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做好和谐校园的实践者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准确地认识辅导员这一角色,坚持和秉承科学发展观理念,切实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和谐校园的创建有着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的基本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报告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的基本关系可概括为: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支撑和实践指南,建设和谐校园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现实体现。具体说来,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建设和谐校园确立了价值取向,为建设和谐校园明确了基本准则;和谐校园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理论深化和完善的具体过程。两者的基本关系要求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做好校园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内涵,更好地指导和谐校园建设。
  
  二、正确认识辅导员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发出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首次对辅导员定位作出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中的这三重角色定位决定了高校辅导员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在创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每一位辅导员是否能够坚持和秉承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关系着和谐校园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辅导员在创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引导者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大学四年中,与之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老师。辅导员应在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疑惑时为他们提供辅导,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努力践行“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一角色定位。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坚定性直接影响到其思想政治行为及今后走上社会的思想政治生活。作为辅导员,在和谐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站在讲思想、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与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及时通过开展课堂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经济形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好。
  3.学生品格塑造的咨询师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品格塑造的咨询师,充分利用班级管理和服务的便利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谈心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快乐、乐观的心态和生活情趣,形成良好的品质品格。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专业与博学、学习生活与娱乐生活、交友与选择就业等方面的关系,使其在充满自信、愉悦的心境下,即和谐的心理状态下,完美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4.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头人,在培养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就像一种“规则”,具有潜在性和自发性,它对存在于文化中的具体事务有一种无形的指导和影响。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辅导员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着眼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努力形成学生自主参与的和谐校园创建局面。
  5.和谐校园创建的协调者
  和谐校园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协调者。学生是校园的主要活动个体,班级是和谐校园创建的最小单位,辅导员作为班级单位的领头人,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学校方方面面与学生相关的工作最后都要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得到具体的落实。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优秀的品格,投入和谐校园创建过程中。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基本理念,切实做好和谐校园的实践者
  
  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辅导员应通过参加学校讲座,学习理论读本,和领导、同事展开理论探讨等各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并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不断探索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通过在班级内进行讲座教育、让同学们写心得体会、参与案例讨论等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力求取得在认识上的统一,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打造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体系
  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沟通体系,即辅导员引导管理,学生干部有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这样一种管理体系,便于辅导员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利于学生干部能力的提高,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作为辅导员,要有效利用这一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深入人心。做到学生干部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学生会自我管理,并使三种管理形成一种合力。辅导员通过这一管理体系的打造,既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又可以积极引导与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和娱乐氛围,为学生服务好,及时发现班级中的不协调、不和谐因素,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班级教育或个别教育。
  3.做好综合协调工作,营造班级和谐氛围
  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应包括:身份协调,即辅导员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和知音;关系协调,即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与代课老师课堂关系融洽;工作协调,即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运转协调。
  辅导员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在创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每一位辅导员坚持和秉承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必然能够实现班级的和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其他文献
设计了基于嵌入式PC104的微机继电保护测试装置,介绍了该测试装置信号输入和输出的工作原理及电压源和电流源发生电路.装置硬件模块部分包括信号输出、开出量输出、开关量检
数学互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合作,以情感为突破口,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阐述为主要方式,以训练思维为主线开展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上可知数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教案,改进教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观察和充分讨论,明确教学目标,体验参与和尝试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让学生充分讨论问题。讨论法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和集中。通过设疑导思,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物理思维,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
提高农机具最大效率的方法是:一要提高使用水平;二要合理维护保养。
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实际应用背景,提出将SVG(可缩放矢量图形)技术运用到地理接线图上。由于SVG是一种文本格式的矢量图形描述语言,同时也是IEC61970推荐的异构系统图形间交互
砂仁是我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市场前景广阔,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砂仁的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通过对选地整地、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
一、现状透视    1.读书浮光掠影。语文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但不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由此可见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又是进行生存的重要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尤为重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离不开土地,因此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