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地区夏播玉米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四川省丘陵地区的栽培制度变化、夏播玉米生长的耕地和气候条件及其病、虫、草、鸟害发生情况,阐述了适宜该区的夏播玉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夏播;栽培技术;四川丘陵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39-01
  近年来,四川丘陵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油菜种植地块内不适宜套作春播玉米,导致春播玉米面积逐年减少,油菜籽收获后再种植夏播玉米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夏播玉米种植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川省玉米产量水平。与春播玉米相比,夏播玉米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盛夏,生长期短、病虫害严重,加上极端的天气条件,给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保证夏播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玉米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四川丘陵地区夏播玉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1 选择合适品种
  品种的适应性有其局限性,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当地的栽培制度等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1]。四川丘陵地区以旱土坡地为主,地块零碎,土壤瘠薄,灌溉条件差;夏播玉米生长期从5月中下旬至9月初都处在高温、高湿(或伏旱)的生长环境,整个生长期内病虫害多,大部分年景旱涝灾害频繁,导致前期生长受阻,中期扬花授粉差,后期籽粒不饱满。因此,选择玉米品种时需特别谨慎,应做到:选择产量潜力高、适应性较强的品种;选择抗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穗粒腐病、丝黑穗病等主要病害的品种;选择中大穗、株型较紧凑、耐密、抗倒性强的品种;选择生育期在100 d左右的品种。该区适宜夏播种植的玉米品种有荣玉188、成单90、正红532等。
  2 播前种子处理
  玉米播种前,对没有包衣的种子,要做好选种、晒种和药剂拌种等工作。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霉粒、烂粒、瘪粒,连续2~3 d均匀晒种促进后熟,增强种子活力和发芽力,提高出苗率。其次要用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3~5 g,加适量水拌种1 kg,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茎腐病;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2 mL,加适量水拌种,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
  3 抢时抢墒播种
  夏播玉米抢时早播,是争夺高产的重要措施。四川丘陵地区在5月20日前播种,可提早成熟,减少病虫害及后期伏旱或洪涝的影响,提高玉米产量。要在农忙间隙,抓紧时间,抢时抢墒早播。在土壤墒情充足的条件下,可采取多种播种方法,达到以早促长、以长促产的目的[2]。在油菜籽收获后及时耕地,耕后即播,或免耕播种;用40 ℃左右的温水浸种12 h,可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快而整齐;也可在油菜籽收获前15~20 d育苗,幼苗在3叶1心时,尽可能利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土壤水分蒸发较快,容易形成地表干土层,影响种子正常出苗。因此,应适当加大播种深度,一般不浅于5 cm。
  4 合理密植
  在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四川丘陵地区夏播玉米生长较快,生育期缩短,植株较高大,茎秆变细,相对果穗也较小,个体产量水平降低,应适当密植,发挥群体增产效应,才能获得理想收成;但播种过密容易造成荫蔽、空秆或倒伏,加重湿害,严重影响产量。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类型、地力状况、生产条件3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株型紧凑、植株较矮的品种,种植密度可偏大,种植5.1万~5.4万株/hm2;植株高大的适当稀植;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密植;干旱瘠薄的地块宜稀植。
  5 确保苗齐苗壮
  及时查苗补种、间苗和定苗。缺苗较少时,可在雨过天晴或晴天的傍晚带土移栽就近较大玉米苗,并浇水封土;缺苗较多时,应及早快速催芽补种。在3叶1心时间苗,4叶1心时每窝定苗2株,也可不间苗,直接到4叶1心时定苗。间苗和定苗时,要去除弱、小、病、杂株,保留生长一致的壮苗,确保苗齐苗壮。
  6 合理施肥浇水
  播种时施42%复合肥(24-8-10)450~525 kg/hm2,窝内种子与肥料的距离应在10 cm左右,距离太近容易烧苗,太远则肥料利用不充分,盖窝后浇足量的水分。幼苗在6~7叶时雨后追施尿素300~375 kg/hm2,或晴天施肥后蓋土浇水,施肥时幼苗与肥料的距离应保持在10 cm左右。玉米苗期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若遇伏旱需及时浇水,遇大雨时则要开沟排水防涝。
  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起垄,穴施或条施42%复合肥(24-8-10)和尿素1∶1混合肥450~525 kg/hm2。进入大喇叭口期后,由于玉米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尤其是抽雄前10 d左右,对水分要求更高,为需水临界期,因此不能缺水,土壤相对含水量宜保持在70%~80%之间,即要保证地表见湿不见干,才能满足抽雄、吐丝、散粉和灌浆对水分的要求。故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同时,遇涝害则要及时开沟排水。
  7 化学调控生长
  夏播玉米植株往往会变高大,茎秆变细,抗倒性降低,有必要通过化学调控矮化植株,降低穗位高度,使玉米根多秆壮,增强抗倒伏能力,进而增产增收[3]。玉米化学调控可在6~12片叶时,叶面喷施多效唑、烯效唑、乙烯利、健壮素等。
  8 病虫草鸟害防治
  四川丘陵地区下播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等,多在玉米抽雄前后至收获期间发生,危害叶片或茎秆,造成玉米产量大幅降低[4]。防治的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克瘟散乳油、1%井冈霉素等。在病情扩展之前喷药,早发现早喷药防治,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2~3次[5]。苗期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蝼蛄、毛虫、菜青虫、蝽象等,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0.6%灭虫灵乳油、80%敌敌畏乳油等防治。夏播玉米中后期主要虫害为玉米螟和蚜虫,其次为蝽象,部分地方会发生蝗虫危害。玉米螟可用甲氰辛乳油喷施,也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向心叶投放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4]。蚜虫为害主要发生在抽雄、散粉期,大量蚜虫包裹在雄穗和花丝上,并分泌大量黏性汁液,阻止散粉和授粉,影响玉米结实。蚜虫的防治可用吡虫啉、25%蚜螨清乳油、10%蚜虱净、25%抗蚜威等喷雾防治。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乙草胺、莠去津、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等封闭除草剂,安全防止杂草发芽;出苗后幼苗在6片叶以上时,可用草甘膦或其他玉米专用苗后除草剂除行间杂草。近年由于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鸟儿的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鸟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四川丘陵地区丛林较多,为鸟儿提供了天然的藏身之处,鸟害更为严重。玉米出苗期间,斑鸠、画眉鸟、野鸡等鸟儿会将幼苗啄起以啄食苗下的籽粒,造成幼苗大面积被啄断而无法继续生长。防治鸟害应在出苗初期进行,一是利用防鸟网防治,可将防鸟网铺设在距地表15~20 cm的地方,也可将防鸟网竖立架在种植地块的四周,防止鸟儿的侵入;二是利用彩色驱鸟带,将驱鸟带扭曲横穿在地块中间,利用刺眼的反射光吓跑鸟儿;三是利用驱鸟类药物。
