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评价等能力,注重对历史学习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谈谈笔者在教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巧设疑,善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运用有效的设问技巧。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巴黎公社》一章的教学中,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教师可提问:“‘普法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学生回答:“是法国企图扩张领土的战争。”这样的回答本来可令人满意了,但教师还得抓住这个问题继续问:“那么对普鲁士来说,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学生思考后回答:“那当然是一场抵抗法国侵略的正义战争!”“是吗?那巴黎工人为什么要武装起来与普军战斗呢?教材中又为什么要把与普军签订结束战争协定的梯也尔政府说成是坚持卖国立场呢?”经过一番争论,学生基本趋向一致的看法是:普法战争的性质可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法国进行的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普鲁士方面则是防御性的正义战争;第二阶段,普鲁士转变为进行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而法国方面则变为防御性的战争了。决定战争性质转变的因素是普鲁士入侵法国。学生上述结论看来是正确的,但不是从本质上去划分战争的侵略与防御的性质界限。于是,教师又可作如下反问:“普军入侵法境能不能看作是战争年代转化的依据呢?如果这样,那我们如何解释我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的战争性质呢?”最后,师生终于得出如下结论:决定战争性质的因素是战争双方的动机、目的,是战争所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
  不断设问,步步深入,启发引导,解析疑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结构本身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二、塑形象,辨善恶,实事求是,全面评价
  
  历史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和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历史就会黯然失色,是非难辨。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下功夫,让这些形象活现在学生眼前,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予正确、全面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下功夫塑造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和鉴赏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形象,特别是古今中外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形象,如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民族英雄林则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等。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史实适当塑造反面人物,如讲到中国近代史中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辛丑条约》时,可引用那拉氏“上谕”中所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原话,把西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腐朽卖国及服服帖帖地做帝国主义的奴才的丑恶面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对于重大的历史场景,教师不仅要剖析它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基本过程及历史意义等构成历史知识的要素,还应分析它的形象特征,并力求使它再现出来。如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的开国大典,教师除了让学生把握几大知识要素外,还必须描述空前的壮观场面:天安门广场上,礼炮齐鸣、万众欢腾、红旗飘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崇高之美,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分析、全面评价。比如,对伟大领袖毛泽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介绍毛泽东对中国解放事业的丰功伟绩,还要介绍一些关于毛泽东的私人生活的事实,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并指出毛泽东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教师在介绍历史人物事迹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倾注感情,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培情感,激热情,弘扬美德,陶冶情操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还要特别注意激励学生的爱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借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优秀群体的形象,美不胜收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恢弘壮观的历史场面,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杰出人物的崇敬赞扬之情,怀念恩慕之情,自豪振奋之,情。例如,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其间有主权的丧失和人民的苦难,也有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一定要满怀激情和爱国之心,语言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要用典型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如在讲新中国成立时,可要学生全体起立,唱国歌以庆祝革命的成功和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学生在唱国歌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感情得到了升华,爱国之情也得到了张扬。
  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教学陈规,灵活变通,使历史课激情飞扬,让学生从历史中找到借鉴并吸取精华。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人格更趋完美,以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育。
  
  (责编 雷 靖)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其实人才就在我们身边,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人才,关键是建立使每个人成为人才的制度和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工作价值的判断,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评价不恰当,会伤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学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如何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呢?    一、教师评价必须遵循若干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的个人价值。应将教师自身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而思维由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专注深入的思维。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所以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现在有的课堂提问存在重形式轻思维本质、重结论轻思维过程、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等现象,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材因素、学生认知规律及教与学的关系等
期刊
实习是高职高专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保证实习效果,让学生真正通过实习,消化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所作的研究,可为实习基地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网络时代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
一次笔者有幸聆听舞蹈专家讲解胶州秧歌的特色。他把胶州秧歌婀娜多姿的"三弯九动十八态"通俗形象阐释为:一个人由于遇到极度高兴的喜事,手舞足蹈,失去常态,亦称作“得意忘形”吧
针对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中在客观性、公正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实施量化考核,完善职称
从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很多的问题,一直不能令投资者满意,这不仅是历史的原因,还有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文章提出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监管方和信息提供方应采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