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越来越“妹”

来源 :时尚内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去长春出差,在一家当地颇有名的酒吧里看到了所谓的“人妖表演”——实质上演员不是真正的“人妖”——他们没有做过任何变性手术。他们是“真正的”男人。他们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红粉男儿”。他们用很精准的表演和化妆,让观众们对“男人”和“美女”的界定开始混淆。他们以唱歌和脱口秀表现他们身上的“女人味”——尽管这种表演显得是那么轻浮,用语言和肢体不停地挑逗观众。但是他们的表演在当地很火,朋友们招待远来的客人看节目,没有不到这里来的。而客人们一个个地确实看得有滋有味、兴奋不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审美倾向越来越女性化了。说话细声细语温情脉脉男用化妆品充斥着商场专柜:鲜艳性感的男式时装涌动街头:红的绿的枯黄的头招摇过市……美国一位科学家说,人类正朝中性进化,也就是说,其中的一方面是:男人越来越雌化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向女性化靠拢,我们生存在女性化时代。
  “GenderGap”,意思是性别差异,男人力气比女人大(不包括和女子举重运动员相比),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别,谁都不会否认,而男女在思维、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就是“GenderGap”。在日益女性化的时代,表现于文化上的这种差别已越来越小。
  酒吧里,两个男人喝着啤酒,在谈论工作、生意和钞票的同时,时常也加进来一些这样的话题:邻居家鸡零狗碎的轶事,关于张三李四服饰是否美丽合体的讨论,买东西哪里更物美价廉,土豆的十二种做法,家居装饰是不是跟上了潮流,单位里有没有人自己打小报告,老跟在领导身边的那个人真是没劲,女孩子剪短头发显得更清爽,VCD全线掉价而一个馒头从卖一毛钱涨到三毛五……诸如此类的讨论,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没事偷着乐》中的那个贫嘴张大民,他给领导女二(他后来的老婆)算帐的那一段堪称此中经典。有人会不耻于张大民的贫嘴吗?现实是,“张大民”真是一个可爱的男人!
  在“隐私热”中,购买《绝对隐私》一书的,绝对有一部分是男人吧?不仅如此,“隐私热”的兴起,本身就是女性化时代的最好的注解。
  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流行音乐中有一大批女歌手善唱“闺中怨妇”式的情歌,并使这种衰怨凄惋的歌唱成为一种流派,女人们哼唱着“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责怪男人的无情无义,或者芳心萌动,期待梦中白马王子的抚爱关怀。女人们的这类歌渐渐不流行了,开始流行的是“女人是老虎”,或老是由“义气”、“朋友”沿化而成的“姊妹”。哀怨的哭诉就留给男士们去体味吧,而且,男人们也是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怨夫”的行列,或老怨自己的“心太软”,或者表白自己“男人是很好骗的”,或者难耐“闺中”寂莫对着明月倾诉“孤忱难眠”、“想你的夜”,更有甚至主动承认“难以抗拒你的容颜”并“等待与你相见”。这些歌曲开始更多地由男人们演唱,并表现得情真意切,值得注意的是,由男歌手演绎的此类歌曲,在社会中广有听众,很快普及传唱,谁会说一句“你瞧这没出息的小男人”呢?拿着话筒卡拉OK之后,发现“这真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男人们开始乐滋滋地沉浸在这种女性化的心态中——需要说明的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在今夜写完此文,明天也许就会对着另一位同为男性的朋友怨诉“没人关心没人爱”,以至于“生活过得没有滋味”了。
  敏感、脆弱、谨慎、温柔式的男人不但更多,同时也被广为接受,“葛优式”影剧形象被社会认同就是最好的证明。那种温文尔雅、柔顺谨慎的性格在银幕上大受欢迎。男人们发现自己都是“小人物”,有理由脆弱,有理由恐惧,有理由“很受伤”,男人的心也是玻璃的。
  1978年,当“杜丘”出现在中国银幕之后,无数女影迷都幻想自己能成为“真由美”。高仓健式男人成了广大女青年择偶的标准。高仓健、阿兰·德龙、格里高利·派克曾经是中国男子汉的标准偶象,女孩子们按图索骥,把身边的男人们纷纷拿出来与他们对比。
  然而时至今天,坚毅冷俊已经不够“酷”了,更酷的是葛优的默默温情。情人可以选择高仓健式,而丈夫一定要是葛优式。
  在零点公司进行的“好男人”的标准调查中,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成熟稳重,善解人意位列前四名,而“有冒险精神”位列最后。
  时下的很多流行话,分析起来,都十足的“娘娘腔”。有很多人不喜欢蔡国庆,说蔡国庆唱歌总是有种娘娘腔的感觉,在谈论这位歌手时,会说:“那孩子,是女人”。殊不知,这句话本身就够女人气的了一一评价或提及别人时,总会以“那孩子……”进行统称,这话里,就透出了一些女性化的关爱和脉脉温情。
  另一句流行的话是,称赞别人时,常说:“哇!好酷!帅呆了!”“好……”是港台剧里女孩子们的口头禅,一下子就被大陆男女青年们学会了,说出来真是好开心好洋气好动听噢!
  “挺没劲的”、“真烦人”、“好讨厌”……现代人的生活紧张枯燥,于是男男女女们都感觉到了“好孤单”,并且开始对什么事都厌烦。“别理我,烦着呢”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都像是一个乖巧娇小的女孩的嗔怨,而且说出来的时候挑眉瞠目,就像是个漂亮姑娘的撒娇,可爱万状。
  除了这些流行语言之外,说话婆婆妈妈的人比比皆是,安排一件事情千叮咛万嘱咐,即使为他做了一点点小事,他都会将感谢的话时刻挂在嘴边,逮谁跟谁夸赞。
  从大工业文明进步到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把握已不象过去那么有信心了,无能为力地面对不可知的东西,让他们不能不感到更加脆弱、更加敏感。向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演化就成了不可阻挡的事情。于是雌化潮流便奔涌而来,而且我们也津津乐道于其中,
  
