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和木雕楼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山之行,不看山;现在,流行看“村”。宏村去得多了,这回,我们特意去看了一个卢村。此地在宏村以北,约两里路。看点自然是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 “徽州木雕第一楼”,系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于清道光年间所建。卢邦燮早年经商,家富百万,后转入仕途,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据说,木雕楼,两位工匠花了20年时间才完工。
  不过,最吸引我的是玻璃厅里那一块块已有180多年历史的玻璃。厅是屋主卢百万最小的妾所住之地。卢百万经商时出使过德国,玻璃正是从德国一路小心翼翼运回来的。导游说,门窗上的一小块玻璃,差不多就是当时一栋木雕楼的价格。——吓死游客宝宝了。
  当年,厚度只有两毫米的德国玻璃,何以与气势恢宏、技法缜密的徽州木雕楼抗衡?而今,光线幽暗、散发霉味的木雕楼,风头又何以压过时尚、气派的独栋或联排别墅,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景点?经济学给出的一个理由可能是,物以稀为贵。
  玻璃,还是那块玻璃;木雕楼,还是那座木雕楼;唯有住的人、看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所以,玻璃和木雕楼的身价,在古人和今人眼里,是迥然不同的,他们有着个人的兴趣喜好,更有着与时俱进的评判参照系。物贵、物贱,固然由商品的价值和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但事实上,常常也因评判的人而异,准确地说,是因人的心态而异,人总会做出经验性的自我调节。
  走出玻璃厅,忽发奇想,假如“玻璃”是路人甲,“木雕楼”是路人乙,当年的他们共处一室,路人甲可能会很神气:我,海外背景;我,千里迢迢……我的到来,给高深、幽暗的徽派建筑带来一丝特别的光亮!我当然卓尔超群,身价不凡。路人乙也许会很不服气:我的雕刻,技艺精湛;我的造型,栩栩如生……我才是楼房的基础、主体,门窗那些只是填充,仅是装饰,神马玩意?!事实上,玻璃和木雕楼,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并不因主人或外人的厚此薄彼而心神不宁、魂不守舍。100多年后,玻璃和木雕楼,依然默默无言,坚守岗位,而若换了它们的代表人物路人甲、乙,假如他们也安然健在,或许又有另一段针锋相对的“互掐”,只是一个变得神情落寞,一个开始扬眉吐气。
  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物种。而他的奇怪之处在于,习惯以人之心度物之腹,甚至以万物之灵自居,往往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赋予天下万物贵贱、美丑、智愚以及高下等简便的标签。
  有朋友说,世上本没有所谓“杂草”。如果不是人类把一部分植物培育、归类为农作物和花卉,那么剩下的那些也不会被冠以“杂草”之名。英语里,“杂草”(weed)一词,本意是指“无用或不美的植物”,有时甚至可以用来指树木。显然,“有用”或“美丽”与否,都取决于人的视角。很多情况下,“杂草”和那些“更有用的植物”之间并没有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举例说,车前子(芣苢)、葵菜之类是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常被提到的植物,到后世早已被视为杂草和野菜;一个地方的观赏植物,到了另一个地方却可能疯长起来,变成可怕的杂草。
  有学者还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见解:人们本能地会把那种符合我们观念中有序和美感意识的风景才看作是“美”的,如果什么植物扰乱了这种干净有序的世界,或不按人类的行为准则生存,我们就将它们冠之以“杂草”之名。这其实是一个农夫的视角。那么,习惯地以当前市场价去确定某个物品身份贵贱的做法,是不是一个贩夫的视角?这个视角,往往是势利的、市侩的、危险的。
  走出卢村,思路一直暂留在玻璃和木雕楼上。人对身外之物的分类,正是文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人们由分类进而分化出不同的态度,有时流露出的却是一副反文明、反科学的嘴脸,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赤裸裸展示。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人们都应该尝试着不断从自然、植物、动物以及一切事物的本身去理解它们。
  抵达这个文明彼岸的路径,其实并没有雕刻一座木楼那么艰巨、复杂,关键在人观念的自觉、蜕变。“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说过,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不能乱: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三个问题,也是三种境界。第三境界,或许可以理解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观自照,其实,我也还只是置身第一境界的纠结者,却试图劝导别人如何进入第二、第三境界。多情应笑我,太当真了。南来北往的游客里,也许独有我念念不忘那块“价值连楼”的玻璃,又是百度,又是微信,别人只当一个噱头或玩笑而已,哈哈。
其他文献
【第一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  不敢想象,荒山一枚狗尾  会有一朵高山雪莲  从绝死海拔,俯首顾望  圣洁的一朵莲花  行将超度 一颗染尘的灵魂  【第五拍】 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南望,南望  北归的雁阵  捎来一声绵软的乡音  一缕牵肠的棉桑  独用声声清词  充填掏空的念想  南归,南归时  你要记得,捎回  大漠的驼铃  盘虬的胡杨  让亲人的心儿  沉浸在江南水乡  【第七拍】 日暮风悲兮边
