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般消费者的印象中,柿子都是涩的,要经过脱涩才能吃。但是有一种柿子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认知,直接在树上摘下来马上就可以吃,甚至连皮都可以不削,这就是“甜柿”。2017年9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就有这样一种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的太秋甜柿,在众多优秀果品中脱颖而出,成了会上焦点,中外嘉宾在品尝后纷纷点赞。为此,本刊记者带着一份好奇,深入了解采访了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桂桓甜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乐县金正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桂泉。
记者:据了解,自从2015年东盟博览会开始,太秋甜柿就开始连续三年亮相东盟博览会,每一次亮相都会引来一片叫好声。您是怎么想到从事这份甜蜜“柿”业的呢?
廖桂泉:提及我与甜柿的缘分,也是纯属偶然。2000年,我辞职下海经商,养过猪,卖过果,还做过月柿脱涩、柿饼加工工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台湾的客商。他告诉我,在台湾有一种柿子是甜的,直接从树上采下来就可以吃。这一信息一直在我脑海里翻腾。因为广西柿子总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广西平乐和恭城两县是柿子主产区,其中平乐县二塘镇是全国最大的柿子和柿饼集散地,平乐县的柿子种植面积高峰期达20万亩。可是那么大的种植面积,种植的都是涩柿,需要经过脱涩处理或是加工成柿饼才能出售,劳动强度大而且收益少,脱涩的柿子货架期也不长。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如果自己能种出直接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的柿子,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更别说这市场有多大了。从此,我就到处收集关于甜柿的种植信息。
直到 2007年,我与朋友合作一起租了200多亩山地,从中国柿种质资源圃先后引进了20多个甜柿品种,开始试种、观察,但是结出的甜柿果都不是我心中理想的甜柿,这期间全部是资金投入,没有收入,合作的朋友又因畏难,纷纷放弃合作。那时候为了甜柿的种植,我已经陆续投入了200多万元,银行一度将我列入黑名单,这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试验基地每年的租金以及工人每个月的工资都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2009年春天,我和往常一樣到基地查看时,意外发现一批名为“太秋”的嫁接苗嫁接口愈合得很好,芽条长势很旺。2010年,柿子树开始挂果了,当年9月初,成熟后的太秋甜柿果形端正,单果重达250克,果肉橙黄色,无褐斑,肉质脆嫩、清甜多汁,含糖量为17%~23%,这让我狂喜不已。回想起种植甜柿的努力,这时候的我感到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随后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这些甜柿的长势非常好,果实品质也同样很好,因此,从2015年开始,我就让太秋甜柿参加东盟博览会,从此便红透东盟博览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记者:太秋甜柿挂在枝头上,远远看去就像柑橘,摘下来后咬一口又像苹果一样松脆,水分又像梨一样多。这样的甜柿种植要多久才能挂果呢?
廖桂泉:太秋甜柿原产日本,是日本于1994年正式发布育成的完全甜柿品种,具有极高的商品性,1997年引入中国。我于2007年引入广西种植成功后,在2012年10月第五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上公布。我把自己种出的甜柿国内商品名命名为“桂泉甜柿”,太秋甜柿列为“桂泉甜柿一号”。太秋甜柿的单宁含量只有普通柿子的1/20、猕猴桃的1/4、山楂的1/15,跟苹果、葡萄、芒果等水果的单宁含量相当,所以可以放心食用。另外,太秋甜柿吃起来甜而不腻,含糖量为17%~23%;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是苹果、梨、桃等水果的几十倍,尤其是维生素C、钾、锌含量高,还含有18种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等。甜柿的抗氧化能力也很强。葡萄、苹果鲜榨后,果汁约3分钟就会变褐色,需要添加剂护色,而甜柿鲜榨后,果汁不氧化、不变化,无须加添加剂。自2014年起,太秋甜柿开始在全国推广种植。太秋甜柿平均单个重量在250克左右,最大重量为650克。一亩地可以种植110株柿子树。栽植后,一般三到四年挂果,六年后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其中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亩产可达3000公斤。
记者:太秋甜柿的市场行情怎样?这份甜蜜“柿”业给农户带来了怎样的收益呢?
