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初中的音乐课堂需要老师用心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自信、从容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形成高效、有趣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课堂环境 兴趣点 合理评价
在与同行交流学习时,常听到老师们提及初中生学唱课本歌曲时“死气沉沉”,欣赏乐曲时“没有反应”等问题。老师们常把音乐课堂不能达到高度兴奋的状态认为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好、音乐基础太差等原因造成。本人曾因参加优质课评比而多次磨课,这样经历让我明白:初中音乐课堂不能象小学音乐课堂般活跃兴奋不完全是学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问题。因为教师自身不深读教材,不重视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缺乏艺术,也不思考学生在什么样的形态下学习最有效,才会让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觉得无趣。本文就以《卡门序曲》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初中的音乐课堂变得有趣而高效?
一、做好起拍,积极的课堂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序言”
课堂环境是影响、作用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形成高效的课堂。
1.积极的课堂环境“起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专职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娴熟地弹奏,优美地范唱,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在学生心中才有魅力可言,学生也会期待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到来。
2.积极课堂环境的“序言”源于合理的教学设计。大家都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做足功课,把握教材的同时,还得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而后设计形成面向全体学生,让师生处于平等互动、参与合作的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在《卡门序曲》教学设计时,我就根据学生喜欢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一需求,根据三段主题旋律的特点以跟随音乐击打、哼唱、舞蹈等学习方式来熟悉体验。在写出曲式结构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特意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制作了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习兴趣也提高,当然,课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踏准节拍,学生的兴趣点是高效课堂的“同期声”
树立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情感态度的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地互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节拍一:灵活重组教材引发学生乐于听(唱)乐曲的兴趣。多数学生对音乐都非常感兴趣,然而音乐教材里的音乐却常常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教材音乐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将教材音乐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那么高效的课堂就随之而来了。
在《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教学上,没有照本宣科的定义,而是根据学生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准备环节:播放背景音乐《斗牛士之歌》,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比捷、舒曼、比捷、舒伯特、比捷、肖邦、比捷、贝多芬、比捷……。然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说:请同学们看视频,反复出现的音乐家是哪一位?了解他的相关信息等会儿告诉老师。这一别有用心而又新颖的设问,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思绪拉到音乐当中来了,同时也为“回旋曲式”的体裁教学做了有趣的铺垫。而后,在学生听辩完全曲之后,又制作FLASH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
2.节拍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听(唱)乐曲的兴趣。在学生倾听乐曲前创设一定新颖有效的情境,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随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渲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聆听《卡门序曲》前,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歌剧《卡门》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时,观众的反应十分冷淡。作曲家比捷也十分伤心,他在在巴黎冷清的街道上绝望地徘徊了一整夜,情绪十分消沉,三个月后比捷由于心脏病猝发而死,可是就在他死后四个月,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公演,却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部一百多年来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激发了他们想聆听此曲的欲望。
3.节拍三:给予实践体验诱发学生探究听(唱)乐曲的兴趣。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走进音乐世界,给他一个参与的机会,一同探究音乐的奥秘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卡门序曲》的A段音乐欣赏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是如何表现紧张激烈的斗牛场景。第一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演奏的乐器,并运用cakewalk的软件功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配器给音乐带来的魅力。第二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节奏、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第三次聆听时让学生用双手模拟大镲并跟随旋律哼唱,亲自参与体验,探究音乐热烈情绪的来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也不再是“死气沉沉”“没有反映”了。如此,学生学习音乐也不会是一种负担了。
当然,学生听(唱)乐曲的兴趣点还有许多,这都需要老师们用心去挖掘,去体会,去探究,找到切入口,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那么,有趣、高效的课堂也就会相应形成。
三、及时挥拍,合理评价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旁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合理及时地评价,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而合理的肯定。特别是那些对自已学习音乐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就会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写出《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这一环节,采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课上,有一爱好画画的同学,就画了栅栏、脸蛋、牛角表示乐曲的三个不同主题乐段,非常的有个性的理解,但他却连忙加以掩饰,此时,老师给予一个及时充分的肯定,让该生原先犹豫的表情顿时舒展了。相信日后,他对音乐的理解会有更多、更好的方式。
2.建立学生成长足迹,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开学初,就确立学生学习评价小组,由组长对学生每节课的各项表现予以评价登记,期末将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成绩给予统计,记入学生期末的音乐成绩,表现优秀的可以申请期末测试免试。这一做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听课效率、参与度等都得到了提高。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实行整齐划一的评价机制。音乐教材涵盖的内容很广,学生不可能对每一块内容都感兴趣,我们应允许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对其他内容做一般性的了解。如果分理论、技能两块内容进行期末测试,那么,在技能方面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展示。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是有生气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寻求高效课堂是每个师生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是快乐的、享受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赵慧利.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音乐课[J].江西月,2012,(11).
[3]张少霞.“三案”模式给力高效音乐课堂[J].师道:教研,2012,(11).
[4]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艺术教育,2011,(03).