高职再扩招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作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这是继2019年高职院校开展扩招100万人后,在2020年和2021年推动高职院校继续扩招200万人,继续将退役
摘 要 以345个中职家庭为调查对象,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正向预测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负向预测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基于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应当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以积极
阿里阿德娜·艾伏隆(АриаднаЭфрон,1912—1975) 昵称阿莉娅,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大女儿。阿莉娅聪颖不凡,幼年即展现观察和写作的天赋,从小即和母亲患难与共,流亡海外期间是和母亲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长期在国外的困苦生活,加上父亲的影响,1937年3月,阿莉娅怀着满腔希望只身返回祖国。1939年8月27日深夜,阿莉娅突然被捕。经过十七年集中营和流放生活的磨难,阿莉娅终于在1956年
摘 要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并存的特点,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具有诸多优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中,提出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实践育人文化、转变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等举措。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政策环境的优化、分类指导的落实、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和高校用人权的自主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
摘 要 加强高职通识教育研究已成为诸多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而目前,体现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等均不太成熟或比较薄弱,通识教育面临着学生为学分、教师凭兴趣、管理边缘化的问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全人”培养的理念,以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研究为基础,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信息知识
摘 要 21世纪欧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师资队伍老龄化以及大量异质群体融入欧洲等挑战。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欧盟不仅坚持职教师资来源多元化,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培养阶段有序衔接,完善培训保障体系,并且进行了助推职教师资国际流动,提高职教师资跨文化能力,强化职教师资入职引导,加强教师数字媒体素养的变革。借鉴其经验,我国应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培养职教师资,提升职教师资文化包容度,完善职教师资培训
“嚓”一刀子进去,见血封喉。熊瞪着黑黝黝的眼睛,蠕动了几下,不动了。阳平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对动物的死亡,他已经没有了怜悯,今天他还有些兴奋。  阳平拿出了看家本事,剐、剖、解熟练利索,不大一会工夫,熊皮挂在了偏屋的竹竿上,熊肉分块挂在了另一根竹竿上。阳平拍拍手想着:熊皮给娘当被褥,油光水滑、乌黑发亮的,娘一定喜欢,熊肉给娘腌制留着吃。今晚就给娘做个“掌上明珠”,那可是我的拿手好菜,以前都是伺候那些
早年在广州上学时,有一个周末到广州文化公园看画展,都是嶺南派名家的原作。其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下子“抓住了眼球”,不过这尚不能形容其万一。应该说,好似被高手点穴彻底放倒的感觉,瞬间再也动弹不得:黎雄才的南国山林、滋润乔木,赵少昂的热带花鸟、佳果卉草……蕴涵万山雨雾,深不可测的盎然生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被彻头彻尾包裹起来,又被托起的恍惚感,那种撞粉和撞水的开创性技法,撞墨和撞彩的游刃有余和恰到
摘 要 在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为平台,打造“跨境校企共同体”,构建了跨境校企双主体培养航海国际化人才的运行机制。其举措包括:实行混合所有制模式,多方协作共赢;引进先进资源,对接国际标准;明确责权,实行企业化运营;加强人才交流,提升师资水平;加强互信,促进中外融合。跨境校企合作促进了航海教育资源建设,提升了学生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了高职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