廖桂泉:2011年,我成立了平乐县桂桓甜柿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甜柿生产、科技示范、研发、储运、保鲜与加工。我们社以发展甜柿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己任。长期以来,一直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
种植甜柿之路走得十分艰辛,主要就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砧木。刚开始几年都耗费在寻找砧木资源上了,不停地找,不停地试,经过几年的寻觅、嫁接,才找到合适的砧木资源。太秋甜柿属于中晚熟品种,有很强的抗病性,成熟后即摘即吃。上市期间就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这是水果上市很好的时间,因此一般地头价为每公斤30~40元。
跟着我一起种植甜柿的合作社成员也同样有很好的收益。如:平乐县桥亭乡邱金文种植太秋甜柿70亩,2016年第三年产量2万多公斤,收入50多万元,2017年产量6.5万公斤,收入160多万元;沙子镇义和村委何福斌种植太秋甜柿10亩,每年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阳安乡善福村委谭年弟种了太秋甜柿3亩,种植第三年产量1000公斤,收益2万多元,2017年产量达2400公斤,收入5万多元,纯利达4万多元。而普通的月柿,每亩收入也就3000~4000元。太秋甜柿如果管理好的话,亩产值达10万元不是问题。
记者:您能跟我们读者介绍一下甜柿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廖桂泉:中国是柿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柿树面积最大和柿果产量最多的国家。从温带到亚热带、热带,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柿树正从东南亚特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果树。自1986年开始,中国开始引种日本甜柿,2003年在部分省区进行栽种,到2012年,全国甜柿的种植面积仅为30万亩左右,产量约20万吨,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仅0.128公斤,而中国年产苹果基本在3000万吨,人均消费苹果高达21.4公斤,为人均消费甜柿的167倍。在日本、韩国,甜柿的消费量仅次于苹果、梨,甜柿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消费果品,日本、韩国每年需要从中国进口甜柿20万吨以上,所以,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的甜柿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可见,甜柿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国内的高端消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方对甜柿的需求量就非常大。这毫无疑问地表明,甜柿已经成为高端水果中的新贵。
记者:据了解,自从2015年东盟博览会开始,太秋甜柿就开始连续三年亮相东盟博览会,每一次亮相都会引来一片叫好声。您是怎么想到从事这份甜蜜“柿”业的呢?
廖桂泉:提及我与甜柿的缘分,也是纯属偶然。2000年,我辞职下海经商,养过猪,卖过果,还做过月柿脱涩、柿饼加工工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台湾的客商。他告诉我,在台湾有一种柿子是甜的,直接从树上采下来就可以吃。这一信息一直在我脑海里翻腾。因为广西柿子总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广西平乐和恭城两县是柿子主产区,其中平乐县二塘镇是全国最大的柿子和柿饼集散地,平乐县的柿子种植面积高峰期达20万亩。可是那么大的种植面积,种植的都是涩柿,需要经过脱涩处理或是加工成柿饼才能出售,劳动强度大而且收益少,脱涩的柿子货架期也不长。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如果自己能种出直接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的柿子,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更别说这市场有多大了。从此,我就到处收集关于甜柿的种植信息。
直到 2007年,我与朋友合作一起租了200多亩山地,从中国柿种质资源圃先后引进了20多个甜柿品种,开始试种、观察,但是结出的甜柿果都不是我心中理想的甜柿,这期间全部是资金投入,没有收入,合作的朋友又因畏难,纷纷放弃合作。那时候为了甜柿的种植,我已经陆续投入了200多万元,银行一度将我列入黑名单,这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试验基地每年的租金以及工人每个月的工资都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2009年春天,我和往常一樣到基地查看时,意外发现一批名为“太秋”的嫁接苗嫁接口愈合得很好,芽条长势很旺。2010年,柿子树开始挂果了,当年9月初,成熟后的太秋甜柿果形端正,单果重达250克,果肉橙黄色,无褐斑,肉质脆嫩、清甜多汁,含糖量为17%~23%,这让我狂喜不已。回想起种植甜柿的努力,这时候的我感到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随后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这些甜柿的长势非常好,果实品质也同样很好,因此,从2015年开始,我就让太秋甜柿参加东盟博览会,从此便红透东盟博览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记者:太秋甜柿挂在枝头上,远远看去就像柑橘,摘下来后咬一口又像苹果一样松脆,水分又像梨一样多。这样的甜柿种植要多久才能挂果呢?
