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打瞌睡须防“挥鞭伤”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岁的市民小王为了生计,乘坐货车赶往外地打工。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出行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当时,小王就在驾驶座后排的座位上打瞌睡。车辆行驶经过一座桥时,意外发生了。因为雨天路滑,车辆在桥面上忽然打滑,整个车头不受控制地发生了侧滑。好在驾驶员处理措施得当,车辆没有失控侧翻。但熟睡中的小王却被这巨大的冲力从座位上“甩”了下来。从睡梦中猛然惊醒的小王身体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疼痛,司机赶紧将其送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王第五节的颈椎出现了骨折,而且脊髓已经断离。医生遗憾地告诉赶到医院的小王家人,小王受的伤叫“挥鞭伤”,情况很严重,搞不好会高位截瘫。
  什么是颈椎“挥鞭伤”
  仅仅是从车座位上摔了下来,怎么竟要面临高位截瘫的悲惨后果?骨科医生对此解释说,“挥鞭伤”是指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由交通事故引起的颈椎损伤占首位并且易被忽视,尤其是急刹车造成的挥鞭损伤,相当多见。如乘车时入睡,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忽然急刹车,此时就极易引起颈椎损伤。
  轻症患者可能会有包括头痛、疲劳、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调节障碍以及对光的适应能力减弱等症状在内的颈脑综合征。重症患者一般多见于较严重的车祸,可出现颈椎骨折、脱位,甚至脊髓横断,导致截瘫。在临床治疗中,中度或重度症状的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但一些轻症患者,由于伤情并不明显,更容易被忽视。
  怎样判定自己得了“挥鞭伤”
  曾经有一位男性患者,因骑摩托车摔伤,但症状较轻,他也没有在意。谁知在几年后他与同事摔跤时,被对方搂住颈部,四肢忽然像触电一样麻木无力,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他患有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颈椎间盘突出。
  这个案例表明,“挥鞭伤”如果未及时治疗,极有可能产生后遗症。那么,挥鞭伤到底该如何断定呢?对此,专家解释说,颈部挥鞭伤病人通常出现的临床表现:第一是颈脑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头痛、疲劳、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调节障碍以及对光的适应能力减弱等。第二个症状也叫下颈段综合征,具体表现为颈痛和颈肩痛。一般表现为颈后区的钝痛,如果活动颈部,疼痛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因此,如果在遭遇忽然的急刹车之后,出现头痛、头晕、脖颈僵硬等相关不适症状,最好尽早到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如何避免受到伤害
  “挥鞭伤”在司机中比较多见,因此,司机在驾车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看清路面状况,遇到意外情况及时做出反应。遇到特殊环境或恶劣天气时,最好系紧安全带,减速慢行。另外,在颈部放置一个小枕头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调整好高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让头枕的突出点与后脑勺保持水平一致。慢回弹的U形枕不仅可以有效支撑头部,使肌肉和神经得以放松,也能将颈椎固定在正常的位置,是较好的选择。
  乘客乘车时最好保持清醒。如果实在太困,打盹时不要直挺挺地斜躺在坐椅上,最好能侧面靠着坐椅。这样,即使遇上急刹车或者碰撞事故,也可以化解外来的冲击力,使颈部避免因“挥鞭”效应而严重受伤。
  此外,玩过山车、漂流、高速水上滑梯等刺激性游乐项目时,如果安全意识薄弱、防护不当,也可出现“挥鞭伤”,需要注意防范。
其他文献
法国国际预防研究所马休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任何年龄的女性只要每天坚持快走1小时,就能使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2%。  研究人员对1987年到2013年间发表的37项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超过400万女性,是迄今为止有关运动与乳腺癌关系的全部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年龄、体重、地域,坚持运动都会取得明显的防癌效果。  美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那些每周散步3小时的女性
荷兰莱顿大学科研人员最新一项研究称,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延长结肠、直肠癌和食道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研究人员在1998年到2011年期间,先后对对137 000名胃肠道癌症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平均每位患者的跟踪研究时间为4年,而目前肠癌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8%。结果显示,在排除了诸如性别、年龄、癌症中累及治疗方式等因素后,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每天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
