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中的活动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98-01
  阅读是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个思考过程,读者通过文本来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阅读又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就是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过程就是文本信息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相互作用模式也叫做图式模式。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schema)是读者原先获得的知识结构,即读者大脑中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它们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对词汇的掌握和对语言结构的了解。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即狭义的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即读者的篇章知识。
  基于图式理论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在准备阅读课时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读前 (pre-reading stage)、读中(while-reading stage ) 和读后(post-reading stage ).读前是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构建相关图式的过程;读中是文本输入,学生获取信息的初步过程;读后是引导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的一个输出过程。
  Pre-reading stage (读前阶段)
  在阅读教学中,读前活动是阅读的必要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预热阶段。但是有的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应图式,或者是学生根本就不具备适当的图式,这时教师应通过设置读前活动,尽可能多的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熟悉阅读中新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读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辅助。为学生创建一种对文本的期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灵活设置如下活动:
  Predicting (预测) Setting the scene (设置情境) 、Invoking schema (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Mind mapping(思维导图) “predicting”(预测)、invoking schema (激活背景知识)and setting the scene(设置情景)三个活动。
  1. Predicting预测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巧。 在课前可以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预测、根据单词进行预测以及教师设置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学生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积极展开预测。并且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孩子们急切地想知道自己预测的是否正确,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课文内容。这就为在while-reading stage更好地做好了铺垫。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带着目的去学课文内容。
  2.Voking schema在讲授外研版九上Module 9 Cartoon stories Unit2  There are several fan clubs in China which have held birthday parties for Tinin,我设计的读前活动是 :Cartoon stories have won the heart of the people .Who’s your favourite cartoon heroes ? Why ? 这样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激活孩子们的关于卡通英雄的背景知识来,拓展他们的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Setting the scene (設置情景) 在讲授七上八模块unit2 She often goes to concert .一课的时候,根据文本内容我在读前阶段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If your birthday is tomorrow, what kind of  present would you like? 这样及复习了Unit One 的新句型would like 又为即将学习的新课做好铺垫。
  While-reading stage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读中活动是核心部分。在该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教他们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来理解文本大意、获取文本信息。最终实现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设计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如何概括主题句、如何找到文章的主要信息、如何评析作者和表达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看法。活动设计的原则要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要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两种方法,skimming(略读),scanning(找读).  不同的文本提供给我们不同的练习机会,可以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 最常见的有设置单选题、 T/F questions , open questions开放性问题、paraphrasing 释义,这些阅读任务能够有效测试阅读结果,但是我认为在阅读课上,教师要侧重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测试阅读结果。
  Post-reading stage
  如果说读前、读中阶段设计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文本的内容,在读后阶段就是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由信息的输入转换成信息的输出,教师要根据所学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来设计与文本相关的读后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和所学材料的内容,可以设计如下读后活动
  1.Answer the questions  2. Retelling the text   3. . Role play
  4. Gap-filling  5. Discussion 6. writing
  总之,读前活动是基础和前提,有效的读前准备能够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读中活动是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关键环节;而读后活动可以检验阅读教学的效果,并强化学生已经获得的阅读技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任务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作者简介:翟晓慧(1971.3-),汉族,黑龙江大庆市,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游客对旅游个性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物联网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需求而得出,目的是使旅游充满智慧的决择。本文从感知与控制层、信息集成与融合层、管理决策与应
<正>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具形象化、更贴近心理认知的特定引导,开启对知识的深度感知和延伸思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相对于单纯说教及照本宣科式的
<正>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和其他动力能耗。一般来说,建筑能耗数据包括了用耗电量、用气量、用煤量、用水量数据等。由于
一、三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化难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阶段,农村工业利用自身资源特点,填补了原有工业化战略留下的产品市场空白,从而迅速
本文通过对陇南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情况进行描述,提出了陇南地区公路建设过程的困难和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解决办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小学教学事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还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学观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逐渐为动态的、易谬的(或者说,经验与拟经验的)数学观所取代。随着新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