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打架事件”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已深沉,窗外繁星点点。仰卧在床上,硬是睡不着,再向远处迷茫的山头望去,我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电视上那些挥舞拳脚,打得有模有样的大明星,总喜欢学上几招。总以为自己很强,却从来比不上别人。那时我还小,是个很听话的小孩子。虽然如此,但心底还是按捺不住孩子的天赋——调皮。
  在学校里,我很静,非常安静。老师很高兴,夸我是个好学生。我自然不明白什么是好学生,但我知道那些总是被老师罚站的,考试不及格的,还非常调皮,爱打架的就一定是坏学生。像我这样,被老师说是好学生,就一定不是坏学生。所以,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变成坏学生。但是,这样的日子,我感到很压抑,有一种被拘束的感觉。
  漫长的日子里,我没有陪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愤怒,更没有说说笑笑。直到有一天,我感到自己彻底解放了。
  行走在路上,我觉得路凹凸不平,行道树似乎也在讪笑着。正疑惑着,猛地发现有人在盯着我。是他们,平时爱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看着他们那一双双嘲笑的眼神,我控制不住自己,却又不敢跟他们对着干。见他们朝我走来,对着我就是一句:“小子,别挡着我们的道。”“給我小心点!”我忽然想起电视里主人公那英勇的身姿,头不禁一热,对着他们脸就是一拳,随后,我们都扭打在一起……
  老师来了,没有比老师的训吼声更有威力。老师看着我,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对着他们又怒又吼,全然没有理会他们的解释。他们绝望了,但却愤怒地看着我,看得我毛骨悚然。我不敢抬起头,不敢和他们四目对视,又觉得老师的话也应该批在我的头上。
  其实我也有错,但我却不敢承认,只觉得自己很无能。
  
其他文献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做我自己,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选择,尽情去追寻梦想,追寻快乐!    我,一个中学生,当然具有所谓的“叛逆”心理,这样一来,生活中当然少不了那一幕幕与父母的“战斗”。    镜头一  “怎么又只考八十多分啊?你到底是怎么搞的啊!叫你不要玩电脑,偏不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懂不懂啊……”  此时此刻,老妈的妙语连珠又向我开炮了,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吧。唉,
  
期刊
br
两年前,做一个玩具收藏家的报道,我找到两位采访对象。  十七岁的李树热爱军品,技校在读,课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  他很闷,只有谈到他的收藏时,眼睛才会闪耀。他将他的兵人在我面前排队,解说穿什么大衣的是法国兵,戴什么钢盔的是德国兵。接着,他说起南北战争、二战……说实话,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毕业生,眼前这位少年对军事、历史的热情和熟悉度令我羞愧、纳罕。  我由衷地说,你是我见过的这个年龄段最博学的,他却
她曾经是一位大嘴巴的小女孩。大笑的时候,那张嘴巴大得几乎遮盖了脸。同学们嘲笑她,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大嘴巴”。她痛苦得要死,自卑得要死,恨不得用针线把自己的嘴巴缝小一点。  音乐老师得知她的委屈,平静地对她说:“嘴巴大小无法改变,但是,你的人生可以改变。我教你学跳舞吧。”自此,她便开始跟着音乐老师学习跳舞。开始,先压腿。压得骨头“啪啪”直响,疼痛遍布全身。她咬紧牙关,忍了下来。慢慢地,她开始变得
90后,女,热爱生活,同时热爱决定生活的物质基础——钱。喜欢做白日梦,喜欢收集橡皮,喜欢唱歌,喜欢吃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哭、爱笑、爱闹。性格极其矛盾,喜欢吃饭又不会做饭;既坚信马克思,又会在看了一部鬼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洗澡,不敢一个人睡觉。这就是我,一个简单的我,一个快乐的我,一个从幼儿园到现在都一直幸福着的我。    幼 儿 园    凡看过我在幼儿园时的照片的人,都说我长得太像男孩子
一年过去了,好像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还太年轻,以致都不知道以后的时光还那么长,长得足够让我忘记曾经的一切。  时间仍在,只是我们飞逝。  那些说给树听的话,嵌在树的年轮里,随流年一点点长成参天的回忆。一路上,有人太早看透生命的线条,命运的玄妙,有人又太晚觉悟。冥冥之中,该来则来,无处可逃;该走则走,无法挽留。  迷宫般的城市,总有莫名的寂寞,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我们也许
爷爷,再见……    2009.7.6,爷爷与世长辞。  生老病死看似人生的规律,但是当它真的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又怎么会相信这是真实的呢?  爷爷很喜欢我。我第一次去旅游的时候(2009年6月下旬),爷爷知道后,特意叫我的表姐——君姐姐带了一本“田字本”给我,翻开第一页:  “东东,字写得难看,将来你在工作中会被人看不起!爷爷好希望你在暑假认真练字!每写好一个字爷爷奖一元。 2009年6月15
有人问我:“1990年我们办北京亚运会是举全国之力,2010年办广州亚运会却是举广东之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说:“大概因为北京亚运会的意义在于中国的发展,而广州亚运会的意义在于广东的发展吧。”  1990年我还没出生,翻开历史才了解到:那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高,在世界上得不到认可,加上外媒的歪曲报道,境外“抵制北京亚运”的声音此起彼伏。北京亚运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真切地认识了亚洲,目睹了中国
早上6点把自己从床上揪起来,匆忙洗漱然后横冲直撞跑到校门口,随便买一份早餐再用极限速度跑到教室,这是每一天的开始。晚上10点双眼昏花地跟着人流涌向校门口,有人结伴聊天,有人一边独行一边背书,这是每一天的结束。  教室里的窗帘是不能拉起来的,因为班主任会随时过来察看情况。老旧的桌子密密麻麻摆在一起,狭小的走道仅能允许一人通过,课本和资料堆满了课桌也塞满了桌底。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粉笔灰就恶作剧般地跑
作为潮阳一中的学子一定会有多多少少的光荣:比如走在街上,阿姨阿伯叔叔婶婶都会指着我们对小孩说:“看呐,要是你能考上这个学校跟他们一样,我就高兴了。”比如穿着校服去外面消费吃饭,那些店主总会用一种不一样的态度对待你,偶尔还询问一下累不累苦不苦,好像一中就是整个棉城自产自销的希望。比如家长总会特别大声地说:“我孩子在潮阳一中读书。”比如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感慨自己大半辈子还没进过一中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