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教育思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0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跨文化课程通识教育初探”(项目编号为:JG1048)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在强调培养学生听说的同时,忽视了对培养读写能力的强调,忽视在实际中,学生“听”的能力远远高于“说”的能力,忽视了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强调通识教育思想,实现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is part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emphasiz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grated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The new College English Reform is attaching a great importance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ile neglec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Yet, in the actual practice, students have more difficulty in speaking rather than listening. Also,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lacks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raining.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ere is a need to correct these divergences and emphasizing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Reform
  
  1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显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念,它首先要回答的是教育的目的与本质。亚里士多德把现代的通识教育称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排斥任何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或为其他的实用目的,只是为献身于理性的思维和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做准备”。[1]
   中国学者李曼丽在其著作中列出了近50种对通识教育内涵的不同表述后,对通识教育做出如下概括:“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对照李曼丽博士给出的定义,不难得出结论: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要求》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涉及了通识教育的内容,提倡的是综合知识 + 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模式。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矫枉过正,忽视读写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活的语言都是有声语言,从听说入手教外语是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但是,从听说入手,决不是忽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培养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于连年扩招,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无法达到《要求》中提到的“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和“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的要求。这主要是词汇量不够造成的。此外,《要求》中对一般要求的阅读速度规定为70w/m(词/分钟)。但语言学家对母语为非英语学生划定的阅读评估标准是:60 w/m —— 非常慢, 80w/m —— 慢,120 w/m ——一般,150 w/m —— 快,180 w/m ——非常快。[3]可见,每分钟70词的阅读速度是处在国际公认的“非常慢”到“慢”这个档次的。
   写作在四级考试中仅占15%。对比雅思考试,其听、说、读、写分别评分,满分均为9分。蔡基刚对读写和听说的关系表述为:“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同等重要,但前者是一种生存能力,后者是一种更高级的交流能力。历史证明:文明程度越高,科技发展越快的国家,其国民读写能力都是相当强的。就吸取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动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而言,外语书面交际能力似乎更重要一些。” [4]
   2.2混同“听”、“说”
   对于来自高考中取消了听力考试的省份的学生而言,听力是他们的弱项。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听力是比较容易学好的。现在听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学生热捧美剧、达人秀、好莱坞大片,外语电台、电视频道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这些使得学生的听力水平大大提高。根据王懿对上海交通大学3000多名2003级新生的调查结果,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学生认为最容易学,学得最好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听力。[5]
   《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听力考试占新型四级考试的35%比重,而口语考试仅面对四级考试达到550分的学生。在四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下,口语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如果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口语不仅难以学好,而且如果没有使用的机会,即使学好了,也很容易丢掉这项技能。因此,张尧学所说的“哑巴英语”现象并不能得到解决,《要求》中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完全达到。
   2.3《要求》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衔接不畅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要求》中规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教育部基础司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里,规定高中7级为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水平,其要求是2400词汇量,而大学教师期待学生能掌握《标准》中规定的3300词汇,即高中8级,相距有900个词左右。而高中9级是4500个词左右。细读高教司和基础司制定的两个标准,不难看出,英語达到9级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一般要求基本一致,在词汇要求上甚至高于一般要求(4200词)。
   由于在实践中,新的《要求》削弱了专业英语的地位,现在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学英语?如果说小学英语是为了给中学阶段打基础,中学阶段是为了给大学打基础,那么大学学习英语应该是为了给未来的工作打基础。问题是大学英语里学到的那些宽泛的知识怎么给未来具体的工作打基础呢?如果未来的工作与英语无关,是不是就可以不学英语了呢?因为改革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变成了四、六级辅导,而且以四级一次性通过率来衡量教学质量。
  3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首先,英语是一门工具,具有实用性。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兼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分为几个层面。比如,高职高专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对英语就强调实用性,注重听、说。对于读、写,要求就比较简单。其次,英语不仅具有工具性,它还具有人文性,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在这点上,大学英语教学就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人文性上,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不应分层次,但在具体内容上要有区别。对于理科生,要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对于文科生,要利用教学各环节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纲”是使学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他的细化的现阶段的要求都是“目”。目前存在的矫枉过正、忽视读写,混同“听”、“说”及《要求》与《标准》不衔接等问题,都应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得以纠正。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加大写作在四级考试中的比重,扩大口语考试的范围,规定专业英语课程的学分等方法。但这些宏观政策的转变,多说无益。具体到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就是在平时成绩里加大写作的比重,在期末考试中加入口语考试,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多种必修型英语选修课等方式。
  
  参考文献
  [1][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6,35-40.
  [3]冯启忠.论大学英语教学的症结与改革策略[J].外语教学,2000(3).
  [4]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
  [5]王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有的放矢——从“聋哑英语”谈起[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而“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恰当精妙的导入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将从导入的方法、意义等来分析导入,并将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基础列举导入实例。   【关键词】英语教学导入方法意义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
【摘要】如何上好一堂课,做出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梦想。注意力曲线和学习金字塔对应用型本科英语听力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力曲线学习金字塔应用型本科英语听力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做出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梦想。笔者认为,注意力曲线和学习金字塔对应用型本科英语听力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很大启示。  一.应用型本科英语听力课
还记得2016年5月25日这一天吗?rn这一天不寻常,因为被人们尊称为“先生”的杨绛女士去世了,享年105岁.rn消息一出,人们便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非同寻常的女性,并进行了长时间的
期刊
一、問题的提出  江苏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Integrated Skills板块旨在结合话题,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以听力为主的技能训练。因此,研究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教学,对训练听力技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英语听力的障碍  (一) 语
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久久不能得手.预言家卡尔卡斯召开了紧急会议,他说: “我昨天看到一个预兆:一只雄鹰追逐一只鸽子.鸽子飞进岩缝里躲了起来.雄鹰在山岩旁等了许久,鸽子就
期刊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开
大卫·伦琴(David Roentgen) 1743年生于德国,他的父亲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家具制造商亚伯拉罕.受父亲的影响,大卫自幼对家具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儿时的他便很认真地学习了整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高职英语教育指导方针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实用能力”,即培养高职生为“应用型”人才,这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性、实用性的练习,从而培养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角色扮演    2000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三教统筹”的《高职高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