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在纳米混合树脂复合材料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粘接剂自酸蚀功能单体对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即时修复粘结强度和完整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纳米树脂复合材料制作98个树脂复合材料,随机分为A1、A2、B1、B2、C、D组,各14个试件.表面未处理的试件作为阳性对照组(14个试件).A1组用Gluma通用粘接剂系统抛光,A2组用Gluma通用粘接剂系统抛光、喷砂,B1组用Tokuyama Bond ForceⅡTM粘结系统抛光,B2组用Tokuyama Bond ForceⅡTM抛光、喷砂,C组仅经抛光样品组.D组仅做喷砂.采用与底物相同的树脂复合材料,对修复后试件进行剪切粘结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测试,所有样本均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测定表面轮廓,进行失效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D组修复粘结强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除喷砂、TBFⅡ外,阳性对照组粘合强度值显著高于A1、C组(P<0.05).抛光后表面粘合失效率高于喷砂样本(P<0.05);抛光、Gluma处理样品粘合失败率高于抛光、TBFⅡ处理样品(P<0.05);喷砂、TBFⅡ处理的表面内聚破坏率高于抛光、TBFⅡ处理(P<0.05).抛光技术的表面粗糙度与喷砂技术相比,较规则且粗糙度较低(P<0.05).结论:经喷砂处理的复合材料基材加TBFⅡ,其修复粘结性最强,且表面内聚破坏率较高,TBFⅡ处理粘合失败率低.但经喷砂处理后的材料易堆积食物残渣,而抛光后的材料则不易发生.使用喷砂处理的复合材料基材上加TBFⅡ的患者,需正确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钴铬钼合金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支架,评估其加工精度.方法:采用3Shape三维光学扫描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用于口腔念珠菌菌株鉴定的准确
目的:研究氯化钴(CoCl2)模拟的低氧对颏舌肌成肌细胞活性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