  9 适时收获
  适度延长玉米收获时间,让玉米充分成熟、提高粒重,可有效提高产量。夏播玉米收获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即田间90%以上玉米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变硬,胚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指甲掐无凹痕,此时收获时机最佳,产量最高。
  10 参考文献
  [1] 薛建兵,张冬梅,魏国英,等.运城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112.
  [2] 王进,高鹏.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汉中科技,2014(3):33-34.
  [3] 吕小丽,刘薇,王海燕,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3(2):39-40.
  [4] 陈献平,常凌云,杨进强.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53.
  [5] 张兴伟,韩东志.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5(2):49.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政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村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何提升村组财务管理水平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基于此,以泸西县向阳乡为例,针对向阳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地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完善村组财务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村组财务管理;问题;措施;云南泸西;向阳乡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丁香属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丁香的叶片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中,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型;但气孔大小、气孔形状、气孔密度、气孔的开张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式样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关键词 丁香属植物;叶表皮;气孔;细胞  中图分类号 S685.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
摘要 对塑料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后对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综合来看每栋棚增产915.6 kg,增收1 504.7元,折合增产16 956.0 kg/hm2,增收27 961.5元/hm2。  关键词 塑料大棚;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
摘要 对一例绵羊棉籽饼中毒的诊疗进行了总结。该病例发病率为16.8%,病死率14.6%;以营养不良、出血性胃肠炎、血尿或血红蛋白尿为临床特征;血液常规异常为RBC、HGB和Lym降低,WBC和Neu升高;血清生化异常为AST、ALT、ALP、TBI、DBI、CRE、BUN和IP升高;尿常规异常为pH值升高,LEU、ERY、NIT、BIL、UBG和PRO阳性。采取减少毒物吸收、铁制剂解毒、补液、调整
摘要 比较不同NaCl浓度(0、0.4%、0.6%、0.8%、1.0%、1.2%)(盐浓度)下,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盐浓度下,对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的生长没影响,盐浓度大于0.6%时,株高、分蘖数、存活苗数和生物量随浓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中间偃麦草所受的影响小于偃麦草;中间偃麦草能抗1.2%的盐浓度,而偃麦草在0.8%的盐浓度下严重受到盐害,植株已枯黄死亡。2种牧草相比,苗
摘要 介绍一例猫肝性脑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猫;肝性脑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277-02  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脑部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先天性的门腔静脉异常、病毒性
摘要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H值和CEC值。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速效钾平均提高了4.55%,全氮平均提高了3.59%,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值降低了5.79%。土壤固碳
摘要 以觀赏春石斛品种彩蝶、玉桃、甜心、仙女之吻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春石斛的光响应曲线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具有光抑制现象;甜心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低,分别为780、30 μmol/(m2·s),Pn和表观量子效率值最高,分別为6.53 μmol/(m2·s)和0.014,说明甜心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以及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彩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高,分别为945、63 μm
摘要 本文结合漾濞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漾濞县核桃在产业扶贫中遇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为核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建议,尤其在核桃树的提质增效方面进行了重要论述,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漾濞县核桃产业,旨在推动精准扶贫的进程。  关键词 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扶贫;现状;问题;建议;云南漾濞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Cult3D作为窗口型软件环境下的虚拟实现平台,以及其使用简捷、应用广泛、效果精美的特点,被众多展示系统所采用。应用三维软件将机载设备按实际结构与尺寸建模,实现仿真互动,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了解、操作和展示增雨作业新设备的原理及应用。Cult3D的跨平台特点,方便展示在不同的平台,结合工作需要,并对未来展示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3D建模;虚拟实现;Cult3D;飞机机载增雨作业;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