[5]张莲.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青春岁月,2012,(06).
关键词:课堂环境 兴趣点 合理评价
在与同行交流学习时,常听到老师们提及初中生学唱课本歌曲时“死气沉沉”,欣赏乐曲时“没有反应”等问题。老师们常把音乐课堂不能达到高度兴奋的状态认为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好、音乐基础太差等原因造成。本人曾因参加优质课评比而多次磨课,这样经历让我明白:初中音乐课堂不能象小学音乐课堂般活跃兴奋不完全是学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问题。因为教师自身不深读教材,不重视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缺乏艺术,也不思考学生在什么样的形态下学习最有效,才会让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觉得无趣。本文就以《卡门序曲》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初中的音乐课堂变得有趣而高效?
一、做好起拍,积极的课堂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序言”
课堂环境是影响、作用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形成高效的课堂。
1.积极的课堂环境“起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专职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娴熟地弹奏,优美地范唱,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在学生心中才有魅力可言,学生也会期待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到来。
2.积极课堂环境的“序言”源于合理的教学设计。大家都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做足功课,把握教材的同时,还得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而后设计形成面向全体学生,让师生处于平等互动、参与合作的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在《卡门序曲》教学设计时,我就根据学生喜欢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一需求,根据三段主题旋律的特点以跟随音乐击打、哼唱、舞蹈等学习方式来熟悉体验。在写出曲式结构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特意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制作了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习兴趣也提高,当然,课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踏准节拍,学生的兴趣点是高效课堂的“同期声”
树立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情感态度的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地互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节拍一:灵活重组教材引发学生乐于听(唱)乐曲的兴趣。多数学生对音乐都非常感兴趣,然而音乐教材里的音乐却常常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教材音乐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将教材音乐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那么高效的课堂就随之而来了。
在《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教学上,没有照本宣科的定义,而是根据学生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准备环节:播放背景音乐《斗牛士之歌》,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比捷、舒曼、比捷、舒伯特、比捷、肖邦、比捷、贝多芬、比捷……。然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说:请同学们看视频,反复出现的音乐家是哪一位?了解他的相关信息等会儿告诉老师。这一别有用心而又新颖的设问,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思绪拉到音乐当中来了,同时也为“回旋曲式”的体裁教学做了有趣的铺垫。而后,在学生听辩完全曲之后,又制作FLASH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
2.节拍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听(唱)乐曲的兴趣。在学生倾听乐曲前创设一定新颖有效的情境,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随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渲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聆听《卡门序曲》前,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歌剧《卡门》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时,观众的反应十分冷淡。作曲家比捷也十分伤心,他在在巴黎冷清的街道上绝望地徘徊了一整夜,情绪十分消沉,三个月后比捷由于心脏病猝发而死,可是就在他死后四个月,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公演,却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部一百多年来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激发了他们想聆听此曲的欲望。
3.节拍三:给予实践体验诱发学生探究听(唱)乐曲的兴趣。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走进音乐世界,给他一个参与的机会,一同探究音乐的奥秘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卡门序曲》的A段音乐欣赏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是如何表现紧张激烈的斗牛场景。第一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演奏的乐器,并运用cakewalk的软件功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配器给音乐带来的魅力。第二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节奏、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第三次聆听时让学生用双手模拟大镲并跟随旋律哼唱,亲自参与体验,探究音乐热烈情绪的来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也不再是“死气沉沉”“没有反映”了。如此,学生学习音乐也不会是一种负担了。
当然,学生听(唱)乐曲的兴趣点还有许多,这都需要老师们用心去挖掘,去体会,去探究,找到切入口,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那么,有趣、高效的课堂也就会相应形成。
三、及时挥拍,合理评价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旁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合理及时地评价,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而合理的肯定。特别是那些对自已学习音乐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就会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写出《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这一环节,采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课上,有一爱好画画的同学,就画了栅栏、脸蛋、牛角表示乐曲的三个不同主题乐段,非常的有个性的理解,但他却连忙加以掩饰,此时,老师给予一个及时充分的肯定,让该生原先犹豫的表情顿时舒展了。相信日后,他对音乐的理解会有更多、更好的方式。
2.建立学生成长足迹,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开学初,就确立学生学习评价小组,由组长对学生每节课的各项表现予以评价登记,期末将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成绩给予统计,记入学生期末的音乐成绩,表现优秀的可以申请期末测试免试。这一做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听课效率、参与度等都得到了提高。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实行整齐划一的评价机制。音乐教材涵盖的内容很广,学生不可能对每一块内容都感兴趣,我们应允许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对其他内容做一般性的了解。如果分理论、技能两块内容进行期末测试,那么,在技能方面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展示。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是有生气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寻求高效课堂是每个师生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是快乐的、享受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赵慧利.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音乐课[J].江西月,2012,(11).
[3]张少霞.“三案”模式给力高效音乐课堂[J].师道:教研,2012,(11).
[4]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艺术教育,2011,(03).
[5]张莲.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青春岁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