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3619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美国教学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时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思考.
  一、把握教材,明确课堂提问的目标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发问,并非无的放矢. 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教材,把准好教学重难点. 在教材重点处进行有效设问,方可突出重点;在教材难点处进行提问,方可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们要抓住重点,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分月饼. 把一个月饼分给聪聪和明明,问学生: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平均分”. 老师再把月饼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人分得半块. 老师又问:这半块月饼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样一来,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初步认识了分数,为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做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可见,我们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学生学习更主动,探究更自主,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变得生气盎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设置梯度,讲究课堂提问的层次感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提问”最主要的不是求得某种答案,而是要求在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求得思维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品德的塑造形成. 为此,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设置梯度,层层铺垫,循序渐进,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课前为学生提供了平行四邊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操作材料,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探究,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请从老师提供的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或两个,同桌间互相拼一拼、剪一剪或者折一折,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并思考转化后的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师把问题一股脑儿抛出去,同学们自认为对要求非常明确了,积极行动起来,但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学生把精力和时间全部放在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上,忽视了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没办法我不得不反复提醒学生赶紧研究三角形的面积,然而,收效甚微. 课后我进行教学反思,分析了原因,主要是老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太过于宽泛,没有设置梯度,层次感不强,学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所适从,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 在第二次教学时,我把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成两个层次,先让学生通过拼、剪、折等实践活动,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后,再让学生思考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顾头不顾尾的现象. 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遵循提问原则,切实弄清“问什么、向谁问、如何问”,让学生的思维由最近发展区接近现实发展区,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使学生学得好、学得快,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自主探索,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最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触动情感.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准确把握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时机,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尊重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使课堂提问有效.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视频.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夏天,广阔的草地上,一年一度动物王国的“骑车比赛”拉开序幕,四只可爱的小动物跃跃欲试,它们各自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 请同学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遥遥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累得大汗淋漓,可就是赶不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画面上小白兔表情轻松愉悦,另外三只小动物表情夸张、幽默滑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小白兔的车子跑得又快又稳?为什么其他三只小动物的车子跑得又慢又颠?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自主探索,这样恰到好处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知识的兴趣和情感,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材、教师与学生有效融合的主渠道.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共同体”对话的桥梁,让“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提问的亮点,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教师要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大纲要求,对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研讨。中职时装画技法课程要针对对口高考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以绘制日常服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