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影响。方法:观察咪唑斯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慢性荨麻
【机 构】
:
黑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市红十字医院皮肤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297和81101188)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影响。方法:观察咪唑斯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FN-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患者血清IL-4已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IFN-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L-4与IFN-γ的浓度呈负相关(R=-0.825,P≤0.05),随着外周血IL-4浓度的降低,外周血中IFN-γ的浓度逐渐升高。结论:咪唑斯汀能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4与IFN-γ水平。
其他文献
患儿女,4岁。因鼻梁糜烂、渗液、结痂伴瘙痒1周,眶周皮肤红斑、肿胀2d,面部皮肤水疱1d,于2011年12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儿1周前鼻梁左侧出现绿豆大丘疱疹,水疱破裂后出现糜烂,皮损
教坛一怪徐向洋,将一批批"差生"变成优秀生的事迹经报道后,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影响,而且引起了国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徐向洋的"择差教育"成功了,我不禁深思:作为一名普通的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活动中心是青少年参与校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空洞的说教、不切实际的要求、为教育而教育,缺少家庭、社会耳濡目染的影响,获得的教育效果只能是昙花一现。要使德育教育切实有效,必须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
在语文教学大阅读不断推进的当下,有效阅读开展是否扎实,是能否提升阅读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我们要将“意会”与“言传”统一,处理好两者的关
目的:探讨影响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icalopecia,AGA)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期有针对的制定治疗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1例半年以上未复诊的AGA患者进行电话调查