  透过内裤看穿男人的秘密
  
  舍得挑好内衣的多半是未婚女人,已婚妇人因为领到“长期饭票”而变得保守和松懈,内衣不是破烂就是不合身。
  当母亲的,当你发现你女儿的内衣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你得注意她的私生活了。(某杂志)
  精辟啊,都是过来人言。
  她们说的都是女人的内裤,俺也来说说男人的内裤。
  内裤,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穿,它除了有保护我们脆弱的生理部位的作用外,还是性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项视觉要素。
  拥有一条性感的内裤可以大增你的性魅力指数。反之,会大大降低性生活的质量。
  内裤,所要的条件就是干净,这代表了此人有很好的性态度。
  试想,如果你遇见一个外表斯文稳重的男人,可当你们上床疯狂前戏后,扒下长裤却看到他的内裤又是穿孔又是松脱又是发黄,还散发出一股霉味,皱巴巴的活像一捆咸菜干,你还能有性趣吗?
  除了干净内裤的款式当然也是很重要的。男人的内裤就如男人的农服一样,相对女人的来说,款样太少了,算起来也就如下几种:
  平脚裤:类似运动短裤的外形,还分有紧身和宽松两种,这类裤子在高校很畅销,男生宿舍一般是允许女生进入的,在大热天,穿这种裤子可以避免走光的尴尬。
  据我前几年在高校多年的观察,穿平脚裤的男人一般都是处男。处男约等于无性经验。
  啊?你说你不是处男也在穿平脚裤?那你肯定是假处男了。
  三角裤:看看超市的货架就知道三角裤是最常见的内裤了,一般来说喜欢此类内裤的男人对性的态度比较传统,如果你非常重视“性趣”和刺激,他绝对让你失望。但是这样的男人比较厚道,你不必太担心他会有什么出轨的行为。
  丁字裤:穿这裤子的男人肯定是把床当做舞台把上床当做表演了。如果你喜欢开着灯开着窗做爱,那么请选用喜欢穿丁字裤的男人。
  有卡通图案的可爱小内裤:哦买噶,大叔,你今年贵庚啊?此类男人通常都是个超级网虫,如果年龄不算太老,说不定就是混猫扑的。如果年龄较大,那大概就是杂谈的了。
  忘了,其实还有一种不穿内裤的。个人觉得,穿内裤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不穿内裤说明此人具有强烈的环保主义精神,也表明此人心无城府、心地善良、纯洁。
  我一直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内裤前面好窄而后面罩屁股的地方却做的宽大无比,难道后面真的比前面危险吗?
  男怕上错床,女怕许错男。如果你喜欢他,那就扒下他的长裤仔细研究他到底是不是你所要的男人吧。
其他文献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rn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期刊
义乌廿三里镇,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浙江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之一。而蕴含深厚地方特色的“拨浪鼓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义乌人在长期从事小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收到山东鄄城县一些老同志的来信,称赞他们的县委书记如何关心老干部,鄄城县的老干部“三个机制”落实得如何好.不久前,记者专程前往鄄城县,就此事进行了
“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4月5日--7日在中共上海市建设党校、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举行.市建设党委书记陈士杰到会致贺词,北京、天津、南京、平顶山、东阳和美国关岛以及
张德江同志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他要求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出发,认真研究“文化经济”,科学把握经济
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要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士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然而,上海的移动通信服务企业几乎还没有专门针对外国人提供特色服务.本文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在春光明媚的四月,《家庭科技》跨越世纪,走到了第100期。 1992年秋初,一本旨在“介绍生活科技知识,指导建设幸福家庭”的杂志诞生了,她就是《家庭科
期刊
"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应世界潮流做出的理性判断和战略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是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倡导和平,强调独立自主,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