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宜少而精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达10.6%,正确指导老人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及确保其用药安全,已成为医学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初步调查表明,目前老年人日常用药少则3~5种,多则7~9种,这其中既包括有医生开的部分治疗药物,也有部分是轻信广告而自购的所谓营养保健品。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严格遵守每几小时须服药一次的等待中度过的。
  对现代老年人所具有的强烈自我保健意识感到欣喜的同时,不免又多了几分忧虑。大部分老年人都缺乏对药物的性能、药理常识的基本了解,尤其是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上,人体随年龄增长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一系列不可忽略的变化,如心脏指数每年下降0.8%左右;肾血流量每年减少1.9%;肝血流量减少1.5%;脑血流量减少0.4%;心输出量减少致消化道血流减少约40%;70岁左右的老人,平均胃酸缺乏可达20%~30%;老年人体内总水分减少10%~15%。这些机体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减退,尤其是心、肾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另据统计资料表明,使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使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可见同时服用大量药物或长期不规范用药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广大老年朋友,当您感到身体不适或需要用药时,勿忘安全第一。
  安全、有效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目标,为此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首先应当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许多疾病只要合理地生活、饮食调理、加强锻炼便可不治而愈,切忌动辄服药,消除完全依赖药物的不良心理。
  
  个体化给药
  
  由于老年人存在个体的衰老、受损程度及药物治疗史不同等众多相关因素,故对药物的反应性极不一样,所以用药不能千篇一律,应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药品和恰当的用量。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通常我们推荐的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1/3~1/4,然后逐渐加量,直至最低安全有效维持量。如普萘洛尔、哌替啶、吩噻嗪类药物的使用,因个体用量差异较大,当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时间的长短亦应视病情及个体反应而定,尤其是对有些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不能企图连续用药到疾病完全治好才停药,当遵循中医学所提倡的“中病辄止,不可过剂”的用药原则,以免人体元气大伤。
  
  用药宜精,药量宜轻
  
  部分老年人仍存有“药味多,用量大,花钱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孰不知老年人由于正气不足,脏腑亏虚,生理功能减退,加之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如果单纯片面增加药味或加大药物的用量并不能奏效,必须注意老年之体不胜重剂,药量应力求适中,既要避免杯水车薪、药不胜病,也不能药过病所、诛罚太过。
  
  联合用药
  
  为了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宜以小剂量为好,如不足以产生疗效,就需要联合用药。尤其对一些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老年患者,主张其尽量联合中药治疗。因为大部分中药均源于天然,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加强药物的检测
  
  老年人的体内调节功能减弱,代谢速度下降,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用药后,在体内易发生蓄积,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老年人用药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具体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均应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并与医生保持经常的联系。切忌凭以往的点滴经验擅自服用各种药物,或听信言过其实的广告,滥用各种滋养保健品。不要忽略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因为在很多时候非药物疗法对患者也十分有利。
其他文献
教育部遴选了多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高职现代学徒制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缺乏
热固性树脂具有加工成型简便、强度/模量高、粘结性能好等优点,作为结构胶粘剂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加固与修复。作为一种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断裂韧性较差,容易导致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其中自修复热固性材料是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热固性材料本身的特点,一旦损坏就无法继续使用,而赋予材料自修复
笔者根据对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的长期治疗,总结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满意,以供参考。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教学。识字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48例;研究组每日用纤溶酶200 U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根据脑
同出一辙的syllepsis和zeugma形式相似,本质上却有着极大区别。两种辞格中词语搭配的变异现象实则是对"合作原则"中关系准则和质量准则的违反,使行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妙趣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