌里是很安静、唯美的感觉。”
  程璧正逐渐适应自己形象的反差。“我自己没觉得很矛盾。面对公众和自己的生活,还是两块儿。”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舞台上我会注意和我的音乐相符。生活里我偶尔也会穿T恤等随意的服装,但我喜欢舒服的样子,就像我的穿着一样,我本能地喜欢棉麻,不喜欢时尚的造型。我不是刻意按照森系定位来穿,但我希望自己穿得舒服,大家一看也知道是程璧。”

乖乖女和文艺女


  从小,程璧在生活中就有两张面孔:一方面她是成绩优异的乖乖女,一方面她又是个低调安静的文艺青年。
  程璧出生在山东,名字是奶奶起的。她的父亲是名律师,看起来和文艺毫不沾边。“我小的时候,看法律合同,爸爸也问我大学要不要读法律,我觉得那完全不在自己的世界。”她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下,从小,程璧就努力,听话,成绩优异。她上重点高中,然后被保送到山东大学日语系,又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成为应试教育千军万马中的佼佼者。
  好在她还有个超级文艺的奶奶,让她的文艺情怀不至被埋没。奶奶是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对文学和绘画都很精通,她教四岁的程璧写毛笔字背唐诗。和奶奶生活在四合小院的幼年记忆,是日后程璧创作的最初灵感来源。“我奶奶让我留心植物的美丽,教我剪窗花,我最初的对美的感知,都是她带给我的。”   十几岁时,她写下小诗来描述儿时生活过的小院的模样。“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我从小就喜欢唱,但没有对一个乐器很深入,键盘弹了几节课就不去了。反而是绘画一直很喜欢,对视觉的东西很感兴趣。”直到来到北大,又开始写诗,也爱上了胶片摄影,但并未专一于某样事情。
  研二时,她以交换生身份去往日本,这一际遇彻底改变了程璧。在日本一位朋友家,程璧第一次听到了古典吉他的声音,立刻被打动了。“这位朋友是佳能公司的职员,摄影很好,又能把古典吉他弹得那么漂亮。我突然觉得,自己爱好文艺那么多年,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很羞愧。”第二天,程璧就买了一把吉他,研究起简单的和弦。
  回国后,她加入了北大吉他协会,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十几岁时写下的小诗,扩展成了一首歌《晴日共剪窗》,是程璧的第一首原创作品。她带着自己的原创作品成了“北大校园十佳歌手”。两个清华学生刚好做了一个互联网音乐公司,旗下有个录音棚,他们问程璧想不想把歌录下来,于是有了第一张专辑《晴日共剪窗》。
  毕业那年夏天,她在北京南锣鼓巷“69音乐咖啡馆”举办了自己的首场音乐会,发表了自己的首张专辑。这是她对大学音乐与生活的纪念。
  “这个小作品先留下,我还是要去一个正常的公司工作,去体验下工薪阶层的生活。”程璧回忆。和同学们一样,她也要面对工作的选择。研究生上的是东语系,她的方向是东方美学,同学有研究宗教的、有研究历史的,但毕业之后大多选择去了金融、证券公司,或者进了国家机关。程璧也选择到东京一家证券公司上班,“七个月的时间,机械性地工作,没有感情。”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毕业前,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的展览在北京举办,其间,他安排了一场在北大的讲座。“建筑系的同学跟我说,你偶像来了,就帮我引荐了一下。我和他说我想去你的事务所工作,但他那个时候还不了解我,就只是说考虑一下,然后给我了一张名片。”程璧则把第一张专辑《晴日共剪窗》送给他听,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没想到,入职证券公司一段时间后,程璧突然收到原研哉的电子邮件,问她是否还想来工作。“我觉得我不顾一切地想去。”程璧回忆。

设计职员和民谣歌手


  “大学的时候,我读到原研哉的书,我就简直日思夜想,觉得设计师能做得那么大气,太震撼了,我一定要接近他,从他身上学到怎样把事情做到这么好。”程璧说。在原研哉的办公室里,原研哉对程璧说:“我已经是你的粉丝了,你的声音让我非常吃惊,你的音乐我听了很多遍。”这让程璧激动不已。
  那时,程璧对未来的规划还很迷茫。“我学的是日本文化中的东方传统美学,我从小对文化中的各个门类都很喜欢,音乐、设计、文字,所有文艺方面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我总要有一个方面精通,走远,再带动其他的,但我没有想好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到原研哉的工作室锻炼,也许可以启蒙未来的艺术之路。
  有个新华社的记者来工作室采访原研哉,和程璧成了好朋友。程璧又通过记者认识了旅日诗人田园。这时,程璧已有为诗歌谱曲的想法。田园说:“干脆把北岛介绍给你,直接沟通,看他同不同意让你唱。”
  在东京一所大学的交流演讲间隙,程璧第一次见到了北岛,战战兢兢地把《一切》当场唱给他听。和原研哉一样,北岛听后也没有了下文,隔了很久才联系程璧:“还有别的作品吗?”
  在原研哉工作室,程璧只能做些基础性的工作。她逐渐感觉到,喜欢大师和在大师身边工作,完全是两种状态。“大家都是他工作室的一员,他的想法我们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很难表达。”所有员工都带着对原研哉的敬畏感工作,压力很大。可能设计师没日没夜地改一个稿子,原研哉看一眼,一句话就毙掉了。程璧发现,自己并不想做个螺丝钉,而是想做个创作者。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写歌上。
程璧。图/受访者提