乳房肿块是女性常见病,它可能是良性疾病,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结核、乳腺小叶增生等,也可能是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但很少有人知道,寄生虫也是乳房肿块的“肇事者”之一。由于乳房寄生虫病较少见,常被误诊误治。所以,在寄生虫流行地区出现的乳房肿块,经一般治疗无好转者,应警惕乳房寄生虫病。  乳房包虫病  包虫病是棘球绿虫的幼虫(或称包虫)在人体内寄生引起的疾病,主要流行于甘肃、新疆、内蒙、青海等畜牧地区。 
陕西宝鸡读者万某来电说:我父亲是个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多年的老年人,今天忽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头痛头晕现象,邻居说这很可能是中风先兆。请问,中风先兆都有哪些?应当怎么办?  答万某读者: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是造成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原因,而中风是最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中风往往有早期征兆,一般有如下表现
很多年以前,一位部队首长因高血压到眼科会诊,目的是排除眼底动脉硬化。结果发现患者有轻度白内障,中度动脉硬化。由于患者没有眼痛、头痛等自觉症状,且那时为患者测眼压需要点麻药手工测试,就忽略了测眼压,嘱其点眼药水治疗白内障,口服复方丹参片改善动脉硬化。几年以后再见到他时,患者的一只眼睛视力已经没有了。测眼压发现,他的双眼眼压都在40毫米汞柱左右(正常值为11~20),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江西读者韩某留言说: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都属于活血化瘀药物,二者有何区别?我有一位冠心病病友,是寒性体质,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越吃嘴唇越紫,症状却没有缓解。最后幸得医生指正,才及时换了药。请问,这两种药物该如何区分?  答韩某读者:  以川芎为主要成分的“速效救心丸”和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丹参滴丸”,同为活血化瘀类的中成药,但在临床应用上有所不同,患者应当注意区分。  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
陕西商洛马某读者来电说:寒冬腊月,我70岁父亲的老慢支又犯了,咳嗽、咯黄粘痰、气喘、声音嘶哑,该买哪种止咳糖浆给他服用呢?如何服用?  答马某读者  止咳糖浆由于服用方便、口味甘甜、药物吸收好、对胃肠的刺激小,更适合于老年、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但是由于止咳糖浆种类较多,用途也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和症状来辨证选用。  就您父亲的病症来看,属中医阴虚肺燥、温热类咳嗽,可选用川贝琵琶膏或野马
老人容易失眠,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现象。失眠了怎么办?医生开的处方是安眠药,很多人想到的也是安眠药。殊不知,安眠药在催眠的同时也会抑制大脑皮层,可能导致精神错 乱和抑郁。此类药物在体内蓄积所产生的慢性中毒反应,如定向力障碍、一定程度的抑郁状态或激动、步态失常等,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往往被误认为是衰老的表现。  美国医生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一项历时20年的研究调查,发现约半数患者对止痛药成瘾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年男性所占的比例高达75%,职业男性亚健康状态所占比例更高。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不健康症候群,可以称之为疾病的早期反应。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易患病。男性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角色,是导致其在亚健康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另外,很多男性缺乏锻炼,生活没有规律,吸烟、饮酒、睡眠不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身体处
美国佐治亚州摄政大学的研究人员一项研究显示,饮食中每天摄入的盐越多,机体就衰老得越快。  研究人员将766名14~18岁的青少年受试者分为每天摄盐低于5克的低盐组和超过10克的高盐组,一段时间后检测他们体细胞中的端粒酶长度。对比研究发现,吃盐最多的青少年,体细胞端粒酶长度明显短于吃盐最少的孩子。尤其是吃盐多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差异更显著。  端粒酶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在正常人的体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