廖桂泉:太秋甜柿原产日本,是日本于1994年正式发布育成的完全甜柿品种,具有极高的商品性,1997年引入中国。我于2007年引入广西种植成功后,在2012年10月第五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上公布。我把自己种出的甜柿国内商品名命名为“桂泉甜柿”,太秋甜柿列为“桂泉甜柿一号”。太秋甜柿的单宁含量只有普通柿子的1/20、猕猴桃的1/4、山楂的1/15,跟苹果、葡萄、芒果等水果的单宁含量相当,所以可以放心食用。另外,太秋甜柿吃起来甜而不腻,含糖量为17%~23%;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是苹果、梨、桃等水果的几十倍,尤其是维生素C、钾、锌含量高,还含有18种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等。甜柿的抗氧化能力也很强。葡萄、苹果鲜榨后,果汁约3分钟就会变褐色,需要添加剂护色,而甜柿鲜榨后,果汁不氧化、不变化,无须加添加剂。自2014年起,太秋甜柿开始在全国推广种植。太秋甜柿平均单个重量在250克左右,最大重量为650克。一亩地可以种植110株柿子树。栽植后,一般三到四年挂果,六年后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其中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亩产可达3000公斤。
记者:太秋甜柿的市场行情怎样?这份甜蜜“柿”业给农户带来了怎样的收益呢?
廖桂泉:2011年,我成立了平乐县桂桓甜柿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甜柿生产、科技示范、研发、储运、保鲜与加工。我们社以发展甜柿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己任。长期以来,一直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
种植甜柿之路走得十分艰辛,主要就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砧木。刚开始几年都耗费在寻找砧木资源上了,不停地找,不停地试,经过几年的寻觅、嫁接,才找到合适的砧木资源。太秋甜柿属于中晚熟品种,有很强的抗病性,成熟后即摘即吃。上市期间就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这是水果上市很好的时间,因此一般地头价为每公斤30~40元。
跟着我一起种植甜柿的合作社成员也同样有很好的收益。如:平乐县桥亭乡邱金文种植太秋甜柿70亩,2016年第三年产量2万多公斤,收入50多万元,2017年产量6.5万公斤,收入160多万元;沙子镇义和村委何福斌种植太秋甜柿10亩,每年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阳安乡善福村委谭年弟种了太秋甜柿3亩,种植第三年产量1000公斤,收益2万多元,2017年产量达2400公斤,收入5万多元,纯利达4万多元。而普通的月柿,每亩收入也就3000~4000元。太秋甜柿如果管理好的话,亩产值达10万元不是问题。
记者:您能跟我们读者介绍一下甜柿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廖桂泉:中国是柿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柿树面积最大和柿果产量最多的国家。从温带到亚热带、热带,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柿树正从东南亚特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果树。自1986年开始,中国开始引种日本甜柿,2003年在部分省区进行栽种,到2012年,全国甜柿的种植面积仅为30万亩左右,产量约20万吨,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仅0.128公斤,而中国年产苹果基本在3000万吨,人均消费苹果高达21.4公斤,为人均消费甜柿的167倍。在日本、韩国,甜柿的消费量仅次于苹果、梨,甜柿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消费果品,日本、韩国每年需要从中国进口甜柿20万吨以上,所以,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的甜柿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可见,甜柿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国内的高端消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方对甜柿的需求量就非常大。这毫无疑问地表明,甜柿已经成为高端水果中的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