  “我听音乐的时候,找不到国内符合我审美的音乐。所以我听了很多东京的独立音乐,像汤川潮音、羊毛和花,包括爱尔兰民谣的Damien Rice、Lisa Hannigen。他们那种审美,是我想要表达出来的,他们也很有受众,为什么国内没有这样的音乐人?”程璧说。白天上班,晚上去live house演出交流,程璧也慢慢生成独立经营艺术工作室的想法。
  在日本,程璧慢慢把《诗遇上歌》的demo完成。一年后,她决定专心把专辑制作出来。录制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她不可能再专心工作了,于是辞去原研哉工作室的职务,在东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一直关注程璧的北岛突然打电话问:“专辑名字定了吗?”程璧说,还在想,想让诗和歌有个结合。过了一周,北岛突然打电话说:“诗遇上歌怎么样?”诗人田园后来对程璧说:“他能这么上心去想专辑名字,说明你的声音打动他了。”
  意外开始学吉他,偶然录制第一张唱片,迷茫中接到原研哉的录用邮件,刚走上音乐创作之路就遇到北岛指点,程璧的艺术履历似乎不是一般的幸运。“我也跟朋友聊过,为什么我会这么幸运。朋友说,是你信念的力量,你想要接近那些人,接近那些东西,他们也会往你身边靠。”
  辞职后,程璧不断地往返东京和北京,她在东京和朋友制作专辑,然后回北京宣传专辑和参加演出。程璧独立完成了歌曲创作和专辑包装设计,然后找编曲、录音棚、录音师,录音完成后找专人后期混音,最后到印刷厂比颜色、校对。
  “我当时为什么敢铤而走险,敢辞去工作当歌手,就是因为我即使不成,两年之后去找翻译、文字工作,都可以养活自己。”程璧说。

艺术家和CEO


  程璧很幸运,在文学界和网络平台的热捧下,她并没有蛰伏太久。“《诗遇上歌》的时候,没有和任何第三方合作,没有签任何公司,就自己在自媒体上传播开了。正好诗歌被大家重新认识了,我觉得时机很重要。”程璧说。   《诗遇上歌》那张专辑,程璧对音乐的判断还主要靠耳朵,到《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时,她已经能懂得一些配器的知识,在编曲上有了一定想象能力。
  “我没有接触过任何音乐基础训练,我的三张专辑,能明显感觉出来演唱技巧的进步。从《诗遇上歌》开始,我全职做音乐,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一定要弹琴一小时、练声、练音乐基本功。当做职业的话,应该给自己一个要求的。”程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还是觉得音乐的可听性很重要,让人身心愉悦。有些歌手用一些怪的和弦、故意离调,也是一种风格,但我觉得不能接受。程璧说。
  录制新专辑《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时,程璧请了莫西子诗来担纲编曲。莫西子诗回忆:“程璧对音乐很严格,我比较粗线条,有些地方不会太纠结于细节,但程璧会很在意。”
  和刚进入音乐圈时的懵懂不同,程璧对音乐、对市场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日本人严格地讲规矩,中国人更讲人情世故。”但程璧的聪慧让朋友秦何人觉得,她能在音乐的道路上持续走下去。“可能是她在日本待过的缘故,她对流程和合作关系把握得比较严。合作一场演出,她会了解你到底联系了哪些媒体。你要说有三家比较大的自媒体,她会追问哪三家,有多少粉丝。她没有固定经纪人,大部分事情是她自己操心,事无巨细。”
  有合作的工作人员笑称,程璧不但长得像王菲,合作起来也感觉像王菲。对此,秦何人说:“她音乐中有仙气,她是能把艺术家的身份和经营者的身份并存的,不像有的艺术家钻进艺术领域,不大和人交往,或者交往比较困难。她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是自己的CEO。跟她合作会感觉压力,比其他艺人压力大些。她有掌管全局的感觉。一般经纪人、助理占主导地位,但她自己会占主导地位。”
  在程璧看来,网络给新一代音乐人以机会,大家也更要把握这个机会。“像陈粒、马頔、宋冬野,跟之前的音乐人不一样。最早,我们只是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得小而美,但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很多音乐人也做得风生水起的,唱片公司的渠道资源我们自己也拿得到。”程璧说。
  “一路下来,我已经不需要别的工作,专心音乐就能养活自己,我没有那么多苦的情绪在。我只能保证音乐,慢慢积累,希望将来有自己完整的团队一起共事。” 悉心经营自媒体、维护个人形象,程璧坦言希望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我想每年能保证一张专辑出来,带着专辑走走城市,唱唱歌,希望能持续20年。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野心的话,这是我的野心。”
其他文献
近读丁晓原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书里说到梁启超的“非学术”写作对开拓清末民初公共空间的筚路蓝缕之功。今天,许多人把“学术”视为传世的功业,而“非学术”则成为一个鄙夷非议之词。但是,在启蒙的“觉世”与学术的“传世”之间,梁启超选择的是前者。他是一个真正的公知,不仅通过大众媒体来把公众作为自己的听众,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个积极营造媒体的人。正是通过他自己创办的许多报刊,他成为那个时代公共言论界的骄子
山里的天气变化很快,下雪通常是毫无预兆的,一旦下雪,交通全部瘫痪。从鲁甲家到海英家只能选择步行,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  地上铺一张写满姓氏的白纸,再加一个小板凳支就的算命摊前,15岁的鲁甲在两个表姐的陪伴下,蹲下来,伸出右手:“我想看看,今年能不能赚到钱。”  算命先生端起她的右手,目光从眼镜片缝隙中扫射出来。端详了一会儿,他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大段文言文。鲁甲听得一头雾水,算命先生又拉长声调,用白话
插畫/向朝晖  我的一个创意在省里获了奖,而领导恰好是其中一个评委,只不过我事前并不知晓。所以在他带着兴奋和神秘,于评奖现场抢先电话我的时候,我立刻明白,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能被他想起,其实是有目的的。在电话我的一个闺蜜兼军师后,我决定买两瓶好酒,“孝敬”一下。  人不时尚,对酒的了解,也就仅仅限于茅台和五粮液。作为资深淘宝买家,我最终打算在网上买两瓶五粮液。淘宝搜索之后,我一下子看花了眼,第一次
中国式的政治语境描述,今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故今年两会的议题也格外令人瞩目。  每年春天伊始,两会开幕,这是中国的政治节气。有言道,两会开好了,一年的工作就顺了。  用中国的政治语境描述,今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故今年两会的议题也格外令人瞩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依法治国”,因涉及改革面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尤其受到两会会场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中共的治国方略中,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一
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看来,巴勒斯坦青年“孤狼”对犹太人发起的持刀攻击应该完全归咎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伊斯兰网站的煽动。内塔尼亚胡显然希望以色列和世界民众相信,假如这些网站上传的只是萌猫视频,巴勒斯坦人就会停止煽动并平静地接受被占领。  巴勒斯坦人确实已被激怒,但激怒他们的恰恰是以色列的行为——占领导致巴勒斯坦民众权利遭受到永久性破坏。除每天在检查站所受的屈辱外,巴勒斯坦人还亲眼目睹以色列定居者毁
10月11日一早,邓淮生来到位于北京木樨地的一处普通民宅,这是杜润生的家。眼下,他的灵堂就设在这里。灵堂正中,摆着杜润生身着棕色西服、精神矍铄的遗像,杜润生生前常坐的沙发上,也摆了同样的一张,仿佛是坐在那里接待来客。  两天前的早晨,邓淮生接到朋友刘立强打来的电话,“杜叔叔去世了”,享年102岁。他意外地反问:“老人家身体不是一直都挺好的吗?”  邓淮生的父亲邓子恢、刘立强的父亲刘建勋,都与杜润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5月29日通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患者为韩国人,男性,1971年出生,系韩国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截至目前,该病例的47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现异常情况。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2012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首先发现的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截至2015年5月16日,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报告总计1142例中东呼吸
2015年9月17日6点半,西安市众泰出租车公司(以下简称众泰)的员工们将汽车收音机调到某个频率,音量开到最大,生怕车上的乘客听不到。  电台里的新闻节目与众泰有关。对于中国大部分出租车司机来说,自己的公司某种程度是垄断、剥削、冷血的代名词。而众泰的司机却处处维护公司,“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股东。”一名司机说。  众泰是由西安市出租车司机自发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实行一人一股,带车入股,现有股东96人。
叶永烈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邓小平对陈云开玩笑说:“大家封了我‘总设计师’的头衔,我看这里也有你的功劳,你算是副总设计师吧。”陈云说:“我们都是设计员,你才是总设计师。”  玩笑与否,没有人会否认,陈云和邓小平,是联手开启20世纪中国新时期的两位巨人。陈云性格低调,深居简出。人们熟悉邓小平的四川话,却认不出陈云的吴地口音,使得这位历史巨人成为了公众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身着白旗袍,梳着麻花辫的云出现舞台上,音乐随之响起。舒缓的旋律中,她坐上秋千,默默地摇晃着。“好安静,从来没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好像整个世界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江,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好像梦中的场景。”“好像一切都停止了。”“一切是都停止了。这夜晚停止了,那月亮停止了,那街灯,这个秋千,你和我,一切都停止了。”  眼前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夜渐深,黄浦江水映着孤灯。江滨柳和云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